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3. 華語文教學系
  4. 教師著作
  5. Browse by Subject

Browsing by Subject "academic research"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台灣華語文學術研究1997-2010走向評析:碩士論文分析
    (2010-09-03) 曾金金
    近年來,全球的華語文學習人數大幅成長,對於華語師資的需求量持續增加,推動華語文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本文是以臺灣地區的華語文學術研究作為分析的對象,以臺灣最早成立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分析從二十世紀進入二十一世紀臺灣華語文學術研究的發展趨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目前每年招收碩、博士共約35名,計有18個國籍的外籍生,外籍生約佔學生總人數的1/3。截至2010年統計,至少已有250篇學位論文。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 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為例
    (2015) 陳怡君; Chen, Yi-Chun
      學科合作如同拼圖般,需不斷地拼湊著學科領域的完整性,與連結其他學科之間相關的延伸性。在研究過程中,合作是不斷地在尋找可拼湊的區塊,如何將已知與未知的研究,透過多元的知識領域區塊做有效的串連與延伸。以落實學科研究發展的可行性,來擴大學科領域之間的研究版圖,或發掘學科本身的核心區塊,以整合學術領域之間完整的架構。如何去尋找、拼湊合作研究區塊的可能性?是須集結各類門專業知識,來擴充與探究學術研究的完整性。   研究合作不僅是極為專業的知識連結,亦是一連串跨領域研究結合的可能性。但同時交錯著各種不確定的要素、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行為、環境與資源之間分配等,摻雜著各種複雜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微妙影響著整體研究合作的過程與發展。 研究人員在尋找與發展合作研究關係之際,即是一連串的行為模式。研究人員如何貫穿學術合作之間的各種可能性?以如何尋求與建立合作之管道?在合作過程中如何達成研究共識?以探討合作研究進行之際,各項行為因素之影響。   本研究為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之研究人員為例。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深度訪談對象為十四名研究人員,分別為特聘研究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研究員,為本研究之訪談對象。主要探討的面向,以參照文獻探討為主軸,將歸納為兩部分:一、探討影響合作研究的各項因素、二、了解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以具體呈現本研究探討影響合作研究之行為面向。   合作研究的因素:(一)合作研究關係的建立、(二)影響合作研究關係發展的條件、(三)尋找適的合合作夥伴要素、(四)合作過的夥伴繼續合作的原因、(五)合作人員的多寡對研究影響的因素、(六)個人特質影響合作研究進展的要素、(七) 研究人員在意的因素、(八)研究經驗與網絡關係影響合作的要素,由八項研究的合作層面,依序歸納為二十二種影響合作研究的因素。影響因素為:1.互補性、2. 態度、3. 研究目標、4.興趣、5.人格特質、6.研究成果、7.愉快、8. 研討會交流、9.能力、10.文獻、11.朋友、同事或推薦、12.學習、13.互信、14.品質、15. 經費、16. 時間安排、17.口碑、18.安全性、19.政策、20.師生或直屬關係、21.訪問、22.網路搜尋。   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一) 合作研究知識的認知與結合、(二)合作研究溝通模式的轉變,由兩項研究溝通的層面,依序歸納九種溝通介面的方式。溝通方式為:1.E-mail、2.當面溝通與當場特殊儀器操作學習、3.打電話、4.Skype、5.Facebook、6.LINE、7. WebEx、8.ResearchGate、9.Dropbox。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