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論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Item 日治時期漆器工藝的發展與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6-09-??) 朱玲瑤; Ling-yao Chu日治時期是工藝美術萌芽發展的時期,也是從舊時代與舊思維逐漸邁向現代化的時刻,作為日常生活常見的工藝品,不僅能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與意識形態,且社會型態的變遷同時影響著藝術風格的轉變。日治時期的漆器工藝雖然發展的時間很短,但卻是臺灣漆藝發展的榮盛時期,此時從設計、製作、生產、銷售一併包辦,奠定了日後臺灣工藝發展的基礎,為了瞭解臺灣工藝美術發展的途徑,本文以日治時期的漆器為研究對象,瞭解其發展源流、造形設計、文化內涵等,進而探討臺灣工藝美術在中國、日本以及在地風土人文等因素影響下的發展與演變。本文將日治時期的漆器工藝依風格作為分類標準,區分為一、1928 年之前:前期蓬萊塗漆器;二、1928-1945 年:後期蓬萊塗漆器;三、1928-1941 年:中日混合樣式漆器;以及四、1941-1945 年:臺灣琉球混合樣式漆器等四大類,以山中公所設計的蓬萊塗漆器為起點,再以臺中工藝傳習所的設立時間與理研工業株式會社展開漆器工藝計畫的時間點作為分期,首先探討其造形、整體設計與功能性,同時並追溯來自中國與日本漆器工藝的影響,透過比較與分析,從中瞭解文化因素如何透過材質與形式設計表現其工藝內涵,並藉此描述以形塑出日治時期臺灣漆器工藝之發展脈絡。Item 野獸派色彩對臺灣前輩畫家的用色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0-10-??) 蔡勝全; Sheng-Chuan Tsai本研究旨在探討野獸派色彩對臺灣前輩畫家的用色影響,研究對象為臺灣前輩畫家:廖繼春、郭柏川、張萬傳、蔡蔭棠、陳慧坤等五人。本研究目的純粹就用色觀點歸納出畫家的用色風格,和以三原色與互補色的使用,分析畫家作品用色的特性。得到的結論是,在用色風格上,研究者認為:廖繼春的用色是多元、炫麗又不失調和,而且極富魅力;郭柏川的用色是簡潔俐落、流暢明快;張萬傳的用色是剛勁、濃烈,而且層次細膩豐富;蔡蔭棠的用色是強烈、鮮銳又活潑,並且視覺張力強;陳慧坤的用色是靜謐優雅和穩定和諧。另外,在三原色與互補色的使用上,整體來說,五位畫家偏向喜愛使用藍原色和藍與橙互補色,在個別上,廖繼春最常使用紅與綠互補色,郭柏川的畫面彩度最低,張萬傳互補色使用的最少,蔡蔭棠互補色用的最多,而陳慧坤的畫面彩度最高…等等。Item 臺灣近代美術中女性再現的時代意涵――以「殖民現代性」觀點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6-09-??) 邱維邦; Wei-Pan Chiu臺灣1920 年代之後,女性社會地位提高,擁有了受教權以及經濟消費自由。當時許多藝術家感受到女性外觀的變化,開始以現代女性作為題材,藉此盛讚「現代性」帶來的資本主義富裕與教育啟蒙價值。然而作為殖民地的臺灣,以此為主要活動舞臺,或是出身於此的藝術家,於再現女性的過程中,必然隱含了殖民地不平等的權力結構關係。為探討臺灣近代美術再現女性中,所蘊含的現代性與殖民性的雙面意涵,本文援引「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詮釋當時藝術家如何在再現現代女性的審美判斷中,受到殖民權力結構的影響。為此,本文將探討數個子題,包括:1.台籍藝術家在再現漢民族女性時,在時代性與民族性間的抉擇;2.殖民者對被殖民異國情調的凝視;3.藝術家與日本帝國主義戰爭機器的共鳴等等。本文的尾聲,將時代帶入戰後初期,以李石樵的《市場口》為例;說明藝術家在面對戰後出現的新一波族群衝突的社會狀況,如何將描繪現代女性的審美意義,翻轉為對政治現況批判的隱喻。總括而言,本文藉由探討戰前與戰後初期再現現代女性的美術作品,試圖建立臺灣近代殖民史與美術史間,相生相成的呼應關係。Item 「康國琵琶」樂器圖像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6-09-??) 史辰蘭; Shir-Chen Lan古代圖像記錄了人類文明的生活,一目了然的本質與文獻相輔相成,卻能填補文字記錄闕如的空白,銜接史實失落的環節處。本文肇因於琵琶研究中曾出現一款型態獨特的琵琶,中國學者稱之為「變體琵琶」、「過渡階段的琵琶」與「新品種琵琶」等,然而在上個世紀陸續出版了幾種與音樂史圖像相關的圖集後,可以發現在絲路上曾出現幾件與學者所說同型態的琵琶,最早可溯源至西元一世紀中亞的康國,並以此溯源地命名為「康國琵琶」,說明此琵琶並非學者所稱發展不成熟的琵琶;在今日來看,與盛行於歐洲文藝復興並通用於今日傳統民謠中的西特琴(cittern)型態一致。康國琵琶的特殊性可從Hornbostel & Sachs (以下簡稱H-S)1的樂器分類法說明此其構建的組成,與同樣具有梨形音箱的魯特類樂器家族比較音箱形制的美學係有所不同。本文將康國琵琶橫貫中亞、新疆石窟與墓葬壁畫的圖像資料,證明此琵琶是具有獨立發展史的彈絃樂器。此樂器在中古時期以前稀有的圖像遺跡中,說明其並非在中國本土發展的樂器,今日也已不復見於中國的音樂實踐,但仍持續運用於今日的中亞音樂與西方傳統民謠的彈弦樂器,足見此樂器是流傳了數千年的古老彈絃樂器。Item 翻轉教室應用在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大家藝起來:美&醜的藝術對話」課程設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6-09-??) 林惠敏; Hui-Min Lin本研究旨在瞭解翻轉教室應用在視覺藝術教學之實施情況,提出翻轉教室應用在視覺藝術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建議,做為改善視覺藝術教育之參考。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方式進行,對象採取立意取樣方式,以臺中市南區國光國民小學六年一班學童29 人,其中男生16 人,女生13 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自編之「大家藝起來:美&醜的藝術對話課程實施教師問卷調查」與「大家藝起來:美&醜的藝術對話課程實施學生問卷調查」,以及臺中市中小學校務評鑑—發展亮點學校之「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觀察表」、「投入行為觀察表」。研究結果顯示:一、翻轉課程設計—師生皆喜歡本課程以「美感」為主題的視覺藝術教學活動設計,採用廣義的翻轉概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學思達的教學策略「大聯盟分組選秀法」、「海螺計分方式」在教學上受到師生的喜好。二、翻轉教學方式—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程設計及數位科技的教學方式在視覺藝術教學上受到師生較高的喜好。三、翻轉課程幫助—師生皆認為本課程對學童最大的幫助是增加藝術(美感)知能,增加思考與表達力,顯示翻轉課程設計能幫助學生提高視覺藝術學習意願,並提昇高層次的思考與說話溝通能力。Item Nicolas Poussin 自畫像中的自我形象與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0-10-??) 劉雅鳳; Ya-Feng Liu本文旨在探究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畫家Nicolas Poussin1649 年與1650 年自畫像的自我形象與論述。文中首先提及自畫/雕像的由來與演變,並且說明Poussin為法國贊助者繪製自畫像的緣由。再者本文藉由Poussin 的藝術理念、傳記,以及藝術史學者的詮釋個別分析兩張自畫像,一來瞭解Poussin 強調自身為藝術學者/哲學畫家的身份認同,以及他意圖發展的方向-光與影,同時也探尋他承續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藝術理論家的繪畫理論與其它領域的知識。基於兩幅自畫像皆出於贊助性質,Poussin 在畫中傳遞出私密的友誼信息。在分析的過程中,筆者也交插比較兩幅自畫像在構圖、編造構思、與論述內容上的差異。本文最後分析Giovan Pietro Bellori《現代畫家、雕刻家與建築家列傳》一書中的銅版肖像與寓意卷首插畫,企圖找尋與兩幅自畫像相關的視覺線索。Item 鎏金佛拍賣市場價格初探(1997-20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0-10-??) 黃齡瑩; Lin-Ying Huang目前藝術品拍賣市場價格研究大多針對畫作,2010 年2 月瑞士雕塑家傑克梅第的「行走的人I」曾創下拍賣市場最高價,引起筆者針對雕塑類藝術品鎏金佛在拍賣市場上價格變化進行探究的動機。本研究以佳士得與蘇富比兩家國際拍賣公司於1997 年至2008 年12 年間拍賣鎏金佛的詳細內容與成交紀錄,整理成一樣本資料庫共180 筆,運用統計學方法,加以歸納、整理及分析影響鎏金佛價格的相關因素,並企圖推衍出鑑價模式。研究架構分別從歷年成交量、超過預估價格比例及總成交金額探討鎏金佛拍賣市場整體概況,接著,運用統計學方法中的相關分析(Simple correlation),探討「拍賣公司」、「拍品高度」、「拍品年代」、「拍品款識」、「預估低價」、「預估高價」與「成交價格」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最後,以多元迴歸分析法(Multiple regression),建立一可供參考的鑑價模式。Item 曼陀羅對二十世紀抽象繪畫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0-10-??) Sagar Subhash Talekar「抽象」不論就意義或實體而言皆與「沉思、冥想」同義。現代主義中抽象最重要的源頭之一是古代東方藝術。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梵谷(Van Gogh)等偉大的藝術家均受古代藝術影響。古代東方藝術有數個源頭,涵括最古老的東方哲學:曼陀羅哲學。傳統的曼陀羅象徵(形式上具有圓、螺旋、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及其哲學,源於印度盛傳於東亜,然而其中最關鍵的即是密續冥想在印度的流傳。曼陀羅在藝術上的影響,自古代到文藝復興時期是屬於較傳統而儀式性的,而非抽象性的表現。自文藝復興時期起,曼陀羅對現代繪畫的影響開始展現並開展至印象主義、後期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到野獸派。二十世紀的許多西方哲學家如馮大拿(David Fontana)、特別是榮格(Carl Jung)等人,透過曼陀羅而有冥想體驗及潛意識自我的再現。也因此,使得康丁斯基(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等西方畫家對此好奇並獲致啟發。從現代抽象藝術的脈絡看來,自立體派以來,透過塞尚(Paul Cézanne)、畢卡索(Picasso)、布拉克(George Braque)、康丁斯基、保羅‧克利等人的努力,曼陀羅的種子逐漸長成為枝葉繁密的植物。藝術家從多元觀點來描繪此一主題,更豐富了曼陀羅的文本內涵。通常立體派藝術家讓表現形式貫穿隨機交錯的視角,消解感官上的深度。不過,藝術表現仍是具象再現。至絕對主義,曼陀羅茁壯為抽象藝術的大樹。它的開創者-馬列維奇(Kasimir Malevich)則深受俄羅斯哲學家及神秘主義數學家喬治‧戈傑福(Georges Gurdjieff)的影響。絕對主義建構在純粹抽象和絕對幾何之上,像是圓形、螺旋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及豐富鮮明的色彩上。這些幾何的形式皆可與曼陀羅的純粹幾何形式做連結或比較。此外,至二十世紀中期,東方藝術家:如台灣的蕭勤、印度的若札(S. H. Raza)對曼陀羅藝術作出深具意義的貢獻。雖然二者接受西方藝術技法的訓練,所本的卻是東方的禪與密續,此皆明顯源自曼陀羅。就此可推論,許多二十世紀的抽象畫家,均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曼陀羅象徵與哲學的啟發,而使其藝術極具獨特性。這些藝術家本身不僅具冥想氣質,其繪畫亦反映自身的冥想生活及深邃的價值觀。作品中可以捕捉到許多相似性的元素,而這些皆源自曼陀羅這個具神性的圓點。然而此前,未有任何相關研究特意對此提出探討。本文詳細地檢視曼陀羅對二十世紀抽象繪畫的影響。試圖從藝術作品中,以東西方哲學觀點、繪畫方法及幾何形式的影響,提供獨特的分析,營造新思維的氛圍,提供深切理解其創作的洞察。Item 從《道統十三贊》到《靜聽松風》政治宣傳:南宋理宗的以畫傳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5-04-??) 蕭宇恒; Yu-Heng Hsiao宋理宗趙昀在位長達四十年(西元1224-1164 ) ,是南宋在位最久的皇帝,對於南宋的政治留下了巨大的影響。在宋理宗的時代他留下了多幅以其面容繪製而成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中都帶著背後政治的隱喻與宣傳。宋理宗透過詩文題字、定名於馬麟的繪畫上,將其政治宣傳表達於《道統十三贊〉、《靜聽松風〉等作品之中。透過考證分析作品,從歷史脈絡與政治發展瞭解《道統十三贊》、《靜聽松風〉製作的原因與背後政治的暗喻,宋理宗可能藉由繪畫作品去傳達其想法與暗喻。馬麟繪製的《道統十三贊》可能為宋理宗繼位合法性不足下的另一種宣傳品外,更可能是給予太學生們的一份贈禮,目的在安撫太學生對於理宗用人與國策改變的不滿輿論,相似地當《靜聽松風》製作完成後,繪畫作品似乎不只有表達宋理宗追求自然與隱逸的概念,而藏在畫名之下的政治隱喻,也必須從文本與歷史與觀看者、展示空間四個條件下,找出宋理宗再次透過繪畫傳達心聲給觀看的大臣們。Item 建構看不見的城市:中國藝術風中介設計的設計思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5-04-??) 謝芝玲; Chih-Ling Hsieh本文依循索緒爾符號學及布希雅擬像的理論,來檢視西方人建構17~18世紀中國藝術風這個「看不見的城市」的設計思維。文章主要探討東西方文他融合過程創造與詮釋「擬像」的歷程,其中幾個關鍵問題為:東西方文他融合過程人們是如何依循已知建構出未知的「假設」場域?符徵、符旨系統的協議關條如何轉變?「看不見的城市」背後擁有何種設計思維?本文首先陳述「看不見的城市」的演進過程、異域想像的文史記載、中國藝術風的發展背景,再以中國藝術風的作品為範例來說明中介設計在以上幾個問題所呈現的狀態。研究結果發現,即使「看不見的城市」是個完全跳脫現實的想像世界,但是想像依然需要原有認知系統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轉變過程,才能由「真實對象的再現」發展成「純粹的擬像」/「 真正的中國藝術風」。Item 台灣七○至八○年代中國傳統繪畫類教學畫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5-04-??) 侯米玲; Mi-Ling Hou台灣在七○至八○年代,當經濟開始起飛之際,由於藝術類出版業的興盛、美術教育的普及、藝廊的興盛,及官方博物館與文忙中心的興建與藝術的推廣,促使台灣社會的藝術風氣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其中又以公私出版單位出版的藝術類圖書及教學畫冊,透過精美的印刷、平民化的價格,將中國傳統精緻繪畫廣為傳播、普及於一般民眾,對推動成熟的台灣藝術社會具有巨大貢獻。尤其是教學畫冊,它們透過負責編繪的老師的詳細繪畫步驟,利用圖書出版的管道,傳授精緻繪畫的技術,使人人有機會成為畫家。本論文試著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探討教學畫冊得以大量生產的可能原因,並觀察這些出版品的生產(出版者及繪製者)、類別及特色、讀者群,以及在當時所具有的功能及時代意義。Item 全色的可逆性與可辨識性之探討一以陳宜讓「七面鳥」作品保存修復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 2015-04-??) 張元鳳; YUAN-FENG CHANG繪畫文物在歲月的洗禮下往往因環境或不當保存,而導致自然老先或人為損壞,更造成作品的原意喪失或損傷。執行繪畫保存修復作業時除了遵循修復倫理的同時,更需思索如何在規範下達成畫面的完整性、真實性與再修復時的可逆性,以期代代傳承繪畫文物的風格特徵與珍貴的歷史價值。在繁瑣的修復過程中, r 全色」作業是為了整合、完善繪畫作品視覺上的完整性並傳遞其實的創作訊息,在修復作業中是決定成敗的最後重要關鍵。特別在處理東方繪畫時,由於媒材多為水溶J性材質,加上畫面上沒有保護層的傳統創作特徵,更使作業伴隨了高度風險。因此,修復前明確繪畫創作的材料技法與風格特徵,審慎考量全色之適當性、可逆性與可辨識性,一直是東方繪畫在修復技術上不斷研究與挑戰的課題。近年來隨著亞洲藝術在國際上的帽起,更多人開始以國際性的客觀角度審視東方或是亞洲繪畫的修復問題,這種趨勢相對的也加速了相關保存修復技術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融合腳步。此篇引以為例的修復作品是陳宜讓於1942 年所繪製的rt面鳥」娟本膠彩,為2011 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新進的館藏品。藉由rt面鳥」一作的修復與技術研發過程,探討近年來東方繪畫修復時,如何借由非破壞性的X 光螢光反射分析儀(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XRF) 、紅外線攝影等非可視光科技的輔佐來調查東方繪畫顏料的特性,並對於近代娟本膠彩繪畫在全色技術上的新嘗試,提出修復時導人非可見光學辨識後加補彩的全色技法。另外,伴隨著不斷新進開發的技術與嘗試,東方繪畫保存修復除了技術之外,在此也嘗試探討「修復美學」的定義與重要性。Item 新模仿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5-05-??) 蔡佩玲Item 形色之下的角力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5-05-??) 洪劭涵Item 1960 年代普普藝術的現代意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5-05-??) 黃翊欣Item 從法海寺壁畫談十五世紀職業宗教繪畫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6-05-??) 留啟群Item 生之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6-05-??) 李宏泰Item 探討1949 到2000 年台灣花鳥畫風格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6-05-??) 林香琴Item 以奇美文化基金會為例談台灣私人企業對藝文的價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6-05-??) 潘欣欣Item 試析司馬金龍漆畫屏風之圖繪風格的源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 2006-05-??) 張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