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3. 東亞學系
  4. 教師著作
  5. Browse by Subject

Browsing by Subject "A man of moral integrity"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儒家的雙元對峙性論清代台灣儒家的性質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2006-06-01) 潘朝陽; Chao-Yang Pan
    儒家在理想層面,是德學雙全的君子,但實際上,歷代儒士集團中,一直存在無學敗德的小人,司馬遷《史記》已經特為此輩立了〈佞幸列傳〉。 本文主要是根據史籍所載君子與佞幸的鬥爭以及朱子被佞幸儒士迫害的史實來詮釋儒家的雙元對峙性。 儒家雙元對峙性在專制政治格局中,更被加強其內在矛盾,儒家原本是專制主的批判者,但佞幸儒士卻倒過來成為專制政體的維護者。 在清帝牢籠和壓制下,基本上,清代是一個儒家德學衰弱的時代,清代臺灣儒士大體上是專制政體中的佞幸儒士,本文舉數種清代臺灣的方志內容加以闡明。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從儒家的雙元對峙性論清代臺灣儒家的性質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2006-06-01) 潘朝陽
    儒家在理想層面,是德學雙全的君子,但實際上,歷代儒士集團中,一直存在無學敗德的小人,司馬遷《史記》已經特為此輩立了〈佞幸列傳〉。 本文主要是根據史籍所載君子與佞幸的鬥爭以及朱子被佞幸儒士迫害的史實來詮釋儒家的雙元對峙性。 儒家雙元對峙性在專制政治格局中,更被加強其內在矛盾,儒家原本是專制主的批判者,但佞幸儒士卻倒過來成為專制政體的維護者。 在清帝牢籠和壓制下,基本上,清代是一個儒家德學衰弱的時代,清代臺灣儒士大體上是專制政體中的佞幸儒士,本文舉數種清代臺灣的方志內容加以闡明。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