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1
Browse
26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計程車司機工作壓力、因應行為與生活滿足感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9-12-01) 林頡翔; 李思賢; 范巧逸; Lin, J.S.; Lee, T. S-H.; & Fan, C.YItem 九二一震災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工作團(2000/1-2000/6) 晏涵文; 陳獻桐; 吳庶深; 胡益進; 黃淑貞; 葉國樑; 鄭惠美; 蘇富美921震災震倒的不只是建築物與山林坡地,以及造成生命與財物的損失而已。這一系列的地震災難, 我們早知即將發生,卻又遠遠超過所能預期的格局,幾乎震撼了台灣社會的每一個向度與層面。它更 挑戰了公共衛生等多種專業對災變的應對策略與行動能力,同時引發我們對如何落實建設基層化、專 業本土化的省思。 我們希望與草屯鎮民眾一齊走過社區重建的過程,共同學習如何度過災變的傷痕,記錄並思考創傷的 因由與意義,尋找出適當的方法與途徑,動員民眾一起來營造一個具有未來觀及總體性發展的健康社區。 而本計畫之實施方法為:1.對社區社會資源、環境與需求的總體評估;2.成立社區服務團隊;3.促進災區 資源整合與社區發展;4.發展災後重建社區暨學校教育的系統化課程與活動;5.評估與改進社區、學校中 的災變防護組織與功能。並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師生共同投入參與,希望能達到草屯鎮社區 民眾身心重建,以及社區永續發展。Item 學校口腔健康促進推廣模式探討研究(2007/1-2007/12) 胡益進; 黃松元; 葉國樑; 姚振華; 姜逸群; 林瑞誼; 林珠莉齲齒(蛀牙)是國民中小學學童極為普遍的口腔健康問題,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民國86年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的兒童6歲前將近九成的兒童已經有齲齒。民國89年的調查也指出12歲的兒童齲齒平均顆數為3.31顆,18歲為6.01顆;目前最新的調查資料為民國91年,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台灣12歲兒童的齲齒指數已降低到2.74顆。而從2000年時各國的資料:美國1.4顆,日本2.9顆,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在1981年所定的,2000年12歲兒童齲齒小於3顆的目標,可看出我國仍未達到其標準;面臨WHO對西元2010年要求降到2.0以下、2025年要降到1.0以下的呼籲,我們仍須加把勁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因此,欲改善國人的口腔健康,可以從有效的策略、方法,及結合相關社會資源來共同推動口腔保健工作。 學生時代可說是人生中健康知識、態度、行為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若能推動正確的口腔衛生知識及培養良好的習慣,將可達到減少醫療資源支出的效果。由於學校本身即為教育訓練單位,而學生的可塑性高、學習能力強,因此,透過學校這個環境來推廣口腔保健工作,將有充裕的時間處及廣大的人群來提供教育學習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杜威博士(J.Deway)曾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不斷的改造我們的經驗,使生活更有意義,未來的生活更美好。至於健康與教育的關係恰如歐柏托佛(Obertueffer)所言:「人為增進健康需要教育,而人為獲得充分的教育更需要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自1995年開始推展「全球學校衛生新創舉」(Global School Health Initiative) ,其首要目標為大幅增設健康促進學校(Health-Promoting School)之數量。所謂健康促進學校是指一個能不斷提升其功能,成為兼具生活、學習及工作的健康校園,其所針對的對象除了學生、教職員外,更包括其家人及整個社區。因此,在學校推動口腔衛生教育及預防工作,便成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姚振華、黃耀慧,2005)。實施口腔衛生教育在國內的研究中受多數學者肯定(蔡吉政、蕭夢雄、吳逸民,1995;姚振華,2001)但教材之擬訂與實施,卻是大家所忽略的事情。一般都是知識性的指導教材,對於實際操作及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卻限於師資、時間等因素,而無法落實推行。現代資訊發達,日常生活中常有各式各樣的媒體傳達訊息給我們,科技的進步也使得教學媒體的運用廣被重視,若能利用新科技來改善學習的方法、過程和環境,將是提升口腔衛生教育成效的一個重要方向。在學校裡老師常常要將大量的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與特定的空間內,客觀且正確的傳播給學生,勢必要懂得藉助適當的媒體及方法才能做到。媒體的運用已不是傳統觀念中的輔助角色,配合適當的教學設計、教學媒體,使教學與學習活動更具體化。學生可直接從視覺、聽覺及各種學習經驗的過程與方法中達成學習的目的(林惠瑛,1998)。在口腔衛生教學方法方面,老師更應當具備將教學媒體靈活運用於教學活動的能力。本研究擬透過互動式光碟及自學手冊,搭配適當的教育介入方式,增進學童的自我效能,以期改善學童良好口腔衛生行為的執行效益,藉此補強傳統的口腔衛生教育方式,進而作為學校口腔健康推廣模式之參考。Item 水資源保護區之社區永續發展研究---子計畫II:運用社區組織促進社區與環境保護之均衡永續發展(I)(1999/8-2000/7) 鄭惠美; 胡益進Item 原住民青少年與家長之傳播媒體與預防性衛生教育介入成效研究(II)(2003/8-2004/7) 郭鐘隆; 李明憲; 黃久美; 劉貴雲Item 以生活技能為基礎之11-12歲年齡群藥物濫用防制教具、教材之研發、推廣與追蹤(2012/1-2012/12) 郭鐘隆; 吳憲林; 陳富莉; 黃久美; 李明憲; 龍芝寧; 蔡宜螢; 林筱芸; 黃素妃教育部校安中心調查發現,年齡介於12-17歲的青少年施用各級毒品歷年通報件數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且初次接觸毒品的年齡亦有年輕化的趨勢,在2009年間曾發現小六學生集體吸K的案例,2009年內政部內政統計年報中,刑事案件嫌疑犯人數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者共47,400件,年齡區間介6-11歲之間有2件,為歷年來最低的年齡層,顯示國內藥物濫用的年齡層開始有下降趨勢。國外研究亦指出物質使用防制應從學生開始接觸及使用物質前(即國小階段)開始努力進行預防工作(Donovan, 2007; Pasch, Perry, Stigler,& Komro, 2008),因此,有必要將藥物濫用防制觀念的宣導,由中學生往下擴展,預防藥物濫用情形的發生。然而藥物濫用防制需以實際演練與生活情境實際連結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融入生活技能之教材運用,在促進健康行為的研究,於國內外均發現多能收其成效,例如幫助青少年設定目標、解決問題與建立社會支持的生活技能,青少年亦表示確有其正向效果,因此本研究將擴展以往的相關研究,針對11-12歲族群發展融入生活技能之教材與介入計畫。 本研究計畫期程預計為一年, 101年上半年為發展主教學課程教材與教具及進行某縣市4所國民小學之4節主教學課程介入,下半年為發展追加教學課程教材與教具,上半年某縣市4所國民小學繼續進行2節追加教學課程介入。藉由本研究計畫瞭解此課程教材與教具之介入成效及追加教學之再介入成效。本研究將使用GLMM、paired t test、ANCOVA等進行成效分析。 本研究團隊將在計畫推廣過程中,將與種子教師進行多次溝通、輔導,以瞭解計畫執行狀況。期望能透過此計畫教材與教具之推廣,結合中央、地方政府、學校以及學術單位,齊心建立起完整的國小高年級藥物濫用防制網絡,並落實11-12歲年齡群的藥物濫用防制工作Item 原住民學童與家長之傳播媒體與預防性衛生教育介入成效研究(I)(2002/8-2003/7) 郭鐘隆; 于漱; 劉貴雲Item 以生活技能為基礎融入藥物濫用衛教媒體之研發與測試(2009/1-2009/12) 郭鐘隆; 陳富莉現今學生面臨許多危險因子包含藥物濫用,而在問題尚未形成之前,相對應的藥物濫用防制措施之推動是有困難的。在學校方面,藥物濫用防制相關教育仍舊以傳統知識建構的方式來教導學生非法藥物的知識,缺少實際技能訓練,欠缺與生活情境實際連結。而其他現行的藥物預防教育的相關宣導品來看,多數都以靜態為主,對於吸引青少年的興趣有限。 運用生活技能促進研究對象健康行為之研究多能收其成效,例如運用生活技能中之相關技能教導大學生減少怒氣、降低青少年吸菸率、預防青少年毀滅性行為、以及壓力調適等,皆有其顯著效果。以生活技能融入於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在國外並不少見,例如幫助青少年設定目標、解決問題與建立社會支持的生活技能,青少年亦表示確有其正向效果。行政院衛生署從2005年開始培育種子師資教導國中小學教師認識生活技能,教育部也在2006年推動「親師共學生活技能教學」,期望藉由訓練研習及工作坊實際教學,不只增強教師的技能,同時也提升家長生活技能素養。 本計畫期程為一年,研發以生活技能融入藥物濫用防制之教育介入模式與相關教材,並進行成效評估。應用焦點團體與結構式問卷收集青少年藥物濫用之量性與質性資料,瞭解國內青少年之藥物濫用防制教育需求,並蒐集國內外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之相關文獻研析與衛教媒體,以作為設計、發展藥物濫用衛教媒體之參考。在教材方面,由研究團隊研發以15項生活技能融入藥物濫用之衛教教學模組,包括教學活動設計、投影片、Flash動畫、教學情境劇本、教學活動學習單。在研究期間進行本團隊所研發之藥物濫用衛教媒體及教學模組介入先驅性實驗,並進行成效評價,由於研究計畫期程僅一年,以前後測控制實驗進行成效評估,最後編撰「生活技能在藥物濫用健康教學上的應用」,建立完整的教學模組。 本研究計畫希望能研發並測試適合青少年族群藥物濫用防制教學模組與教學媒體,以補強目前九年一貫課程之不足,此外,本研究成果將有助益於相關教育單位或藥政單位進行藥物濫用防制計畫,且提供位於教學第一前線的學校教師明確、有效的教學資源,以協助青少年族群遠離非法藥物的誘惑,確保身心健康。Item 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衛生教育與行為科學介入研究效果之統合分析(2001/8-2002/7) 郭鐘隆; 劉貴雲; 劉潔心Item 職場健康營造之組織介入成效研究---以健康飲食為例(I)(2001/8-2002/7) 劉貴雲; 劉潔心; 林薇; 郭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