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高齡者靜態行為型態與老年憂鬱症狀之關聯性研究
    (2022) 蕭綺; Hsiao, Chi
    研究目的:老年憂鬱症狀是老年症候群中最常見的疾病症狀,它可能與許多行為因素有關,而靜態行為可能是其中一項行為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靜態行為與老年憂鬱症狀間的關聯。此外,鮮少研究關注整體靜態行為型態(總靜態行為時間、靜態行為回合及靜態行為中斷)與老年憂鬱症狀之關係。故本研究旨在調查高齡者的靜態行為型態與老年憂鬱症狀之關聯性。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設計,於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於某醫學中心門診部進行資料蒐集。參與者年齡皆為65 歲 (含) 以上,能獨立行走,且無認知功能風險的社區高齡者。本研究使用三軸加速度計連續 7 天蒐集靜態行為型態之數據,老年憂鬱症狀則是透過 15 項老年憂鬱量表 (15-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15) 進行量測。本研究運用二元邏吉斯迴歸模型檢驗「總靜態行為時間」與GDS-15 分數之間的關聯;再利用多元線性迴歸模型檢驗「靜態行為回合次數 (30分鐘/回合)」、「中斷靜態行為的頻率」和GDS-15分數之關係。研究結果:本研究共計167名臺灣高齡者納入分析 (平均年齡:80.2±7.0 歲;50.9%為男性;15.6% 有老年憂鬱症狀風險)。在調整潛在干擾因子後,每日總靜態行為時間高於9小時的高齡者與老年憂鬱症狀並無存在顯著性相關,靜態行為回合次數 (30分鐘/回合) 和中斷靜態行為的頻率與老年憂鬱症狀均無任何顯著性相關。研究結論:本研究發現,對本研究樣本而言,整體靜態行為型態 (總靜態行為時間、靜態行為回合次數 (30分鐘/回合) 及中斷靜態行為的頻率)與老年憂鬱症狀並無存在顯著性相關。建議未來研究可同步使用客觀測量儀器與自陳式靜態行為問卷進行評估,如此才能明確得知客觀數據及主觀資料的心智功能主動或被動形式之靜態行為 (如看書、看電視),進而更能完整釐清靜態行為型態對於老年憂鬱症狀之關聯性。
  • Item
    雙北市長期照護機構照顧服務員職業倦怠、社會支持與憂鬱之研究
    (2023) 盧惠珠; Lu, Hui-Chu
    本研究在探討雙北市長期照護機構服務員之職業倦怠、社會支持及憂鬱之現況,進一步釐清三者間的關係,最後分析背景變項、職業倦怠、社會支持對憂鬱的解釋力。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以雙北市16家長期照護機構工作年資滿3個月以上的照顧服務員為研究對象共計379位。以方便取樣及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分五個部分,包括社會人口學變項、職場型態、職場疲勞量表、多向度感知社會支持量表及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調查時間為2022年12月16日至2023年4月12日止。研究結果顯示,雙北市長期照顧服務員憂鬱盛行率為36.94%。本研究發現場所屬別是醫院附設和獨立型態者的職業倦怠程度較高,除此之外,家中需照顧65歲以上及平均每周工作時數40-45小時與46-49小時者的職業倦怠與憂鬱程度高。平均每周工作時數大於50小時者,來自「家人」及「特定人」的社會支持多於平均每周工作時數40-45小時的照顧服務員。雙變項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度越高憂鬱程度越低,職業倦怠程度越高憂鬱程度越高。逐步複迴歸分析結果呈現,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下、居住在新北市、平均照顧1至20人、工作年資1至3年、非固定白班、朋友向度的社會支持低、職業倦怠之服務對象疲勞分數高、個人疲勞分數高及工作過度投入分數高者,正向預測憂鬱程度。建議長期照護機構負責人關心這類的高危險群,避免人員產生職業倦怠及憂鬱,使日漸短缺的照護人力,不再流失。
  • Item
    3D VR虛實結合園藝治療對社區老人健康介入成效探討
    (2021) 范晶智; Fan, Ching-Chih
    隨著科技進步,利用科技引導老人學習及健康照護是重要的,園 藝治療已被證實為具有改善生心理健康之健康策略,本研究以3D VR虛實結合園藝治療探討對社區老人健康介入成效。 招募參與新北市社區整體照顧服務計畫C單位之社區老人為研究對象,共62人。實驗組32人介入8周3D VR虛實結合園藝治療。以自尊、憂鬱、孤寂、自我掌控、成就動機量表搜集介入前後對心理層面之成效;另以目標效果量表,評值參與後對技能、學習態度與行為意圖之影響,透過心率變異檢測儀,瞭解對生理層面之影響。對照組30人,參與一般健康促進活動。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卡方、t檢定及廣義估計方程式(GEE)檢定分析介入成效。 本研究結合科技,有別於傳統實作園藝治療,實驗組藉由3D VR虛實結合園藝治療提升自尊、自我掌控及成就動機,降低憂鬱與孤寂;對照組唯有自尊、憂鬱達顯著改善成效。 經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結果顯示介入後於自尊、孤寂、自我掌控及成就動機等變項均較對照組顯著進步。另透過目標效果量表反應可引發參與之社區老人會參考虛實結合園藝課程內容,有意願嘗試及持續園藝相關活動,生理量測心率變異度結果顯示,可提升副交感神經調節。 結論:3D VR 虛實結合園藝藝治療介入成效,透過主觀與客觀資料結果顯示,適合應用於社區老人,可作爲未來設計長期照護健康促進方案之參考。
  • Item
    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的態度與信念:心理社會歸因、刻板印象、情緒反應、與求助建議之間的關係
    (2020) 蔡一銓; Tsai, I-Chuan
    研究背景及目的: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的心理社會歸因會增加公眾污名,而公眾污名是憂鬱症患者尋求協助的主要障礙之一。關於憂鬱症心理社會歸因、公眾污名、與求助專業建議彼此間關聯性仍未有定論,本研究旨在探討公眾對於憂鬱症患者的心理社會歸因、刻板印象、情緒反應與求助專業建議之關係。 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以隨機撥號的方式抽取具全國代表性之資料,針對臺灣20歲至65歲公眾 (n = 800) 進行資料收集。針對所提供的憂鬱症患者案例,詢問關於憂鬱症罹病的心理社會歸因和對於憂鬱症的污名態度,包含:刻板印象、情緒反應,以及尋求專業協助的建議。本研究透過串聯中介分析檢驗心理社會歸因對於尋求專業協助建議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 研究結果:心理社會歸因對覺察依賴性有正向影響,並進而導致同情的情緒反應,最終增加對心理健康專業的求助建議。心理社會歸因會增加覺察依賴性,並進而導致恐懼的情緒反應,最終增加對其他醫療專業(家醫科醫師及中醫師)的求助建議。 研究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降低恐懼與增加同情之情緒可能有助於公眾建議憂鬱症患者尋求心理健康專業協助。公眾對憂鬱症的刻板印象和情緒反應在心理社會歸因對心理健康專業求助建議和其他醫療專業求助建議之間的關係中具有不同的串聯中介作用。瞭解這些潛在機制,可提供未來發展及規劃憂鬱症相關介入措施的實徵研究基礎。
  • Item
    以戒菸行為意圖與尼古丁成癮探討戒菸個案之憂鬱─ 以台北市某區域醫院為例
    (2017) 張雅苓; Chang, Ya-Ling
    目的:探討戒菸意圖及尼古丁成癮度與其憂鬱之相關性。 方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區域醫院20歲以上之戒菸個案,研究採問卷調查,共計回收71份有效問卷。研究工具以結構式問卷,採用跨理論模式行為改變階段、尼古丁成癮程度測試表(The 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 FTND)、短版10題憂鬱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10量表)。 結果:69%之研究個案從未使用過戒菸藥物,認為可以用意志力戒菸;首次吸菸年齡在18歲以前佔53.52%;戒菸行為意圖與憂鬱程度並無顯著相關;教育程度與戒菸行為意圖呈現顯著正相關;菸齡與教育程度呈負相關;尼古丁成癮度、性別、婚姻狀況與憂鬱程度呈現顯著相關;婚姻狀況、首次吸菸年齡與尼古丁成癮度呈現負相關;菸量、有疾病史與尼古丁成癮度呈現正相關。 結論:教育程度越高,菸齡越低,戒菸行為意圖越好;已婚、首次吸菸年齡較低及有疾病史者之研究對象尼古丁成癮度較高;已婚、女性及尼古丁成癮度越高者,憂鬱程度越高。 建議:醫院及藥局須落實推動戒菸衛教及戒菸門診轉介,增加戒菸衛教諮詢之使用,提升吸菸個案之戒菸自我效能及戒菸行為意圖;避免青少年過早接觸菸品之機會,以減少尼古丁成癮情形,應從家庭菸害教育及父母戒菸做起;尼古丁成癮度較高及女性之個案應考量憂鬱程度,轉介具有戒菸衛教師資格之心理師評估憂鬱程度,探討個案之心理問題,協助排除戒菸之障礙。 關鍵字:戒菸服務、戒菸行為意圖、尼古丁成癮、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