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桃園市北區國小導師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2021) 林慧玲; Lin, Heui-Ling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桃園市國小導師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行動線索、自我效能、近視防治行為意圖之現況及相關影響因素。以桃園市北區某三個行政區109學年度現職之公立國民小學班級導師為母群體,採分層集束抽樣法以學校為抽樣單位,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共得有效問卷共341份,有效回收率97.7%。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行為意圖關係中發現:(一)在「自覺學童近視罹患性」有顯著差異的是「年齡」、「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子女是否近視」等四項;(二)在「自覺學童近視防治障礙性」有差異的是「教育程度」、「服務年資」、「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等四項;(三)在「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有差異的是「是否有子女」;(四)在「對學童近視防治行動線索」有差異的是「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是否有子女」、「任教年級」、「是否參與學童近視防治研習課程」、「是否參擔任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等六項;(五)在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的是「年齡」、「是否有子女」、「子女是否近視」、「服務年資」、「任教年級」、「是否參與學童近視防治研習課程」等六項;(六)在「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有顯著差異的是「性別」,女性教師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高於男性教師。 二、 研究對象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中「自覺學童近視防治障礙性」與近視防治行動線索中之「外在線索」呈現顯著負相關,「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與「內在線索」呈現顯著正相關。研究對象對學童近視防治自我效能及健康信念中「自覺學童近視罹患性」、「自覺學童近視嚴重性」、「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對於學童近視防治之行為意圖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三、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的性別、對學童近視防治之健康信念的行動效益及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自我效能等變項,能有效預測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其變異量之解釋力為42.6%,其中「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自我效能」對學童近視防治行為意圖影響力最大、其次為「性別」、再其次為「自覺學童近視防治之行動效益」。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對未來教育行政單位及學校之建議與改進方針, 以提高研究對象對學童近視防治之行為的實施。Item 臺北市高職一年級學生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成效評估(2012) 黃資富; Huang, Tzu-Fu本研究目的為,評估網路霸凌預防教育對青少年網路霸凌預防素養、自我效能、危險行為意向及危險行為之影響。本研究係採準實驗設計,以臺北市兩所高職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309人參與,一所學校為實驗組有151人參與,另一所學校為對照組有158人參與。本研究於民國101年2月至4月進行,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四堂50分鐘的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僅進行一般教學及前後測。 研究結果顯示,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學生網路霸凌預防素養。實驗組在網路霸凌預防自我效能、網路霸凌與危險行為意向及網路霸凌與危險行為皆有進步,但未達顯著差異。另依父母管束學生網路使用程度高低分組,發現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父母管束學生網路使用程度較低組之網路霸凌預防素養。 建議未來課程設計可加強網路霸凌相關法律素養和個人資料保護的重要性,並將網路霸凌預防課程融入現行高中資訊課程作結合,另外發展家長手冊增能家長對於共同協助學生預防網路霸凌的素養。Item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社區婦女參與乳房攝影篩檢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北市某社區為例(2017) 粟馨瑩; Su, Hsin-Yin本研究旨在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社區婦女參與乳房攝影篩檢行為意圖及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台北某社區年滿40∼69歲社區婦女,計287人完成結構性自填問卷調查,重要結果如下: 一、 社區婦女傾向表示有可能在未來兩年內採取乳房攝影篩檢。 二、 社區婦女有乳房相關疾病史和曾做過乳房攝影檢查者比未有乳房相關疾病和未曾做過乳房攝影檢查者,有較高乳房攝影篩檢查意圖。 三、 社區婦女自覺乳癌罹患性、篩檢利益性、行動線索和自我效能與乳房攝影檢查行為意圖呈顯著正相關,而自覺篩檢障礙性越高與乳房攝影檢查行為呈顯著負相關。 四、 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婦女乳攝篩檢經驗、自覺罹患性、篩檢障礙性及自我效能可顯著預測兩年內乳房攝影篩檢行為意圖。Item 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社區民眾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臺北市某社區為例(2017) 黃詩淇; HUANG, SHIH-CHI本研究旨在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社區民眾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行為意圖及相關因素研究,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社區50~75歲之民眾,資料收集採立意取樣,計296人完成自填問卷調查。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傾向表示在未來二年內有可能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 二、研究對象曾經參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者較未曾參與者在未來二年內有較高的意圖去做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 三、研究對象之自覺罹患性、自覺嚴重性、行動利益、自我效能、行動線索與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行為意圖呈顯著正相關;而行動障礙與行為意圖呈顯著負相關。 四、研究對象曾參加大腸直腸癌糞便篩檢,自覺行動利益較高、自我效能較高、行動線索較高、行動障礙較低,在未來二年內會去做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篩檢可能性較高。 關鍵字:大腸直腸癌、健康信念模式、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行為意圖Item 大學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師範大學學生為例(2002) 陳宜汝; Yi-Ju Chen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大學生的個人背景因素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關係。本研究以某國立大學九十學年度大學部一至四年級全體在學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出研究樣本,採用結構式問卷,並以受訪者自填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其中共得有效樣本603人(71.9%)。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大學生對老人整體的態度趨於負向;在對老人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的態度呈現負向的態度,但對老人社會狀況的態度則明顯趨於正向。 二、大學生對老人有正向的行為意向。 三、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與整體對老人態度之關係為:「宗教信仰」、「與老人相處情形」等變項與整體對老人態度有關。 四、大學生個人背景因素與對老人行為意向之關係為:「性別」、「學院別」、「宗教信仰」、「與老人相處頻率」、「與老人相處情形」、「修習老人相關課程經驗」等變項與對老人行為意向有關。 五、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對老人行為意向間之關係,呈現顯著正相關,其對老人態度愈正向,對老人行為意向愈高。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發展老化教育課程時,應提昇學生與老人接觸經驗的品質,由澄清對老人錯誤的觀點出發,維持其對老人社會狀況的正向態度,著重於改善對老人生理及心理狀況的負向態度,藉此提高大學生對老人的行為意向,使學生表現出願意與老人接觸交往及幫助老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