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0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西北大西洋與太平洋環流研究(2011) 張育綾; Yu-Lin Chang西北太平洋與大西洋邊緣海有著世界上最具能量的海流。 本研究旨在於利用模式與觀測的數值分析來了解西北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動力過程。西北太平洋鄉會著重於墨西哥灣,藉由風驅動下的物質與熱量平衡,我們發展了一套理論來解是墨西哥套流產生不同週期渦旋的原因,上下層海洋之間的耦和與交互作用。在應用上,本研究模擬墨西哥灣在2010年發生了嚴重的漏油事件。 在西北太平洋的研究上,首先研究在風作用在強流的渦度場下產生的小尺度垂直運動,並將此應用在東海陸棚邊緣的黑潮。 利用29年的潮位站與衛星風場與高度場資料來分析黑潮過去的季節與年際變化,結果發現黑潮的流量變化與副熱帶反流所產生的渦旋有密切的關係。西北太平洋的風的震盪影響了黑潮流量變化、渦旋產生的年紀變化。此震盪在此定義為"菲律賓-台灣震盪",我們認為此振盪可以為西北太平洋年際變化的動力連結。Item 台灣東北海域之黑潮(2007) 張育綾; Chang, Yu-Lin本研究使用一個海洋數值模式、衛星遙測資料以及實測航次資料完成以下研究,台灣東北海域數值模擬研究包含以下兩個部份:南東海陸棚湧升流之季節變化;納莉颱風與黑潮的海氣交互作用。 南東海陸棚湧升流為全年湧升的現象,不同季節受到不同機制影響呈現的季節變化趨勢也不相同,由表層積分至100米的平均垂直速度主要受黑潮擺動影響,夏天當黑潮遠離台灣東岸時,湧升較強,冬天黑潮入侵東海陸棚抑制了湧升流發展,於是湧升較弱,由表層至30米的垂直速度受當地風場的影響,冬天湧升較夏天強。 納莉颱風與黑潮之間存在著海氣交互作用,納莉颱風數度穿越黑潮使得其強度多次變化,當颱風行經黑潮北邊時,海洋形成了一個渦漩,在黑潮上與黑潮南邊則沒有觀察到此現象,原因來自受到黑潮強勁流速影響以及地形限制。當颱風行進速度緩慢時,能影響的海洋深度也較大,此外颱風也在海洋留下了震盪的現象,此現象由周期判定為為近慣性震盪。在海表面溫度圖當中所看到的冷水海域則是颱風過後所造成的湧升現象,由衛星測葉綠素甲圖以及海表面溫度圖得知,此湧升現象確實將次表層較冷與富營養鹽的海水帶至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