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知識經濟發展的省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1-04-??) 葉乃靜; Nei-Ching Yen
    自從1990年聯合國提出「知識經濟」這個名詞後,全球折起一股知識經濟的熱潮,相關的論述、研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由此顯示社會大眾已逐漸體認到未來以知識為主的經濟型態,將主導社會的發展。然而,由這些論述中不難發現,多數人對知識經濟的認識仍不夠。因此,本文由知識經濟概念產生的源流談起,說明知識經濟發展的關動力,即創新思維與知識經濟的關係。最後,並對因應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社會應有的變革,例如教育改革,提出建議。
  • Item
    釋放台灣的社會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7-04-??) 吳齊殷; 陳怡蒨; 黃心怡
    1990年代後隨著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直接影響了公共領域的結構轉變。國家力量的投入、私人領域的地位以及電子傳媒所帶來的影響等,皆為社會的變動 帶來新動力。這篇文章中我們試圖去探討這股轉型力量是如何形成?是否能普遍地應用到不同社會脈絡的理解上?從這個基本問題出發,我們認為這個轉型力量主要 是透過公共資訊、科技技術與社會活動的各種協力合作的方式所產生,資訊時代的技術、知識與連結網絡打破許多傳統階級社會的既定框架、地理距離的隔閡。資訊 與知識、人際交往互動、地理環境之間所形成的社會距離與社會位置有了全新架構的可能,同時也帶來新的社會力量基礎。本文依循社會學的思考,討論資訊時代裡 公共領域、資訊取得與知識分享之間的關連,並進一步討論三者相互合作、流通所帶來的轉型力量與可能性。我們認為釋放社會力的理論依據在於,知識取之於社 會,也該回饋給社會。然而,公共領域裡公共資訊的開放流動是轉型力量的環境要件;而行動者本身的能力與行動者相互之間的溝通與知識共享則是知識創新、創發 價值的重要機制。為了進一步具體說明,結合當下許多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共同創作與資訊共享的一些實例,來說明本文的理念與實際運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