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佛光大學學生幸福感、死亡態度、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8) 莊易達; Yi-Da C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佛光大學學生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現況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調查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300 份,有效樣本為291份,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Scheffe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一)幸福感方面:幸福感頗佳,以「人際關係」層面之得分為最高,「身心健康」層面為最低。各層面之得分,經濟安全感高、健康狀況良好及有皈依之佛教徒,有較高的幸福感。(二)死亡態度方面:「死亡恐懼」、「死亡逃避」及「逃離接受」低於中間值3分,而「趨近接受」、「中性接受」則高於中間值3分。經濟安全感高、健康狀況良好及有皈依之佛教徒,有較低的死亡恐懼及較高的死亡接受度。(三)生命意義感方面:生命意義感頗佳,以「求意義的意志」層面之得分最高,「生命目的」最低。各層面之得分,健康狀況良好及有皈依之佛教徒,有較高的生命意義感。
  • Item
    經濟弱勢國小學童主觀幸福感現況之探究
    (2016) 商雅雯; Shang, Ya-Wen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經濟弱勢國小學童主觀幸福感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依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3年發表「富裕國家兒童主觀幸福感」報告中的指標,分析「臺灣貧窮兒少資料庫:2013年弱勢兒少生活趨勢調查」中675位經濟弱勢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樣本,其中一至三年級採訪談式問卷、四至六年級採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以降低低年級學童認知能力不足影響問卷效度的可能。 分析結果如下:一、結果顯示57.2%的經濟弱勢學童是由單親媽媽撫養照護、父母親高教育程度的比例相對較低。二、主觀幸福感不絕對受經濟弱勢因素影響。三、主觀幸福感在性別與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男女學童主觀幸福感在與同儕間溝通互動情形存在落差、且隨年級升高而降低。四、不同年級之生活滿意與教育主觀幸福感層面上均達顯著差異。五、獨生弱勢學童主觀幸福感與非獨生學童,在生活滿意面向達顯著差異。六、健康主觀感受對國小學童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並不明顯。七、弱勢學童之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關係、教育主觀感受及健康主觀感受間皆存在顯著相關。 經濟弱勢學童之所需不僅是物質資源上的支援,包含心理、教育等面向,有賴於整體社區協助與介入,以及政策的支持。本研究所採用之資料庫及測量指標因施測對象差異,結果無法進一步比較與推論,依據結果呈現現況並提供實務工作者及相關單位改善建議,以期能給予未來臺灣的主人翁一個幸福的童年,奠定美好生活的基礎。
  • Item
    臺北退休中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性別差異研究
    (2016) 盧育珮; Lu, Yu-Pei
    台灣已是個高齡化社會,退休人口和退休後的時間相對增加,但兩性面臨的生命事件、所擁有的資源和承受的壓力並不同,因而推論退休調適和退休後主觀幸福感應有性別差異。本論文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進行探索主觀幸福感,並從角色理論、女性主義的角度去解釋退休後的變化和因應,瞭解退休後角色變化與性別差異對主觀幸福感的交互影響。 本研究方法是利用李思賢教授研究計畫蒐集的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該計畫以結構式問卷在社區公園與老人服務中心進行資料蒐集,立意選取台北市50-75歲的退休中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最後獲得有效問卷294份。研究對象平均年齡65.01±5.98歲,70%為女性。本論文以資料中之家庭結構、經濟資源與家庭關係做為正向環境,以生命統整性做為正向特質,主觀幸福感做為正向情緒。 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性別、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態、正向環境與生命統整性顯著影響主觀幸福感。以性別分層分析結果發現,退休男性中老年人之教育程度、健康狀態、正向環境和生命統整性對主觀幸福感達到統計顯著;在退休女性的主觀幸福感則以健康狀態、經濟狀況、居住房屋所屬、家庭關係和生命統整性達到統計顯著。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男性主觀幸福感迴歸模式以家庭關係、健康狀態、教育程度及生命統整性達到統計顯著,可解釋主觀幸福感55.9%的變異量;女性則以家庭關係、健康狀態與經濟狀況達統計顯著,可解釋幸福感35.6%的變異量。家庭關係是兩性主觀幸福感最重要的預測因子,可單獨解釋男性模型中主觀幸福感41.4%和女性模型中主觀幸福感25.9%的變異量。 本論文分析結果支持退休中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有性別差異,相關因素的差異在於男性的教育程度與生命統整性會影響其主觀幸福感、女性則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家庭關係為兩性在主觀幸福感重要的預測因子。基於研究結果,建議重視良好家庭關係的營造,以及對於男性著重生命統整性的培養、女性則加強經濟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