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研究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10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北管音樂中古箏的存見情形概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05-??) 林雅琇; Ya-Hsiu LIN北管音樂的樂種現狀包含牌子、戲曲、絃譜與細曲四種音樂類型;絃譜與細曲等以絲竹樂隊演(伴)奏、較為文雅安靜的音樂類型,常以細樂泛稱之,而具有喧鬧形象的牌子與戲曲,則俗稱為粗樂。在北管音樂的研究文獻中,屢次見及古箏存在於少數北管館閣之中的紀錄,但罕有進一步論述。本文通過文獻的梳理與多重史料的交互考證,以時間線索做為論述依據,將歷史上北管用箏的存見情形與應用場合進行分析論述,進而得出階段性結論。通過研究發現,歷史上北管用箏的館閣間存有不同程度的共性,這些館閣多有擔任祭孔樂生或出崑腔陣的歷史背景,而在館閣的場域之中,古箏則用於排場演奏細樂之時。整體而言,古箏在臺灣北管音樂中的使用雖相對較少,但也足以證明古箏除了在現代國樂一脈的發展以外,也同步在臺灣其他民間音樂脈絡中潛伏發展,展現古箏的豐富多元面貌。Item 北管音樂中古箏的存見情形概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05-??) 林雅琇; Ya-Hsiu LIN北管音樂的樂種現狀包含牌子、戲曲、絃譜與細曲四種音樂類型;絃譜與細曲等以絲竹樂隊演(伴)奏、較為文雅安靜的音樂類型,常以細樂泛稱之,而具有喧鬧形象的牌子與戲曲,則俗稱為粗樂。在北管音樂的研究文獻中,屢次見及古箏存在於少數北管館閣之中的紀錄,但罕有進一步論述。本文通過文獻的梳理與多重史料的交互考證,以時間線索做為論述依據,將歷史上北管用箏的存見情形與應用場合進行分析論述,進而得出階段性結論。通過研究發現,歷史上北管用箏的館閣間存有不同程度的共性,這些館閣多有擔任祭孔樂生或出崑腔陣的歷史背景,而在館閣的場域之中,古箏則用於排場演奏細樂之時。整體而言,古箏在臺灣北管音樂中的使用雖相對較少,但也足以證明古箏除了在現代國樂一脈的發展以外,也同步在臺灣其他民間音樂脈絡中潛伏發展,展現古箏的豐富多元面貌。Item 文革時期創編箏曲之曲式與風格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2-12-??) 葉娟礽; Jiuan-Reng Yeh文革時期(1966-1976 年)箏樂創作領域受到國家社會倡導理念的影響,作曲家套用西方古典音樂曲式、或借用豎琴的演奏技法,編寫出多首不同於中國傳統曲體、演奏法的新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該時代形成一股風潮,並且深遠地影響後來的箏樂創作與音樂美學觀,這些作品的歷久與不墜,已然形成一段箏樂發展歷程的深刻軌跡,值得為文仔細探究。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文革思想與箏曲標題、素材」由歷史環境背景與意識型態,解讀創編箏曲;第二部份「曲體分析」選曲進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綜合歸納音樂組織與演奏法的常用手法,並探討音樂風格的建立與影響性。Item 文革時期創編箏曲之曲式與風格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2-12-??) 葉娟礽; Jiuan-Reng Yeh文革時期(1966-1976 年)箏樂創作領域受到國家社會倡導理念的影響,作曲家套用西方古典音樂曲式、或借用豎琴的演奏技法,編寫出多首不同於中國傳統曲體、演奏法的新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該時代形成一股風潮,並且深遠地影響後來的箏樂創作與音樂美學觀,這些作品的歷久與不墜,已然形成一段箏樂發展歷程的深刻軌跡,值得為文仔細探究。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文革思想與箏曲標題、素材」由歷史環境背景與意識型態,解讀創編箏曲;第二部份「曲體分析」選曲進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綜合歸納音樂組織與演奏法的常用手法,並探討音樂風格的建立與影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