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小學童口腔保健素養教育介入效果研究(2020) 許愛玲; HSU, Ai-Ling本研究旨在發展口腔保健素養教育介入,並評價教育介入對學童在口腔保健知識、態度、技能、自我效能、行為與口腔理學檢查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108學年度新北市二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選取某國小學童為實驗組,另一國小學童為對照組。以高年級共四個班級約95人為實驗組,對照組共四個班級學童約56人。實驗組在二個月期間進行口腔保健素養教育介入共8堂課(每堂課40分鐘),包括口腔保健課程、貝氏刷牙法牙刷及牙線操作技巧並進行前後測問卷調查及口腔理學檢查;對照組進行一般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及前後測問卷調查與口腔理學檢查。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分析,評價口腔保健素養教育介入的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國小學童在口腔保健素養教育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學童之口腔保健知識、態度、技能、自我效能與行為,學童理學檢查結果牙菌斑殘留也顯著改善,實驗組學童牙菌斑殘留顆數由12.23顆顯著下降為5.04顆。受測學童表示學習口腔保健知識與潔牙技巧是有趣的,願意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建議未來可將此教材納入口腔保健教育課程,提升學童口腔保健素養與口腔自我照護習慣。Item 國中學生用藥素養教育介入成效研究(2019) 許嘉芬; Hsu, Chia-Fen本研究發展國中學生用藥素養教育課程,並評價教育介入對國中學生用藥知識、用藥態度、用藥效能、用藥素養之影響。採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共約450人為研究對象,實驗組約246人,對照組約204人。研究於108年2月至4月進行,實驗組進行前後測及2堂共90分鐘用藥素養教育課程教學,分別為「單元一:生活藥加分」、「單元二:我藥放好」,對照組只進行前後測,並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經由用藥素養教育課程教學介入後,能顯著提升學生用藥知識、態度、效能、素養。受試學生表示在遊戲中學習用藥知識是有趣的,願意將所學實際運用於生活中。建議未來可將此教材納入用藥教育課程中,提升學生用藥素養。Item 國中學生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2009) 林瑞誼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發展「口腔衛生互動式教材」進行教育介入後,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自我效能、重要他人對口腔衛生的態度以及口腔衛生習慣的影響。 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立意選取的學校作為實驗分組的依據。實驗組學生接受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方案,而對照組則不接受此介入。前測在介入活動前施測,介入時間約為兩週,後測與教學成效問卷則於介入後隨即進行,後後測與於介入後二個月進行。 本研究發現接受口腔衛生教學介入的實驗組學生,口腔衛生知識在立即及延宕效果均有顯著提升,而其餘態度、自我效能、重要他人對口腔衛生的態度以及習慣方面,並未有顯著效果。整體而言,實驗組學生對於口腔衛生光碟設計及自學手冊的看法,有六成以上同意此教學媒體能幫助他們瞭解口腔衛生相關知識,以及警覺到口腔衛生的問題。在互動式光碟內容的幫助程度方面,實驗組學生有五成以上的比例,認為是有幫助的。而教學媒體化部分,學生表達中立意見居多。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發展口腔衛生教育教學課程的參考,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搭配健康行為科學理論與策略的運用,強化「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重要他人對口腔衛生的態度」以及「口腔衛生習慣」,並整合社區與學校教師力量,以發展出更多元的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