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學報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9
Browse
Item Logical Entalilment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A Discourse-Pragmatic Account of Taiwanese Toh(就) and Ciah(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7-10-??) 李櫻; Cherry Ing Li台語<就>和<才>一般認為是語意對立、用法相彷的一組副詞,但在本研究所收集之四小時真實交談語料中,卻顯示<就>的出現頻率遠高於<才>,約為其5.4倍,且其語用功能各不相同。本文從言談語用的角度分析,認為<就>和<才>在不同語境中所呈現的限制用法和連繫用法及隨附的意義,乃源於此二副詞的基本語意與Grice (1975) 提出之 “交談合作原則” 內各項細則交互作用而得的 “對話隱涵”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才>本意為 “小量” ,因此必須用於牽涉等級 (linguistic scale) 的句子中,而且也由於<才>與等級詞的語意和 “合作原則” 的運作,而衍生出 “與預期相反” 或 “較預期嚴苛” 的意涵。而<就>之本意並不要求其與等級詞共現,因此出現範圍較廣,使用頓率也較高。其本意與 “交談合作原則” 交互作用,產生限制用法中加強語氣的功能;而當句意牽涉到等級時,也由於等級詞在句中的邏輯必然推論 (logical entailment) 與其本意和 “合作原則” 的互動而產生 “較預期寬容” 的對話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