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9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Suspended Sediments of Taiwan Rivers and Their Geomorphological Significance(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2-06-??) 黃朝恩本研究旨在究明臺灣河川之輸沙特性及其相關現象。分析所依據者乃全省四十九個主要流域及七十六個水文站之累年輸沙記錄,並以地形計測、野外實察及統計處理等研究方法配合進行。所獲資料有助於吾人對台灣河川輸沙之強度、規模、作用、空間差異以至時間變遷等之認識,由此達成多項結論。為求條理分明,全文乃針對下列四項題先後闡述:(1)輸沙量及含沙量之特性;(2)物理剝蝕率之推估;(3)輸沙及流域形態之關係;(4)輸沙及流域營力間之關係。由種種證據觀之,均顯示臺灣地區的輸沙問題至為嚴重,尤其就單位面積輸沙量而言,各大河川在10000M.T./km2/yr以上者比比皆是,二仁、曾文、濁水諸溪流域更超過20000M.T./km2/yr,高出世界上其他大河甚多。再看物理剝蝕率,全島平均每千年為3526mm,正代表著臺灣自然環境的獨特性。至於輸沙和其他流域特徵之間,每每呈現密切之關係,例如年逕流量及年輸沙量之相關係數更高達+0.8159,證實流域系統中確有其動力均衡特性。另由輸沙-流量關係加以深入分析,更發現二者呈現C=aQb之方程式,惟各集水流域之經驗公式並不一致,隨時、空而異,本文乃以a值及b值為準,將輸沙-流量關係分為六大型,得之各型均有其空間及中之趨勢,故在處理台灣地區的輸沙問題時,區域觀念確實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