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0
Browse
2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污名及其抵抗(2013/08/01-2014/07/31) 游美貴Item 臺北市家庭暴力問題之研究(2013/03/09-2013/12/31) 游美貴Item 污名及其抵抗(2013/08-2014/07) 潘淑滿; 游美貴; 張恆豪; 蔡炯青Item 多面向的婚姻暴力防治(2012/05/07-2012/09/20) 游美貴Item 衛福部103年度「研發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受案評估及處遇指引計畫」(2014/03/31-2014/12/20) 游美貴Item 污名及其抵抗(2014/08/01-2015/07/31) 游美貴Item 尋求一個安全的處所(2011/08/01-2012/07/31) 游美貴當婦女遭受家庭暴力而離家,或者為人身安全的考量短暫的離開住所,讓其能有一個安全的處所可去,成為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在庇護服務的研究實在不多,坊間有關受虐婦女庇護服務的書籍闕如。研究者有幸受到許多庇護所信賴與協助,取得相關的實證資料,並感受實務工作者對於專業服務品質提升的需求。為此,研究者擬以2005年8月起至2011年7月間的庇護服務研究為主,規畫實證性研究基礎的專書寫作,並預計於此次寫作再更新及增加相關研究資料,如空間規劃與設計等等。 本專書寫作旨在彙整台灣在家庭暴力庇護服務的本土化經驗,期能給予目前從事家庭暴力庇護服務工作者,一套由理論到實務應用的參考教材。或是作為即將投入家庭暴力庇護服務工作者,在資源規畫與設計時的參考。本專書預計有十章,分別為第一章至第二章的緒論與理論基礎篇;第三章至第四章的政策篇;再來為第五章至第九章的實務篇;以及第十章的庇護服務回顧與未來展望。Item 親密關係暴力問題之研究(2011/05-2012/05) 潘淑滿; 游美貴; 呂敏昌; 鄭智偉; 趙國妤; 陳禹岑; 陳柏蓁; 林美薰; 廖?芳全球跨國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對家庭價值觀與家庭型態帶來巨大衝擊。近年來,我國跨國婚姻家庭快速增加,且同居不婚與同志伴侶組成的家庭也有明顯增加趨勢,使得親密關係暴力的形態逐漸多樣化。雖然親密關係暴力的性質相同,但是因為族群、階級、性關係取向與婚姻形式的不同,導致無論是親密關係暴力發生原因、求助行為或相關服務與資源的使用明顯不同。我國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推動約有十二年之久,但是卻欠缺對親密關係暴力類型及其成因、求助經驗、服務使用與網絡互動經驗的探討。 因此,本研究結合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探討不同親密關係暴力類型的成因、求助行為與資源/服務使用之經驗。除此之外,本研究亦分析不同親密關係暴力類型的服務輸送、工作模式、網絡互動經驗與實務策略之運用。藉由國內實證資料的收集,與國外服務與工作模式等相關資料的收集,做為未來修正我國親密暴力防治工作推動的參考依據。 整體而言,本研究目的有下列幾項: 一、搜集美國、英國、香港、日本等國不同類型之親密關係暴力服務模式與工作策略,提供我國親密暴力防治工作政策規劃與實務工作之參考。 二、比較不同親密關係暴力類型及其成因,勾勒被害人使用服務資源使用的概況與經驗。 三、檢視我國家庭暴力防治網絡提供各種親密關係暴力類型被害人之服務經驗與實務困境,建構符合我國區域與文化特性之實務工作模式。 四、彙整國內外研究結果,提出改正我國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政策、制度與實務工作模式之意見。Item 延伸與整合---建構家庭暴力被害人庇護服務區域合作服務模式之研究(2010/08/01-2011/07/31) 游美貴本研究目的旨在發展庇護機構區域合作的模式,擬就實地了解庇護機構工作人員的實務經驗,並於研究期間建構聯繫溝通平台,使得參與研究的庇護機構可以適時了解區域合作改變服務的歷程。爰此,本研究目的有以下列幾項:了解各縣市庇護機構的運作情形、了解庇護機構對於區域合作的看法與意見、探討各區域庇護機構在合作時可能遭遇的困境及改善方式及建構各區域庇護機構合作模式。 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分成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透過實地訪視的方式,與庇護機構工作人員面對面訪談,了解庇護機構對於區域合作的意見與看法。第二階段則是建構區域溝通平台,藉由區域焦點團體座談,使得區域內庇護機構可以互相交流,並確認合作模式;然後將合作模式帶回實務工作執行,並在執行過程中後期再進行焦點團體座談修正合作模式;最後完成庇護機構區域合作模式的建構。Item 台灣家庭暴力防治服務方案之研究(2013-06-11) 游美貴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