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7071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衛生教育與行為科學介入研究效果之統合分析(2001/8-2002/7) 郭鐘隆; 劉貴雲; 劉潔心Item 職場健康營造之組織介入成效研究---以健康飲食為例(I)(2001/8-2002/7) 劉貴雲; 劉潔心; 林薇; 郭鐘隆Item 衛生教育媒體評鑑機制之建構與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01) 劉潔心; 郭鐘隆; 劉貴雲; 廖梨伶; 李恆華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衛生教育媒體之評價機制與建構評價指標,以協助衛生機關及教育部門進行衛生教育宣媒體的衛教成效評估,並進一步達到衛教媒體之資源整合與管理。本研究主要參酌康傳播相關理論,包括:溝通說服矩陣、廣告內容-符號分析、創新-傳播理論及社會行銷理論等,作為媒體評價指標與評價機制的展基礎,爾後根據任教國中小學健康相關科目之教師、衛生部門之仁及相關領域之專家所組成之專家顧問團共35位,經專家會議彙整意見修訂完成媒體評價指標,並運用該指標發展成「媒體初選表」及「媒體複選表」兩種評價工具,並同時建構出媒體評價機制。 本研究將以各級衛生單現有衛教宣導媒體運用於九年一貫新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為例,以增加國中、小學教師進行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教學及配合衛生重要議題推廣時,可實際運用合適及優質之衛教媒體為主要目的,故在媒體評價機制的實施上,擬由任教國中小學健康相關科目之教師及衛生部門之同仁共30位評審進行媒體評價,經由描述性統計、肯德爾和諧係數、單因子變異數、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比較及皮爾森基差相關等統計方式建立本評價工具之信效度,其結果發現:初複選量表皆有良好信、效度,可篩選出良好媒體,且評分者盼有顯著的一致性,複選和複選在各項議題得皆間有高度相關;故本評價指標與評價機制可推廣應 用於各衛生圍位,為一用於評價健康傳播媒體效果之客觀方法。Item 衛生教育與行為科學介入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12-01) 郭鐘隆; 黃久美; 蘇鳳足; 邱靜如; 劉貴雲; 劉潔心; 張婷婷本研究蒐集臺灣地區1971年至2001年間,衛生教育首行為科學的介入研究之中文文獻,運用統合分析的方法來評定其在健康相關行為上的介入成效。本研究所選取的介入研究應符合下列原則: 1.測量健康相關行為 2.研究中運用至少一種衛生教育或行為科學的介入方法,3.研究中提供控制組與對照組或前後測結果以供比較,4.研究中提供相關統計數字得以計算成效值,如頻率、百分比、圖表、t-test、F-test, Chi-Square、皮爾森積差相關、P值或平均值與標準差等。相同主題之介入文獻達三篇以上才納入本研究進行分析,研究樣本共計70萬論文。 本研究由二名研究人員及主持人進行文獻閱讀和譯碼工作,一致性高達0.83。衛生教育和行為科學介入對知識的改變成效最大(d=0.51),為中等的正向效果,此成效於後後測時仍存在。對目標行為、自我效能和態度有介於弱和中等的正向效果,對於行為意向則只有弱效果,測量行為意向的研究則大多未測量目標行為,後後測也大致符合此一趨勢。 研究結果發現對知識的介入成效最要佳,行為次之,介入地點為學校或工作場所對知識有較高的成效值,多年期介入、與多元介入策略對目標行為有較高的成效值,建議以後的研究可以延長介入期程、於有組織的場所如學校、職場進行、使用多種介入策略與教學方法,介入效果會較佳。Item 糖尿病防治之社區介入教育成效研究---以台北市都會型某小型社區為例(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3-07-31) 劉潔心; 劉貴雲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如何運用有效的社區介入策略,來提昇社區居民對糖尿病防治活動之參與和行動能力。本研究為期兩年,第一年主要進行社區居民糖尿病防治之需求評估及診斷,第二年主要依據第一年研究成果,與社區核心團隊共同發展並執行符合社區居民需求之糖尿病防治教育介入計畫。第一年研究成果,已於期中報告中呈現,本文將繼續呈現第二年與社區核心團隊共同發展介入計畫的研究過程及結果。研究第二年,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社區糖尿病防治教育介入計畫之擬定:此階段研究者藉由社區討論會的方式與社區核心組織成員互動,以強化社區核心組織的能力及促進社區組織間的合作,討論過程中發現健康營造中心經營面臨經費來源困難、志工缺乏互動交流機會、無充分分工機制等狀況,因此研究者最後選擇以學校為介入管道,發展「糖尿病預防教育介入手冊」介入計畫。第二階段,則執行社區居民糖尿病防治介入計畫及評價社區層面介入效果:在計畫執行方面,根據第一年分析診斷結果,選擇以社區學童家長為對象,進行「糖尿病預防教育介入手冊」之實驗介入,並進行前後測介入成效評價;另一方面,研究者藉由對社區核心組織成員進行「社區核心組織評價問卷」評價及對社區居民進行「社區居民對健康營造中心成效評價問卷」問卷評價,以瞭解社區核心組織成員的成長及社區居民對健康營造中心的評價。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一)社區核心組織評價問卷結果,可分為組織操作過程、組織結構、組織結盟有效性三方面。 1.在組織操作過程方面:成員溝通上,成營造中心內各里保健志工隊的溝通狀況不足,多數志工很少主動協助營造中心的活動;反觀里保健志工內的狀況,無論在成員溝通及主動協助參與營造中心活動上的比率都較營造中心為高;在成員參與成本的阻力與助力上,志工認為參與營造中心志工時,最大參與的阻力為「不能達到參與的目的」;組織氣候上,成員凝聚力方面整體營造中心成員的凝聚力較里保健志工隊成員的凝聚力來得低; 2.在組織結構方面:多數志工能瞭解營造中心的成立目的及其願景。3.在組織結盟有效性方面:成員工作滿意度上,多數成員認為給自己70-79 分,且在此三次問卷調查結果,志工對其工作滿意度上無明顯的改變;成員參與上,成員參與營造中心會議的情形較里保健志工隊來得差,且志工主動發表意見的比率也不高,且多數志工認為營造中心尚未能發揮其功效,仍有進步的空間。(二)社區居民有85%的民眾未聽過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同時有近半數有聽過的民眾不清楚位於自己社區的健康營造中心地點為何及不清楚社區營造中心的服務內容。(三)社區中18-39 歲的民眾為社區糖尿病之高危險族群,而根據社區分析診斷結果發現,學校乃是最適合介入的管道。Item 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研究---我國環境教育指標建構整合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3-07-31) 晏涵文; 劉潔心; 張子超Item 整合性學校藥物濫用防制介入計畫─同儕教育、網路社群及社區家長成長團體策略之運用(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 2004-12-08) 劉潔心; 廖梨伶; 林怡君; 陳惠媛台灣地區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日益嚴重,隨著社會潮流的不斷改變,青少年藥物濫用的防治策略也應符合時代趨勢,方能有效引起青少年注意,以達到防制的果效。因此本計畫的研究主旨,主要在建立最新「國中學生藥物濫用危險因子」資料庫外,亦研擬不同於傳統課室內教學策略,而改採以網路及戲劇表演為主之「國中生藥物濫用防制推廣機制」。國中生藥物濫用危險因子調查,主要在探討目研影響台灣國中生藥物濫用之個人、家庭、學校、社區等影響因素,瞭解青少年藥物濫用之危險因子,再藉由學校同儕教育的介入、社區中家長成長團體的介入、提升保護因子並降低危險因子的危害,以達到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的目標。國中生藥物濫用防制機制方面,則包括學校介入及社區介入兩部份,學校方面主要透過學校同儕教育配合網路群組的介入,社區方面,則透過社區家長教育介入並發展社區青少年藥物濫用介入手冊,進行研究介入,最後評價其介入效果。 本研究共兩年,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年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工作為國中學生藥物濫用生態學危險因子之調查,除瞭解目前台灣地區國中生藥物濫用的現況外,亦可瞭解影響國中生藥物濫用的重要影響因素,作為本研究介入策略的重要參考依據;第二階段,主要工作為國中生藥物濫用防制教材設計及發展,可分為學校及社區部份的教材設計,學校部份為發展一套藥物濫用防制同儕教育的同儕訓練課程,以作為第二年訓練同儕領導者之教材;社區部份為發展社區家長使用之青少年藥物濫防制手冊,作為第二年家長成長團體的教材之一,另於第二年發放給社區居民,以提升家長對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的知能。第二年為本研究的第三階段,主要工作為執行介入及成效評價計畫,在學校部份,透過第二階段由同儕教育課程,訓練學校同儕教育者,與其共同發展「校園遠離藥物行動劇團」於校內演出,同時以建立「網路設群」,吸引國中生於網路社群的討論,同時擴大同儕教育的果效,以建立國中生藥物濫用預防之社會規範,進一步影響國中生藥物濫用課程、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手冊介入外,另於社區中其他組織發放預防藥物濫用手冊,希望能增加社區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行為,增加家庭保護因子,並於第二年下半年介入計畫實施前後,針對學校及社區進行相關之成效評價工作。 本研究期待能將此研究經驗,提供其他衛生政策、教育單位及攝政單位於推廣青少年藥物濫用之參考,另也希望將本研究之具體成果,直接提供給有需要之社區組織或學校單位,作為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推廣教育之用。其他學校方面的同儕教育策略所發展之「校園遠離藥物行動劇團」發展模組,可提供給國民中學推廣藥物濫用策略之參考,「校園遠離藥物行動劇團」演出之光碟,可發放至全國國民中學,作為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教育之教材;社區方面所發展之「社區家長成長團體教育模組」可提供其他社區組織作為家長教育之參考教育模組,而社區「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手冊」,亦可提供給相關政府機關、社政單位、社區組織於推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之用。最後,更希望藉此研究整合學校與社區資源之作法,能為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工作開啟一個新的里程碑。Item 國民小學教師的性教育專業知能與進修需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2-07-31) 晏涵文; 劉潔心Item 職場健康營造之組織介入成效研究---以健康飲食為例(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2-07-31) 劉貴雲; 劉潔心; 林薇; 郭鐘隆Item 國民中學健康教育教師性教育專業知能與進修需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1-07-31) 晏涵文; 劉潔心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健康教育教師性教育專業知能及其影響因素,並調查因應新課程教師之性教育進行需求。以台灣地區目前之全體合格健教教師為調查對象,進行郵寄問卷調查。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經參考國內、外文獻初擬為結構式問卷,後經信、效度測試後定稿。研究結果發現:(1)國中健康教育教師的性教育專業知能表現中等,其中以教師自覺性健康的程度最好,其次為性教育教學的自我效能。(2)教師的教育程度愈高和有參加過性教育研習課程的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能較好。(3)學校的教學環境愈配合性教育教學之進行,教師的性教育專業知能愈好。(4)約有九成二的教師願意接受性教育的進修訓練,且專業知能較好的教師,也有較高的意願接受在職進修。希望未來能多提供在職進修或研習活動的機會,以及各學校應該要加緊腳步建立良好的學校教學環境,做好九年一貫課程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