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899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84
  • Item
    站立情境與知覺系統引致之登階高度環境賦使
    (中國心理學會, 2015-09-01) 黃嘉笙; 楊梓楣; 張智惠; 卓俊伶
    生態心理學的環境賦使旨在說明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特定關係,其認為兩者的屬性具有相互參照的關聯性,此關係可透過身體尺度的概念加以描述。本研究基於生態手段,探討觸動覺與視覺導引登階動作的可能性,藉由改變個體站立高度,檢視知覺最大登階高度之環境賦使。24名成人被招募為實驗參與者,隨機分派至觸動覺與視覺評估兩組;參與者需評估能否以抬起單腳之動作攀登台階,其知覺判斷的方式有二:分別為視覺觀察與操作盲人手杖進行探索。實驗安排參與者站立於真實地板、高10 cm之升高地板、以及穿著高10 cm的積木鞋共三種情境。運用可調整高度之台階擷取參與者的知覺最大登階高度,並依據腿長計算登階高度之關鍵比值。實驗結果發現最大登階高度之環境賦使不受個體站立情境改變而影響其判斷,個體腿長與台階結構的關係會維持不變的特徵。儘管個體藉由不一樣的知覺系統判斷最大登階高度,不過在準確性與評估信心上無明顯不同,本研究之發現與知覺系統對等的觀點一致。以觸動覺系統探索登階高度的環境賦使,可能無法只參照個體腿長作解釋,未來研究可檢證如身體部位與器物屬性等影響因素,以更明確地探知登階動作的環境賦使。
  • Item
    練習過程與動作學習的挑戰點假說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5-03-01) 王重引; 卓俊伶
    學習者的練習過程決定動作學習效果,必須考量的因素有學習者技能水準與工作難度。挑戰點假說是一個概念性的架構,旨在說明此兩者間之交互作用,藉以產生最佳的動作學習。本文首先說明挑戰點假說之基本概念,進而提出其在先前與動作學習有關的回饋與練習研究發現及批判,最後提出未來研究方向與實務應用的可能性。冀希本文提出之觀點可以供給動作學習研究與體育教學之依據,使學習者在透過最適挑戰點的安排之下,促進動作學習效果。
  • Item
    學習多種動作技能的練習安排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4-12-01) 陳温旬; 卓俊伶
    適當的練習安排方式能夠使學習者更有效率的習得動作技能。在同時學習多種動作技能時,來自隨機練習的情境干擾效應以及自我控制練習所產生的自我調整機制,皆被發現為動作學習中的學習變項。本文將練習安排的探討分為以指導者與學習者為主體兩個面向,並就其執行過程、學習者動機、以及學習效益分別進行探討,最後提出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在練習安排上的建議。
  • Item
    適應身體活動之心理議題文獻分析
    (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2015-09-01) 陳勇安; 闕月清; 卓俊伶
    本研究旨在探討適應身體活動期刊(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APAQ)在心理議題的研究現況。蒐集1984-2012年共29年間,共73篇聚焦於失能者的實證性研究。研究方法採內容分析法,對研究時間、研究方法、研究主題及研究參與者進行編碼及分析,以瞭解期刊研究的發展方向。結果發現:(1)心理議題從2000年開始大幅成長;(2)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為主,共45篇;(3)研究主題以自我知覺的24篇占多數,態度/動機亦有21篇之多;(4)研究參與者則以肢體障礙為,共29篇。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摘要結果獲知的時近訊息有利於自我控制學習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6-03-01) 吳詩薇; 張至滿; 卓俊伶; 蔡銘仁
  • Item
    動作學習過程的自我效能變化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6-03-01) 林逸; 卓俊伶
    在動作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是無法被直接觀察的內在心理歷程,過去探討練習安排及回饋實施的研究當中,大多著重探究實驗設計對於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直到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自我控制回饋議題出現之後,學習者的心理變項逐漸受重視,因此學習者自我效能的變化及其對動作學習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的瞭解。本文透過探討自我效能變項的動作學習相關研究,發現目前沒有探討動作學習過程的自我效能量表,並提出探討動作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議題及體育教師與運動教練在教學或訓練時提升學習者自我效能的建議。
  • Item
    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的前況效應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2-03-01) 梁嘉音; 卓俊伶
    本研究以第1罰投籃前例行動作視為「前況操作」,第2罰投籃亦同,而第1罰投籃出手結果則為第2罰投籃的「前況結果」,以此時間序列相關的變項為基礎,本研究旨在檢驗不同前況操作與前況結果對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的影響。以大專院校籃球聯賽甲一級男子組晉級複、決賽的隊伍為觀察對象,依比賽影帶進行分析,蒐集比賽中發生2次罰球投籃之情況,記錄罰球投籃前所操作的例行動作時間與投籃結果,共計觀察9場賽事中之144次罰球,將第1罰的例行動作時間轉換成z分數,分為「短」、「中」和「長」三種不同前況操作例行動作時間,而以第1次投籃命中結果區分為「命中」與「未中」兩組,以辨識前況結果。對罰球時間變項觀察的評分者間與評分者內信度分別為r =.86以及r =.88。以獨立樣本t考驗和獨立樣本單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不同前況結果之後續罰球投籃準確性達顯著差異(p <.05),命中組投籃準確性高於無命中組;二、不同前況操作之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未達顯著差異(p >.05)。本研究的結論為:一、前況結果會影響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二、前況操作不會影響籃球罰球投籃準確性。
  • Item
    部分錯誤參照有助於動作表現與學習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3-12-01) 郭安婕; 卓俊伶
    目的:比較全部與部分距離的錯誤參照機制,對空間性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方法:二十四名年輕成人隨機分派至全部距離參照組或部分距離引導組,以單手進行空間性移動工作。實驗參與者於60次的獲得期試作結束後,分別在10分鐘與24小時後,進行各12次試作的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全部距離參照組由實驗者提供全部目標距離為錯誤參照,而部分距離引導組則提供錯誤距離訊息為錯誤參照;參與者進行自我評估後,以口語告知錯誤距離。本研究的依變項為:絕對誤差、錯誤估計值、和修正誤差值,分別進行2(組間)×6(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和獨立樣本t考驗統計分析。結果:部分距離引導組的絕對誤差、錯誤估計值、和修正誤差值在獲得期與立即和延遲保留測驗中皆顯著小於全部距離參照組。結論:部分距離引導對於空間性動作的表現和學習皆有助益。
  • Item
    自我控制是否能促進老年人在變異練習的獲益?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3-06-01) 林靜兒; 卓俊伶
    目的:過去研究發現變異的練習情境並未對老年人的動作學習帶來較大的效益,因此本研究結合自我控制的概念與基模理論所演繹的練習變異性假說,旨在探討自我控制對老年人在變異練習動作表現與學習的影響。方法:將36位自願參加的女性老年人(平均年齡71.1 ± 4.5歲)隨機分派至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組、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組或恆常練習組,依變項為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實驗工作為三段式N字型相對時宜的按鍵工作,經過獲得期90次的試作後,進行10分鐘與一天後各12次的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結果:獲得期經3(組別)×9(區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其中區間為重複量數,以及最小平方法的事後比較發現,老年人在有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但兩組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均大於恆常練習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立即與延遲保留測驗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有無自我控制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與變異誤差值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但兩組變異練習的絕對誤差值在立即保留測驗中大於恆常練習組且達統計顯著差異。結論:老年人在變異練習情境的動作表現與學習不受自我控制影響。
  • Item
    漸增情境干擾結合漸退回饋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4-12-01) 王重引; 卓俊伶
    練習安排與外增回饋為影響動作學習的重要因素,過去研究發現漸增情境干擾與漸退回饋均為學習變項。然而,結合兩變項時是否更增進動作學習效果尚未釐清。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漸增情境干擾結合漸退回饋的動作學習附加效應。40名成年人隨機分派至隨機練習全部回饋、隨機練習漸退回饋、漸增情境干擾全部回饋或漸增情境干擾漸退回饋等四組。實驗工作為序列相對時宜按鍵動作,共計進行108次獲得期試作及24小時後的12次保留測驗試作。研究結果發現:一、在獲得期中,區間的絕對誤差值達顯著差異;二、在保留測驗中,漸增情境干擾漸退與全部回饋組間的絕對誤差值與總變異值無顯著差異;漸增情境干擾漸退回饋組與全部回饋組的絕對誤差值顯著小於隨機練習漸退與全部回饋組。本研究結論:漸增情境干擾練習結合漸退回饋無動作學習的附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