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超現實表現手法運用於展示設計之探究與創作-以商業空間為例
    (2013) 陳思安; Szu-An Chen
    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超現實主義,期望藉由夢境與想像力,逃離現實並達到某種絕對的真實,也就是超現實。在今日,超現實主義或許已不再具有強烈的主導地位,但其運用想像力、誇張、幽默、夢幻及具震撼力的表現形式,卻讓超現實「風格」得以持續受到矚目與青睞,並以更生活化、大眾化的樣貌呈現。展示設計是運用空間規劃、造型風格、陳列、色彩、材質、照明等,結合人體工學所創造出的訊息交流平台,超現實風格運用其戲劇化、具震撼力的表現形式吸引觀者目光,製造話題性與噱頭性,適合運用於商業空間之表現。 以往的創作研究,大多偏向超現實表現手法運用於繪畫與平面領域之探索。本研究之目的,將進一步探討超現實風格表現手法,經由平面繪畫轉換到立體空間,並以商業空間為例,分析其運用於展示設計之可能性與發展性。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彙整出四十四項超現實平面繪畫之表現形式,並將其分類成三項意念、六項技法及十項手法。藉由上述十項手法對照展示空間之類型與設計元素,經由十二件案例分析結果與創作設計之驗證,共歸納出九項超現實風格運用於商業空間表現手法之轉換。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超現實表現手法運用於立體空間有別於平面繪畫之處,在於觀者可實際身處於作品之中,並因人體工學尺度的改變及物理定律的置換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感受。此外,裝潢材質的互換、別有意涵的空間排列方式、複合空間的區域規劃、展具與家具元素的異常結合,以及運用裝潢材料達到生物物質化等效果,皆能營造出獨特的超現實空間氛圍。在設計元素與設計趨勢方面,超現實風格較常應用於時尚精品專賣店、櫥窗、複合式酒吧餐廳與時尚旅館等空間,色彩大多以黑白灰為底色搭配特殊色或是濃重色彩點綴,材料常使用自由度高的塑料、木料加工,及能擴大空間視覺的鏡面材質,並運用新舊衝突、比例異常的家具營造出超現實氛圍。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建立超現實風格表現手法運用於商業空間之理論基礎,提供未來相關從業與研究人員,在創作參考與學術研究上參考使用。
  • Item
    論超現實主義繪畫的文學性及其在數位插畫之應用
    (2009) 廖美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試圖發掘超現實主義先驅繪畫中的文學性,盼藉由分析歸納,呈現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的文學意涵及表現手法,探討抽象的文學元素轉化為視覺畫面的關係性,將分析所得應用於創作中。希望本研究可對日後從事圖像設計的創作者提供更多元的參考方向、並作為創作思考的助力之一。   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從三方面作探討,分別是繪畫與文學的關係性、超現實主義的特點,以及現今電腦繪圖軟體的應用。   第二部分為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有三個主要步驟,分別是:文獻研究、超現實繪畫的文學性分析,以及整合分析實作的部分;文獻研究包含超現實主義的淵源歷史,以及其表現手法、插畫的淵源與表現形式、文學的定義以及範圍,以此作為研究分析的參考資料。   超現實繪畫的文學性分析則分析超現實繪畫先驅的繪畫作品,本研究所分析的五個超現實主義畫家為:馬格利特、米羅、基里訶、恩斯特及達利,經由畫家書信、著作、文獻中分析發掘其繪畫中的文學性,緣起於文學運動的超現實主義有其脈絡可循,觀看這個文學藝術流派的演變發展以及繪畫所呈現無盡的奇發異想,透過研究啟發創造力以及思考能力、培養創作的表現能力,是此次研究最大的收穫。   最後實作的部分有五組創作作品,除了呈現創作過程、說明創作理念,本研究並以三個要素做為創作分析,分別為;插畫表現方式、超現實風格的表現手法、以及文學表現手法。   超現實主義繪畫中具有文學性的特質之外,是否也有可能擁有其它的藝術特質呢?例如,音樂性、戲劇性,超現實主義繪畫中所出現的建築亦饒富涵義,而由於研究的時間與經費限制,這些可能性還未列入此次的研究中,若未來有繼續發展的機會,建議可更進一步探索。
  • Item
    超現實風格應用在3D動畫創作之研究
    (2005) 王福國; Wang ,Fu-Kuo
    中文摘要 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運動中,沒有一支團體像超現實主義般結合文學、心理學、藝術、政治等於一身,超現實主義的形成目的在於化解存在於夢境與現實間的衝突,以達到一種絕對的真實,因而聚合了不同的理念,同時接納各種迥異的技法組合,在不斷追求原始衝動與意象釋放之下,擴大物體與視象間的生存可變性,營造出暴露自我潛在殘跡的幻想世界。 超現實主義對現代藝術的發展影響至深,其演化的領域與衍生物既寬廣又複雜。某種意義言,我們甚至可將任何一種強調心靈主題或以主觀為優先考量的藝術作品,均稱其為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此外,超現實主義已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表現語言,以及於今天任何的藝術、文學、電影作品,只要它是解體的、幻覺的或是不連貫的,均可能會被歸類為「超現實」。超現實主義強調的是去過超現實主義的生活,其所著眼的集體性與互動性,已徹底打破了個人與大眾、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藩籬。超現實主義其實已很難用現代藝術所定義的傳統分類,而將之僅歸類為一連串「主義」其中的一種。就超現實主義運動的發展情形言,其滲透擴散力已遠超過了布里東當初所強調的「精神重於風格」。 本研究歸納分析出超現實主義風格的作品的特色,列舉出十二種超現實風格中常見的表現手法並結合3D動畫的影像有它異於傳統的美感,不管是物體的造型、材質、光線、空間、動態等等,無不展現其嶄新的美感特質。3D創作及動畫已成為今日電腦創作發展的主流,隨著電腦功能的大量提升,電腦不再只是藝術創作的工具,更是前所未有、功能強大的媒材,正如3D電腦動畫不但涉及傳統的長與寬的問題,更可以處理深度與時間的四次元問題。3D電腦動畫就是它可盡最大的極限,利用人類的智慧、透過巧思,運用媒體工具完美的呈現在你的眼前不需思考就可以馬上透過電腦動畫的魔力將你的感官世界帶領到另一個時空的虛幻時空機器!正是與超現實主義所追尋的美麗新境界。 從研究分析出3D創作及動畫獨特媒材的特質;並結合以人文為主的超現實藝術風格的創作題材,藉由以三度空間的3D動畫的手法技巧,進而發展出創新思維及手法新穎的作品風格。是本研究論文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