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月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2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自然科創意與批判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批判思考及科學創造力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7-11-??) 吳文龍; 黃萬居Item 比較、社會比較、與科學學習的動機(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6-12-??) 楊文金「比較」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每一個人都有許多「社會比較」的經驗。但「比較」究竟有何重要性?「社會比較」是怎樣發生的?又,「社會比較」的結果對個體是否有特殊的意義呢?本文旨在探討上述幾個議題。 比較的重要性可從其於培根與穆勒的歸納法、認知基模與社會基模理論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得到確定。進者,從Festinger的社會比較理論可知,社會比較發生的基本過程,而這種過程本質上與方法論中的比較是不同的。社會比較具有雙重的功能:自我評鑑與自我促進。再者,社會比較將導致競爭的動力,這種動力的大小與方向是社會比較結果的函數。 根據所分析之社會比較及其所產生之競爭動力間的關係,本文最後對科學學習的動機等主題分別予以討論。Item 高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習慣與網路學習觀點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3-08-??) 傅學海; 陳岸立; Hsieh-Hai Fu, An-Le Chen為了解高中生使用網路在通訊、休閒和學習方面的習慣,選擇三所高中共 219 位學生(男113 ;女106 )參與問卷調查。其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學生均有個人電腦也有上網,使用網路已經成為高中生的社交、學習與娛樂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在網路的用途上是有性別差異的:男生多用於通訊和遊戲,而女生則傾向於網路漫遊和做作業。由於缺乏自我學習成效,網路學習的動機不強。因此我們認為引導學生如何善用網路教材資源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Item 自然科教學引起動機的策略與方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3-08-??) 張靜儀; 劉蕙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