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3029
Browse
1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小學英語課程綱要整合型研究(2011/04-2011/12) 張武昌; 許月貴; 林至誠; 程玉秀; 陳浩然; 陳秋蘭本計畫以五個角度(五個子計畫)檢視已實行八年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在英語教育之成效,檢討英語課綱並提出建議。第一個子計畫回顧國內現有對高中、國中、小學課程相關研究,找出學者專家對國內英語課程之看法;第二個子計畫比較東亞各國【中(含香港)日韓】等地之高中、國中、小學英語課程之異同;第三個子計畫比較各國高中、國中、小學教科書中的字彙;第四個子計畫探討國內中小學英語師資現況,並規劃出英語教師應具備之英語教育專業核心能力;第五個子計畫則探討中小學內學習資源現況及教師使用學習資源的情形,以了解國內英語學習環境之建構是否有助於英語學習。Item 比較中文及英文閱讀信念與閱讀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12-04-01) 許麗媛; 程玉秀; 陳秋蘭Item 運用試題回應理論建構一圖形化英語詞彙量測驗(2011/08-2012/07) 曾文鐽; 程玉秀習得足夠的英語詞彙量對於發展語言技巧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瞭解足夠的英語詞彙量對於日常生活溝通以及不同類型的閱讀是必要的。在獲得足夠英語詞彙量的重要性前提下,台灣的教育部亦開始注意到詞彙量在英語習得歷程裏所扮演的角色。 在二零零三年台灣教育部公佈一份千字表(目前已修訂為一千二百字) , 表中所列出的字皆為高頻率詞彙。公佈此一千字表的立意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相關出版社能有一共同綱要,藉以編撰不同層級的英語教科書。此一千字表的形成乃參照諸多權威可信的資料與素材。 儘管此一千字表的發表問世雖可提供教師與學生參考與學習,但是目前尚未有一可靠有效的詞彙量測驗是依據此一千字表而特別編制。此一根據千字表所編制的詞彙量測驗可用來提供診斷及確認台灣國民中小學學生在千字表學習上的問題與精熟程度。因此,本研究計畫的目的有三: 其一,運用試題回應理論建立以千字表為主的圖形化詞彙量測驗題庫; 其二,測定試題是否具有偏見效應; 其三,等化兩個圖形化詞彙量測驗複本。此一圖形化詞彙量測驗的成功建立對於語言測驗理論、英語教學與整個台灣社群有著深遠恢宏的影響。Item 運用試題回應理論建構---圖形化英語詞彙量測驗(2010/08-2011/07) 曾文鐽; 程玉秀習得足夠的英語詞彙量對於發展語言技巧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瞭解足夠的英語詞彙量對於日常生活溝通以及不同類型的閱讀是必要的。在獲得足夠英語詞彙量的重要性前提下,台灣的教育部亦開始注意到詞彙量在英語習得歷程裏所扮演的角色。 在二零零三年台灣教育部公佈一份千字表(目前已修訂為一千二百字) , 表中所列出的字皆為高頻率詞彙。公佈此一千字表的立意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相關出版社能有一共同綱要,藉以編撰不同層級的英語教科書。此一千字表的形成乃參照諸多權威可信的資料與素材。 儘管此一千字表的發表問世雖可提供教師與學生參考與學習,但是目前尚未有一可靠有效的詞彙量測驗是依據此一千字表而特別編制。此一根據千字表所編制的詞彙量測驗可用來提供診斷及確認台灣國民中小學學生在千字表學習上的問題與精熟程度。因此,本研究計畫的目的有三: 其一,運用試題回應理論建立以千字表為主的圖形化詞彙量測驗題庫; 其二,測定試題是否具有偏見效應; 其三,等化兩個圖形化詞彙量測驗複本。此一圖形化詞彙量測驗的成功建立對於語言測驗理論、英語教學與整個台灣社群有著深遠恢宏的影響。Item 中小學英語課程綱要整合型研究(2011/04-2011/12) 張武昌; 許月貴; 林至誠; 程玉秀; 陳浩然; 陳秋蘭本計畫以五個角度(五個子計畫)檢視已實行八年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在英語教育之成效,檢討英語課綱並提出建議。第一個子計畫回顧國內現有對高中、國中、小學課程相關研究,找出學者專家對國內英語課程之看法;第二個子計畫比較東亞各國【中(含香港)日韓】等地之高中、國中、小學英語課程之異同;第三個子計畫比較各國高中、國中、小學教科書中的字彙;第四個子計畫探討國內中小學英語師資現況,並規劃出英語教師應具備之英語教育專業核心能力;第五個子計畫則探討中小學內學習資源現況及教師使用學習資源的情形,以了解國內英語學習環境之建構是否有助於英語學習。Item 大學英文原文教科書與專業知識之教與學(2014/08-2015/07) 程玉秀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2013/06-2014/05) 陳浩然; 林至誠; 陳昭珍; 程玉秀; 陳秋蘭外語能力是作為國際溝通的重要媒介,其教育成果對一國之國際發展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而外語教育之成敗又與其課程發展和教材教法息息相關。為深入理解英(外)語課 程發展與教材教法的研究理論背景,並良好地融合理論與教學實務,研究者與教師須 透過大量閱讀書籍以汲取所需知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作為國內英語教學研究 的重鎮,自創系 50 餘年來已累積不少相關藏書,但與國外著名大學相比,書籍藏量仍 顯不足;而隨著英(外)語能力愈受學術界的重視,不但各種理論推陳出新地出現,在環 境變遷的情境下,不同時空背景對英(外)語課程的發展方向、教材設計、教學方法等都 會有所影響,而近十年出版之相關書籍也快速成長,其中不乏對外語教育研究與實際 教學有助益的重要書籍。倘若國內能夠擴充相關語言教育圖書資源的藏量,勢必能加 倍提升台灣外語教學研究者與教師之學理知識,並將知識運用在實際的教學現場中。 有鑑於此,臺灣師範大學擬以此圖書規劃計畫廣納相關書籍之藏量,並透過各次領 域中具備專業知識與研究學養的學者推薦,挑選出切合主題之書籍以提供國內語言教 育研究發展所需之豐沛且優良的圖書資源。本計畫為一年期購書計畫,以語言教學研 究領域中的課程發展以及教材教法為主題,依據本系既有之師資、研究成果、發展特 色及人才培育方向為基礎,針對課程發展理論、專業英語課程、外語課程評鑑、教材 研發、字彙教學方法、聽力教學方法、口語教學方法、閱讀教學方法、寫作教學方法 為重點,購置相關的優良圖書及參考研究資料,以完備臺灣師範大學在此一領域既有 之館藏,建立完善的研究資源及本系特有之研究特色,成為台灣在語言教學課程發展 與教材教法之研究重鎮與國外學術交流之重要橋樑,並經由校際圖書交流的協助,促 進圖書資源之流通與共享,提升國內外語教育學術研究的層級。Item 運用試題回應理論建構---圖形化英語詞彙量測驗(2010/08-2011/07) 曾文鐽; 程玉秀習得足夠的英語詞彙量對於發展語言技巧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瞭解足夠的英語詞彙量對於日常生活溝通以及不同類型的閱讀是必要的。在獲得足夠英語詞彙量的重要性前提下,台灣的教育部亦開始注意到詞彙量在英語習得歷程裏所扮演的角色。 在二零零三年台灣教育部公佈一份千字表(目前已修訂為一千二百字) , 表中所列出的字皆為高頻率詞彙。公佈此一千字表的立意在於提供國民中小學相關出版社能有一共同綱要,藉以編撰不同層級的英語教科書。此一千字表的形成乃參照諸多權威可信的資料與素材。 儘管此一千字表的發表問世雖可提供教師與學生參考與學習,但是目前尚未有一可靠有效的詞彙量測驗是依據此一千字表而特別編制。此一根據千字表所編制的詞彙量測驗可用來提供診斷及確認台灣國民中小學學生在千字表學習上的問題與精熟程度。因此,本研究計畫的目的有三: 其一,運用試題回應理論建立以千字表為主的圖形化詞彙量測驗題庫; 其二,測定試題是否具有偏見效應; 其三,等化兩個圖形化詞彙量測驗複本。此一圖形化詞彙量測驗的成功建立對於語言測驗理論、英語教學與整個台灣社群有著深遠恢宏的影響。Item 建構外語語言技能焦慮結構模型(2011/08-2012/07) 程玉秀; 葉錫南本研究主要目的便在透過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統計技術來檢視各第二(外)語聽、說、讀、寫焦慮間的關係,並建構一個語言技能焦慮結構模式,進而檢驗該結構模式在不同族群(國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間的穩定性。鑑於目前具信、效度證據的第二(外)語聆聽、口說、閱讀、和寫作焦慮量表過長,在執行結構方程式分析時造成參數估計的困難,而且部分量表內容又不適合國、高中學生,本研究第一年度之工作重點在依據Lang (1971)的三元焦慮理論,編製更合適的焦慮量表,使每一語言技能焦慮量表都涵蓋生理感應、認知、以及行為三個構面,藉此形成各語言技能焦慮的三個指標變數(indicator)。目前已經完成國中、高中和大學學生焦點團體訪談稿之轉譯及分析,也完成文獻上相關量表之項目分析,初步研究結果將據以編製量表題項。Item 建構外語語言技能焦慮結構模型(2012/08-2013/07) 程玉秀; 葉錫南發現特定語言技能焦慮(language-skill-specific anxiety)為第二(外)語語言焦慮研究領 域一項重要突破。自1990年代末期以來,鎖定聆聽、口說、閱讀、或寫作等某特定語言 技能焦慮的研究已相當豐富。然而,第二(外)語語言技能焦慮彼此間,以及與一般性的 語言焦慮間之關係如何,卻仍待釐清。釐清上述問題一方面有益於理解語言焦慮的特 質,更有助於語言焦慮理論的建構和突破。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便在透過結構方程模 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統計技術來檢視各第二(外)語聽、說、讀、寫焦慮間的 關係,並建構一個語言技能焦慮結構模式,進而檢驗該結構模式在不同族群(國中生、 高中生、和大學生)間的穩定性。然而,鑑於目前具信、效度證據的第二(外)語聆聽、口 說、閱讀、和寫作焦慮量表過長,在執行結構方程式分析時造成參數估計的困難,而且 部分量表內容又不適合國、高中學生,本研究擬先編製更合適的焦慮量表。整個計畫將 用兩年時間完成:第一年先依據Lang (1971)的三元焦慮理論編製英(外)語聽、說、讀、 寫焦慮量表,使每一語言技能焦慮量表都涵蓋生理感應、認知、以及行為三個構面,藉 此形成各語言技能焦慮的三個指標變數(indicator)。第二年則將先驗證各個語言技能焦慮 構念之測量模式,進而比較四個假設的語言焦慮結構模型,以尋求最佳的語言技能焦慮 結構模型,最後將檢視該結構模型的跨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