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Subject "倫理"
Now showing 1 - 20 of 4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Toward a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Geography Educati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92-12-??) 黃朝恩Item 倫理與恐怖: 寰宇小說與九一一(2013) 張懿仁; Yi-Jen Chang九一一恐怖攻擊是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中最獨特和具標誌性的事件,因為此事件為人類最深層的恐懼定調。九月十一日這個日期無疑地標誌了我們在認知層面深陷於恐懼和安全,危機和秩序,敵人與朋友等概念的戀物般地崇拜。隨著九一一事件,一個「我們/他們」,「朋友/敵人」的分際不斷地被用以構築公共情感、國際結盟和認同的座標。我們能瞭解九一一事件對全球人類帶來的創傷,但我們也必須警覺到這個創傷被挪用為合法化美國為鞏固其全球霸權而發動的反恐戰爭的理想托辭。 本論文以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為出發點,欲探討是否仍有別於主流「我們/他們」論述的其他可能。本文的關懷在於討論這個對於九一一事件的非主流的回應如何自寰宇論述、生命政治論述、全球化理論、邊界與移動的論述以及性別與種族論述的重重對話中產生。本論文據此試圖爬梳出一個能跨越國家邊界且能涵蓋當代人類經驗的回應。我認為寰宇論述內在的政治承諾與倫理責任的深刻意涵能夠使我們抽離受限於國家邊界的個別經驗而以全人類作為理解九一一事件的參照點,生產出我們對九一一事件的非主流回應,免於被收編於一個霸權式的大論述中而抹除了個體的獨特單一性的微觀論述。藉由寰宇論述及其倫理意涵的批判視角作為方法論,本文認為Ian McEwan的 《星期六(Saturday)》,Joseph O’Neill的 《荷蘭 (Netherland)》 與Mohsin Hamid的《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不能因其書寫者之國籍簡約歸類為當代英國小說,美國小說或南亞裔小說,也不能因其書寫內容關乎九一一恐怖攻擊此一「全球」事件而將之歸類為世界文學。本文認為這些小說作家自身及筆下人物背景呈現的多國連結的複雜性及對九一一事件之回應揉合了他者的再現與批判應被定義為寰宇小說。本文先就寰宇小說之關懷對象與再現策略定調,進而藉由重思德希達的aporetic hospitality和對他者的責任的概念與全球危機和美國霸權間的對話以分析小說中所再現九一一事件中被妖魔化的他者來討論寰宇論述與實踐如何真正公平對待全球危機與恐怖威脅下的真正「受害者」。Item 全球化的省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2002-12-??) 潘淑滿Item 全球化的省思:建構「人文」與「社會」並重的社會工作新思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2002-12-01) 潘淑滿Item 公共倫理與個別動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1-10-??) 鍾聖校譯; Kelley,Eduard J.著Item 功過格的倫理思想初探(國文學系, 1989-02-??) 鄭志明Item 台北縣督學教育視導倫理之研究(2007) 呂明春; Lu, Ming-chung臺北縣督學教育視導倫理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北縣督學教育視導倫理的面向及內涵;並分析臺 北縣學校教育人員及督學對督學教育視導倫理內涵的看法;再根據研究結論,提 出建議以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督學參考。 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進行資料之蒐集。以自編「臺北縣督學教育視導倫理調查問卷」,針對84所學校及10名督學進行調查。總計發出問卷858份;回收622份,回收率72%;剔除資料填答不全及有明顯反應心向的問卷,有效問卷527份,有效回收率61%。根據受試者的填答結果,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訪談法則針對1位校長、1位主任、1位組長、1位教師及2位督學,以自編之半結構訪談大綱進行訪談。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臺北縣督學教育視導倫理,可以包含五個層面:批判倫理、正義倫理、徳行 倫理、效益倫理及關懷倫理。各層面包括重要的內涵。 二、不同性別人員,在五種應該具備的倫理層面,意見並無顯著差異。在實際具 備的方面,效益倫理、徳行倫理、批判倫理及正義倫理層面,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學歷人員,在應該具備的批判倫理層面,意見有顯著差異。在實際具備 的方面,徳行倫理、正義倫理、批判倫理及效益倫理層面,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服務單位人員,在應該具備的效益倫理及關懷倫理層面,意見有顯著差 異。在實際具備的方面,五種倫理層面皆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單位規模人員,在應該具備的關懷倫理及批判倫理層面,意見有顯著差 異。在實際具備方面,批判倫理、關懷倫理、效益倫理及徳行倫理層面,有 顯著差異。 六、不同職務人員,在應該具備及實際具備的五種倫理層面,意見有顯著差異。 七、不同年齡人員,在應該具備的關懷倫理、批判倫理及徳行倫理層面,意見有 顯著差異。在實際具備方面,五種倫理層面皆有顯著差異。 八、建構臺北縣督學教育視導倫理準則,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臺北縣督學、地方政府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數項建議以供參考。Item 台灣家族紀念照研究(2009) 賴佩君本論文探討家族紀念照如何反映家族結構的演變,與如何發揮紀念物的功用。一般庶民最早是以祖先肖像畫的方式,將先人留在家中供奉。攝影術發明之後,使祖先肖像畫開始以明暗畫法來製作;此外,攝影開始為還在世的人留下影像。 台灣早期拍攝家族的照片,多半依照長幼順序來排列成員:輩份最大者坐中間,女性在旁,男性在後排,子女在前排。今日的家族照片成員排列則比較自由,原因是現代人主要居住於核心家庭且傾向個人主義,拍照時以情感為優先,而不是團體的次序。 人們將拍下的相片收集成相本以保存回憶。但是照片對「回憶」的作用僅在於提示而已;回憶的材料早就已經存在我們的心中。Item 史伯丁.葛瑞、安娜.德維爾.史密斯與艾瑞克.伯格森等三位單人獨白劇中的表演策略(2007) 張嘉怡; Philip Chang本論文藉由班雅明(Benjamin)的「歷史概念」(history)、列維納斯(Levinas)的「他者的倫理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與利普茲(Lipsitz)「相對記憶」(counter-memory)的概念探討史伯丁.葛瑞(Spalding Gray),安娜.德維爾.史密斯(Anna Deavere Smith)與艾瑞克.柏格森(Eric Bogosian)等三位美國劇場界中單人獨白劇裡的表演策略。此一探究表演策略主要是分析三位表演者如何運用外在的模仿,例如肢體動作、言談模式、服裝與聲調等,再現社會/政治/文化他者。此社會/政治/文化他者是指於主流社會中被排擠至社會邊緣不具任何發聲機會的邊緣人。由於三者的作品,不論是在內容與形式上,均承襲由30至60年代發展出的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因此,第一章除了追溯紀錄劇場的歷史背景外,亦探討其對史伯丁.葛瑞、安娜.德維爾.史密斯與艾瑞克.柏格森等人於創作上的影響。此外,筆者亦彙整評論家對此三位表演者的批評,並點出批評者於分析三位表演者作品時的盲點。 第二章著墨於史伯丁.葛瑞的《泳至高棉》(Swimming to Cambodia)與《盒中怪物》(Monster in a Box)二齣劇中如何藉由敘述與表演策略(narration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es)學習歷史真相過程中如何呈現劇中所謂社會/政治他者(social/political Other)。兩部作品均是以主人翁葛瑞敘述他自己的記憶(memory)為主軸。這些社會/政治他者是指《泳至高棉》劇中主人翁葛瑞於泰國拍戲時,所遇到在越南戰爭中存活下來的高棉人與泰國當地人。藉由與這些人的接觸,劇中人葛瑞得之關於高棉的歷史、美軍介入越戰的經過與美軍秘密轟炸高棉的活動。過程中,劇中人葛瑞了解到歷史真相的殘酷。《盒中怪物》則是描述主人翁葛瑞於尼加拉瓜為電影公司找尋拍攝題材時,經由與當地人接觸而得知美軍介入尼加拉瓜內政過程中,如何凌虐當地戰犯的歷史。 第三章探討安娜.德維爾.史密斯之《曙光:洛杉磯,1992》(Twilight: Los Angeles,1992)與《鏡中火》(Fires in the Mirror)二劇中史密斯如何運用她的受訪者的話語為其二劇的素材。除了探究史密斯如何以劇作者與表演者此二身分客觀地挪用訪談者的話語呈現他者之外,本章亦分析史密斯如何藉由模仿其受訪者的肢體與語言來呈現這些受訪者。《曙光:洛杉磯,1992》與《鏡中火》二劇均紀錄人們對於種族暴動後的想法與態度的作品。前者是紀錄於1992年發生於洛杉磯的暴動,導火線是一支為新聞媒體播放錄到白人警察毆打黑人的影帶;由於事後白人警察被宣判無罪而引起暴動。為了解造成暴動真正的原因,史密斯訪問了與此一事件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的人的想法。《鏡中火》則是一齣關於1991年發生在紐約黑人區暴動的作品。原由是猶太人駕駛闖紅燈導致一位黑人男童死亡與一位黑人女童嚴重受傷。數小時後,一群年輕黑人於街角刺死一位來自澳洲的猶太人。暴動於焉產生。如同《曙光:洛杉磯,1992》,此一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史密斯所訪問的人。 第四章討論艾瑞克.柏格森的《性、毒品、搖滾樂》(Sex, Drugs, Rock& Roll)與《歡樂屋》(Funhouse)兩劇中柏格森如何經由模仿所謂社會/文化他者(social/cultural Other)的肢體與話語來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下各眾生相之生活百態。《性、毒品、搖滾樂》紀錄了九零年代人們對於性、毒品與搖滾樂的態度;藉由此一態度與社會低下階層人物的描繪柏格森批判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例如毒品氾濫、性濫交、勞工剝削與犯罪問題。《歡樂屋》一劇則可被視為《性、毒品、搖滾樂》一劇的雛型,此一作品的重心在於描繪資本主義中上層與下層社會裡人們的生活百態,包含勢力的商人、流浪漢、假博愛主義者與失意的藝術家。如同葛瑞與史密斯的表演策略,柏格森的策略亦是模擬這些現實生活中人的語言、體態、行為舉止與聲調。 第五章除了指出三位表演者於呈現劇中社會/政治/文化他者時無意識地將這些他者化約為語言,肢體與外表的元素之外,筆者亦探討「自我」(self)如何壓抑「他者」(the Other)的發聲,而「他者」又如何在壓抑、被動中尋得發聲的機會,展現與「自我」的不同。這種獨白往往因為政治意識或其他的意識形態而剪裁、選擇,甚或編纂了自己原先所經歷的事物,導致無法原始地呈現出歷史事件與切斷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與人與自然等四面向於共時以及歷史的關聯性。所謂他者的生存境遇,是指他者在人與人,社會與自然等方面獲得的整體性認識和體驗。可以從共時性地解釋生存境遇與戲劇語言的關係,從理論上分析他者境遇是引起戲劇語言發生變化的主要動力;與歷時性地描述戲劇語言的變化,在實踐中核對總和考察他者境遇對戲劇語言的影響。因此,社會性(social context)與歷史性(historical context)時為探討他者再現(representation of the Other)時必須考量的面向,而不能只專注於作品本身忽略當下的政治與社會情境,以避免如同葛瑞、史密斯與柏格森等人,於探討他者再現時所可能面臨的盲點。Item 哈金作品中的裸命:以《南京安魂曲》和《戰廢品》為例(2017) 林揚傑; Lin, Yang-Chieh本論文研究華裔美國作家哈金的兩本戰爭小說《南京安魂曲》和《戰廢品》裡的難民和戰俘,從戰爭受害者的角度,檢視對歷史事件的另類敘述。透過生命政治的觀點,探討人權和轉型正義,期待跳脫國家、民族和法律的框架,對於他者有更加積極的關懷。 本文分為三章,第一章介紹在戰爭中所建立的戰俘營和難民營等場景如何成為阿岡本生命政治理論中的「例外狀態」,以及身處其中的中國戰俘和平民如何成為「裸命」。從受害者的角度來分析,讓他們成了裸命狀態的國家主權不只是美國和日本軍隊,國共兩黨的主權力量影響更加深遠。本章分析哈金如何藉由中國角色的裸命狀態來反思國家和人民間的忠誠關係。第二章將這些裸命人物與無國籍的難民相比,從中探討其人權危機,以及進行人道協助的外籍人士如何面臨在戰場上保持中立和拯救生命的兩難抉擇。本章嘗試延伸阿岡本所論的「潛力」,以翻轉無國籍的概念,形成「來臨共同體」的政治想像。第三章探討裸命角色在戰後所面臨的轉型正義問題。由司法審判所追求的轉型正義往往因為政治因素的影響,而淪為另一形式的法律暴力。因此本章會從法律之外,以見證歷史的觀點出發,探討生還者以證言為受害者發聲的倫理議題。論文最後指出哈金如何因「作家的責任」,讓文學在批判社會問題、保存歷史記憶和推動轉型正義上成為一種對他者倫理的實踐。Item 員工協助方案人員面對保密議題之倫理判斷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9-12-??) 張素惠'; 莊謹鳳; 王智弘; Su-Hui Chang, Jin-Fong Chuang, Chih-Hung W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員工協助方案人員面對保密議題之倫理判斷歷程研究。針對六名企業內部EAPs人員採個別深度訪談,以敘說研究中採用「類別-內容」進行質性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企業內部EAPs 人員會涉及不同型態的保密議題,並會經歷衝突、判斷與影響階段歷程:一、在衝突階段會遭遇:1. 行政力量介入EAPs 運作,導致保密兩難的壓力;2. 當事人對保密知覺態度的差異;3. 涉及保密例外與預警責任的衝突;二、在判斷階段會考慮五個面向:1. 以員工協助方案人員倫理守則作為基礎判斷;2. 考量個案的權益是否受到傷害作為判斷;3. 以個案最大福祉作考慮;4. 評估並啟動相關資源協助;5. 善用知情同意並尊重當事人自主決定權;三、在影響階段會透過支持系統協助並找到自身調適的方法:1. 內部自我調適;2. 尋求外部支持系統協助;3. 重新定位EAPs 服務功能;4. 調整因應策略。這些歷程將會不斷沉澱與思考,逐漸形成下一次處理倫理衝突事件的經驗判斷。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Item 國中生物科技倫理之研究 ——以基因改造食品為例(2010) 周柏成; Po-Cheng, Chou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國中七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與其對基因改造食品態度上之關係。並設計「基因改造食品倫理議題教材」教學活動,以準實驗研究法,探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進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版本-生物技術」教學後,學生對基因改造食品認知和態度是否具有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教學前對基因改造食品的認知沒有顯著差異;進行教學後,實驗組學生對基因改造食品的認知程度高於對照組學生,達顯著差異,且此認知變化在延宕測驗具穩定性;(二)學生性別、父母職業、喜愛學科與基因改造食品相關訊息主要來源在基因改造食品態度上無顯著差異;(三)實驗組學生在教學後,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態度趨於正向,且達顯著差異,顯示學生較不擔心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較願意購買基因改造食品、較支持政府開放基因改造食品的進口與買賣;(四)對照組學生在教學後,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態度不具穩定性;(五)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對基因改造食品的認知程度與態度改變無顯著相關;(六)實驗組學生進行教學後,能主動收集基因改造食品相關資料,並願意和他人討論基因改造食品之議題。 本研究結果可以作為設計補充教材之參考依據,並建議在國中七年級下學期進行生物科技倫理議題教材之教學,提高學生對此類生物科技的認知及參與討論的能力與意願。未來可以利用質性研究的方式進一步探討學生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態度形成過程與潛在的影響因素。Item 圖利、失禮與不仁:職場小人的不道德行為(2021) 吳昀翰; Wu, Yun-Han小人此一概念最早出現於先秦時代,原本泛指相對於統治者的一般民眾。 經過先秦儒者的借用與轉化,以小人作為相對於君子的道德他者。自漢代獨尊 儒術的政策推行後,儒家的用語也充分融入於漢語的日常使用中,小人一詞也 因此成為漢語社會中重要的道德相關詞彙,然而我們對於當代社會中小人一詞 的運用了解甚少,特別是在職場工作中的小人行徑。 透過質性研究方法,我的論文試圖更深入了解與職場小人有關的道德標準, 特別是職場小人的不道德行為表現類型。研究結果提出六種不同的小人行為(巧 取豪奪、虛有其表、含沙射影、結黨營私、獨善其身、推諉卸責),我更進一步 提出以上小人行為違反的儒家道德標準:圖利、失禮與不仁。本研究的結果協 助我們了解小人在當代職場的不道德行為表現。Item 大學圖書館館員專業倫理決策之研究(2007) 林淑鳳; Shu-feng Lin資訊科技的進步及網際網路的廣泛使用,大幅改變各種資訊組織方式與資訊尋求管道,圖書館在資訊傳播過程中常扮演重要角色,且圖書館員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倫理議題,故圖書館員在面對倫理議題時,必須具備周全的思考與專業倫理決策的能力。 本研究主要目的乃了解大學圖書館館員專業倫理認知與決策,研究對象為教育部94學年度公布之89所公私立大學(不含獨立學院)館員,針對各大學圖書館員進行全面性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有下列幾點發現: 一、大學圖書館員工作上面臨專業倫理價值兩難時,最常商量對象為同事,但最後決策通常來自上司的建議。顯示當面對周遭違反倫理行為者,會因階層關係採取不同處理方式。 二、整體而言大學圖書館員專業倫理決策思考依據,尚符合「我國圖書館專業倫理守則」內涵。 三、服務年資不同之大學圖書館員其專業倫理認知、解決方法具有差異性;年資長短會影響其面對主管、同儕及部屬違反倫理行為時所採取的決策,且會影響其平日面對專業倫理議題的認知。 四、是否修習專業倫理課程的大學圖書館員對專業倫理認知、解決方法有所差差異;且面對主管、同儕及部屬違反倫理行為時所採取的決策亦有所差別。 五、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圖書館員對於專業倫理認知、決策等不具明顯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推廣與宣導「我國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 二、學校或圖書館應定期舉辦倫理講習,並加強人員問題、著作權、讀者隱私權等議題處理能力。 三、圖書資訊學教育融入專業倫理課程。 四、宜加強「自由」、「平等」和「素養」三種專業倫理內涵。 五、主管應以身作則推動圖書館專業倫理。 六、圖書館員應加強倫理決策模式練習。 七、修訂「我國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及其適法性。 八、研訂大學圖書館員專業倫理守則。Item 大專學生之責任感與自我統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88-06-??) 何英奇; YING-CHYI HOItem 學校行銷倫理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2010) 曾淑婷; Tseng Su-Ting隨著學校經營應用行銷的盛行,學校行銷研究也廣受國內外研究者關注與探究,正值學校行銷研究趨於飽和之際,近年來,企業界與學術界燃起對行銷倫理議題的重視,在企業界著眼於行銷倫理,視倫理為行銷之根本精神的同時,反觀之,倘若學校行銷少了倫理的背書與支持,則學校教人為善的原則亦難以成立,更難為眾人之典範。是故,本研究乃在此背景之下,致力於探討學校行銷倫理。環顧國內當前的行銷倫理研究,多以保險業、醫療院所及直銷業為對象,再者,行銷倫理研究多以量化研究採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職此之故,本研究視一所國民中學為研究焦點,並以質性個案研究採以訪談及文件蒐集方式進行,以校內十二位學校成員為對象,試圖以倫理為背景探析學校行銷的現況、學校行銷倫理的影響及學校行銷倫理落實的途徑。 綜合研究發現,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壹、蘭芯國中學校行銷倫理現況強調德行、誠實、正義、關懷及義務倫理等價值。 貳、學校行銷倫理能提升成員的向心力及認同感,促使學校成員進行自我反省。 參、學校行銷倫理能樹立學生學習典範,成為家長、社區人士信賴、學習的對象。肆、學校行銷倫理能形塑良善的社會風氣,吸引高社經背景家庭遷入居住。 伍、學校行銷倫理能提高學校招生效能。 陸、學校行銷倫理可藉由校長採以民主領導方式來落實。 柒、學校行銷倫理可藉由打造溫馨和諧的校園風氣來形塑。 捌、學校行銷倫理可透過鞏固校內成員的倫理道德觀來建構。 玖、學校行銷倫理可依循學校成員盡心盡力的從事教育工作來奠基。 拾、學校行銷倫理以誠實面對行銷對象、公開行銷資訊並遵守諾言來孕育。 基於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文末針對校長、學校成員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Item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2015) 郭鴻德; Kuo Hung-te黑格爾法哲學思想受到其辯證邏輯方法所統貫,首先以「抽象法」作為論證基礎,透過直接性與反思性、內在性與外在性的運用,導引出「道德」概念,再藉由二者間概念的綜合統一,構成「倫理」理念,這種「三合一」概念組成形式,正是黑格爾辯證法的典型。從廣義來說,黑格爾國家理論從屬於法哲學體系,因為國家屬於倫理理念,倫理理念則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與時代精神等範疇;但從狹義來說,國家作為世界歷史的主體,本身是家庭與市民社會的本質與真理,因此,黑格爾的法哲學其實正是國家哲學。本論文依據辯證邏輯:直接性、反思性與同一性的形式,以黑格爾國家學為出發點,申論其核心概念,另藉由包括康德、諾錫克、凱爾森與羅爾斯等四項差別理論的比較分析,綜合提出新的反思模式,並以之作為總結。Item 希臘古代期主要學派的倫理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83-06-??) 黃奏勝Item 希臘古代期主要學派的倫理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83-06-??) 黃奏勝Item 希臘古代期主要學派的倫理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83-06-??) 黃奏勝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