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用社群媒體於消防隊員之健康飲食行為介入成效研究(2023) 張斯蘭; Chang, Ssu-Lan消防員工作除三班制外,亦隨時需要出勤,因此,藉由社群媒體進行營養教育是可以克服消防員輪班以及隨時出勤的限制。本研究旨在運用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 作為本研究之基礎,利用社群媒體進行介入,藉以探討其對於新北市某二分隊消防隊員的健康飲食知識、自覺健康狀態、慢性疾病自覺罹患性、慢性疾病自覺嚴重性、健康飲食自覺障礙、健康飲食自覺利益、行動線索、自我效能以及健康飲食行為。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立意選取新北市某二個消防分隊共80位消防員參與研究,其中一分隊隊員40位參加者為實驗組(社群媒體組),另一分隊40位參加者為對照組(傳統手冊組);實驗組加入社群媒體進行12周介入,介入策略包括:電子書、簡易料理食譜、線上教練、餐點照片上傳、集點活動。對照組則是給予健康飲食手冊一本。研究結果顯示,社群媒體介入後,研究對象在「健康飲食知識」、「自覺健康狀態」、「自我效能」、「健康飲食行為」等變項較對照組有顯著改善。另外,社群媒體組利用多元的課程策略,在滿意度優於傳統的手冊介入。根據本研究結果,未來在推廣利用社群媒體進行營養教育時,可以依照研究對象設計符合個人化的介入策略,實能提升營養教育介入成效,符合現今的精準營養教育模式。Item 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於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效果研究─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為例(2011) 紀櫻珍; Ying-Chen Chi本研究旨在研發一套以健康信念模式及自我效能理論為依據之孕 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並探討該介入課程的成效。本研究 採「真實驗設計」之「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設計」,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孕婦為研究母群體,抽樣方式以2010 年11月至2011年3月於婦產科門診掛號之單、雙號來隨機分派,單 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位,共計100位為 研究樣本。實驗組接受本研究設計之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含介入 手冊、教學活動及電話關懷諮詢)。兩組孕婦於前測、後測及後後測時 進行問卷調查及菸煙暴露量的測量,並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方法進 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全體研究對象在衛生教育介入前階段有關二手菸菸害知識、拒吸 二手菸健康信念方面的問卷調查結果都呈現不盡理想的情形。拒 吸二手菸的行動線索來源有偏少之現象,而拒吸二手菸的自我效 能以及採取拒吸二手菸的行為亦呈現偏低的結果。然而,菸煙暴 露量則尚屬正常值內。 二、「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後的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之評 估結果則顯示,實驗組孕婦在後測及後後測時的「二手菸菸害知 識」、「自覺二手菸相關疾病罹患性」、「自覺二手菸相關疾病嚴重 性」、「自覺拒吸二手菸行為利益性」、「自覺拒吸二手菸行為障礙 性」、「拒吸二手菸行動線索」、「拒吸二手菸自我效能」、「拒吸二 手菸行為」及「菸煙暴露量」等效標變項之量測結果均顯著優於 對照組孕婦,驗證了該介入課程確實具有立即效果與延宕效果。 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顯示「孕婦拒吸二手菸衛生教育」介入課程能達到相當的成效。因此建議有關當局可參考運用本研究之介入課程於孕婦的二手菸害防制衛生教育,且主動至各醫療院所、婦產科診所的媽媽教室、及坐月子中心等場所推廣該介入課程,以增強孕婦拒吸二手菸的意識、信念和行動,期讓拒絕菸害逐漸地成為日常生活的規範。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餐後潔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北市某國小學生為例(2010) 王文君; Wang Wen-Chun國小高年級學童餐後潔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匇市某國小學生為例 王文君 碩士論文 摘要 本研究主要運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國小學生餐後潔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關係。研究母群體為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台匇市某國小之高年級學生,進行自填式問卷施測,問卷回收251份。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一、在餐後潔牙之自覺齲齒罹患性認知、自覺餐後潔牙行為障礙性認知為中下程度,而自覺齲齒嚴重性認知、自覺餐後潔牙行為利益性認知和自覺餐後潔牙行為行動線索為中上程度。 二、研究對象之餐後潔牙自我效能為中等程度,且多數研究對象在家中之餐後潔牙自我效能,高於學校和學校之外的公共場所。 三、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行為中等程度傾向,潔牙行為以睡前最多,其次為早上起床。 四、自覺齲齒罹患性認知、自覺餐後潔牙利益性、自覺餐後潔牙障礙性、餐後潔牙行動線索和餐後潔牙自我效能對餐後潔牙行為變異的解釋力為42.7%,以餐後潔牙自我效能之影響力最大。 關鍵詞:健康信念模式、餐後潔牙、高年級學童Item 國中生近視防治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某市立國中學生為例(2015) 蔣葳; Chiang Wei本研究以橫斷式調查研究法,探討台北市某市立國中學生其近視防治行為及相關因素。以102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台北市某市立國中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共375名學生為樣本。利用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最後得有效問卷361份,有效回收率達96.3%。本研究的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近視防治知識屬於中上程度。研究對象在自覺近視(或高度近視)罹患性與自覺近視防治障礙性皆偏向中間程度;自覺近視(或高度近視)嚴重性與自覺近視防治有效性則偏向中上程度。近視防治行動線索多來自醫護人員。研究對象的近視防治自我效能與近視防治行為屬中上程度,其中約八成的人無法經常做到在近距離用眼30分鐘就望遠休息10分鐘,亟待改善。 二、研究對象自覺近視(或高度近視)罹患性、自覺近視防治障礙性會因背景變項中的「是否視力不良」、「配戴眼鏡與否」的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而自覺近視(或高度近視)嚴重性則會因背景變項中「學業總成績」的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另外,研究對象之近視防治行動線索會因「年級」與「配戴眼鏡與否」的不同水準而有顯著差異;而近視防治自我效能則會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以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近視防治健康信念、近視防治行動線索與近視防治自我效能能夠有效預測近視防治行為,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的42.9%,其中以「自覺近視防治有效性」、「近視防治行動線索」與「近視防治自我效能」為主要預測變項。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對未來教育行政單位之建議與改進方針,以改善國中生之近視防治的工作。Item 臺北市大安區某國中學生餐後潔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2009) 王清雅; Ching-Ya Wang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臺北市大安區某國中學生餐後潔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母群體為臺北市大安區某國中學生共1705名,以系統抽樣方式進行抽樣,並以自編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的蒐集,共得有效樣本347份。並得結論及建議如下: 一、研究對象自覺齲齒威脅性屬中度程度,其中約一半以上的人自覺會罹患齲 齒,而自覺齲齒嚴重性則屬於「嚴重」。整體而言,研究對象性別為女生 、學業總成績越好、齲齒知識越佳、齲齒經驗越多、行動線索越多者,其 自覺齲齒威脅性就越高。而研究對象自覺餐後潔牙行為可能性得分為「正 數」,表示研究對象認為執行自覺餐後潔牙行為之「利益」大於「障礙」 ,但得分偏低。整體而言,研究對象中行動線索越多者(尤其是外部線索 ),其自覺餐後潔牙行為可能性越高。 二、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行動線索來源尚佳,因研究對象學校推行牙菌斑檢測活 動,本研究對象之外部線索訊息來源以「曾做過牙菌斑檢測」為最多;內 部線索訊息來源以「曾經因為牙齒相關問題而去看牙醫」為最多。整體而 言,研究對象自覺齲齒威脅性越高、自覺餐後潔牙行為可能性越高者,其 獲取餐後潔牙行動線索越多。 三、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自我效能較傾向「不確定」,屬中等程度。整體而言, 大多數研究對象進行餐後潔牙自我效能大部份都是在家中,在學校進行餐 後潔牙自我效能反而不高。此外,不管在家中或學校其他情境(如吃點心 、外食、郊遊等),會進行餐後潔牙自我效能都偏低。 四、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行為較傾向「有時如此」。整體而言,潔牙行為以睡前 為最多,其次為早上起床。此外,不管在家中或學校任何情境,都沒有使 用牙線的習慣。以基本變項、餐後潔牙健康信念、餐後潔牙行動線索及餐 後潔牙自我效能等變項因素一起來預測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行為時,可解釋 其總變異量的43.1%。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行為的主要預測變項為「性別」 、「齲齒經驗」、「自覺齲齒威脅性(含自覺齲齒罹患性及自覺齲齒嚴重 性)」、「內部線索」及「餐後潔牙自我效能」能有意義的預測研究對象 採取餐後潔牙行為,且以「性別」及「自覺齲齒嚴重性」最具影響力。 本研究依結論提出未來進行餐後潔牙行為衛生教育介入之建議與改進方針,提高研究對象餐後潔牙行為,以避免齲齒所導致之口腔問題。Item 勞工健康檢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2018) 吳宜臻; Wu, Yi-Cheng為瞭解勞工健檢行為及可能影響因素,本研究透過健康信念模式設計結構式問卷為調查工具。採立意取樣於台北市某大型金融保險業總部全體員工437人為研究對象進行資料蒐集、分析。結果:1.勞工健檢知識屬中間的程度。2.罹患性以自已有得到慢性疾病的可能最多。3.嚴重性以如因疾病造成身體失能或死亡對我的影響最嚴重。4.行動利益以健檢能早期發現並預防或治療慢性疾病最認同。5.行動障礙以健康檢查可能會導致商業保險費用增加是最大障礙。6.行動線索以我會因公司規定而去做勞工健康檢查最有影響效果。7.勞工健檢行為有參加公司免付費健康檢查及自費做健康檢查行為皆未過半數;但自費做健康檢查者有稍多一些。8.沒有過往病史者在知識暸解程度上較高。9.有參加自費健檢者在罹患性上較高。10.外勤業務、一般職員、基層主管者在嚴重性較高。11.內勤行政、沒有參加自費健檢者在行動利益上較高。12.有過往病史者在行動障礙上較高。13.女性在行動線索上較有影響。14.研究對象之年齡、年資與勞工健檢知識、健康模式、行動線索之間有顯著中至高度的正及負向相關。15.勞工健康檢查知識、罹患性越高,參與公司辦理之健檢次數也越高;而嚴重性、行動障礙越高,參與公司辦理之健檢次數越低。16.罹患性、嚴重性、行動障礙分數越高,參與公司健檢機率越高。17.行動利益、行動線索分數越高,參與自費健檢機率越高。建議:1.加強職場勞工健檢法規面、好處及國人常見疾病相關教育課程。2.將健康檢查相關規定導入公司內規中3.提供員工充足的相關資訊公開平台或辦理說明會4. 提供員工參予健檢之費用補助款,增加員工多元健檢管道及自主性5. 定期以多元管道提供員工國人常見疾病之相關資訊。Item 以親子配對設計探討過重與肥胖學童之健康相關信念與行為:健康信念模式應用(2015) 范鳳琴; Fan,Feng-Chin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過重與肥胖之健康相關信念與行為,以立意取樣邀請18位過重與肥胖學童及其家長35位為對象,應用健康信念模式設計九個問題進行個別訪談,並輔以家長與學童健康體位行為檢核表。並將學童與家長訪談資料進行配對性分析比對,最後將訪談內容整理分類並加以分析討論。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在過重與肥胖學童之健康相關信念與行為中發現:學童對於身體形象的認知多受家長影響,並認為造成肥胖的原因來自遺傳與家庭生活環境因素、飲食行為及家長的教養態度有關。家庭成員中如有肥胖者,飲食行為及生活習慣也會有共同性。通常女童較為重視他人對自己身材的看法及評論,希望能有好看的身材及穿上漂亮的衣服,因此在採取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效能較男生更為積極。過重與肥胖學童的飲食問題是;吃的多、吃得快、飲食不均衡、用餐時間不規律、睡前飲食等問題。課後休閒時間大部分都偏好在家看電視、打電腦或玩電動遊戲,愈是肥胖的學童愈是不愛活動,身體活動量減少不愛運動是造成學童過重與肥胖的因素之一。過重與肥胖學童的健康信念、生活習慣與飲食行為深受家長及家庭成員間的影響。家長適度的監督,足以影響學童生活規律性及睡眠品質。通常學童的自制力與持續性較為不足,家長若能做到飲食習慣的調整、鼓勵並陪伴多運動、減少靜態活動、提供支持性環境、增進體位控制的知能及適時給予鼓勵等方式,將更能激發行動力。 在學童及家長訪談和檢核表與親子配對分析結果中發現:子女體型受父親影響較多(70.6%),受母親影響較少(38.8%)。每天睡足8小時的學童有83%,而家長沒有做到的較多(63%)。天天五蔬果的學童有50%,而家長沒有做到的較多(57%)。四電少於二的學童有61%,而家長沒有做到的較多(63%)。每天運動30分鐘 的學童有45%,而家長沒有做到的較多(66%)。每天喝白開水的學童有44%,而家長沒有做到比較少(2%)。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健康體位計畫及策略訂定的參考建議,未來可將親子共同列為研究對象,並研擬家庭介入計畫,以提升健康體位管理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