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Wang, Hsin-Ying"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回憶中牽絆─王心穎繪畫創作研究(2018) 王心穎; Wang, Hsin-Ying本創作研究由筆者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回憶、反思與探究自我,探尋筆者內心牽絆之情。以恐懼為回憶的觸發點,探討自己成長過程的內心轉變與筆者回憶中的牽絆。在回憶裡找尋自我,透過創作作品回歸、紀錄與紀念筆者生命中的牽絆,來達到心靈的寄託。 第一章緒論,說明了此論文主題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訂定了研究方法、架構與研究範圍和限制。 第二章文獻探討與學理基礎,以自身回憶與經歷出發,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自身成長的內心變化,在延伸出內心的恐懼之心裡,並且探討恐懼為人類情感的出發,透過心理學的思維探究恐懼之心理如何產生與對我們的影響,並探討藝術家如何透過繪畫的表現安撫內心的恐懼或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此章節也探討藝術家如何透過象徵與符號表達畫作的寓意,並且探討與筆者相關的繪畫風格與理念的超現實主義。 第三章創作實踐,說明筆者的創作理念、內容、表現形式與技法和媒材的應用。在說明筆者的創作模式與歷程中,述說筆者以透過自己的繪畫創作來表現內心的恐懼,並表現因恐懼而產生的牽絆如何影響筆者的內心成長。 第四章作品說明與解析,進一步的說明每一件作品之創作內容與形式,如何透過不同的象徵與符號表達出每件作品的故事與寓意。 第五章結論,筆者總結此創作研究的研究成果及創作心得。Item 臺灣2011年至2021年海洋科學類兒童圖畫書圖解設計類型與插畫風格分析(2024) 王心穎; Wang, Hsin-Ying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典型海島型國家。海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至關聯到全球的氣候調節與生態環境變遷,與平日生活相關,包含航運交通、資訊供給、經濟發展與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身處於地理位置優勢、擁有豐富海洋資源的我們,親近與了解海洋為必要。透過從小的海洋教育,以培養孩子正確的海洋知識概念。本研究欲分析2011-2021年國內自製與進口版權,內容與傳遞海洋知識相關之資訊型科學類兒童圖畫書,分析其圖解設計類型、內容表現與插畫風格特徵。樣本取自臺北市、新北市立圖書館,以及實體店面與網路販售書籍,共蒐集63本圖畫書樣本冊數。第一部分「圖解設計表現形式分析」,分析為上述圖畫書內所有與「海洋」內容相關之內頁圖面,共蒐集1139筆跨頁,並參考類似研究(楊宗榮,2010;陳黎枚,2003)等之方法,以9種圖解設計方法的表現形式特徵進行圖解設計分析與判斷。第二部分「插畫風格分析」,此部分按照上述每本圖畫書的風格多樣性而定,取一張至三張代表性內頁共126筆樣本(含跨頁和單頁)作為風格分析使用,再加上63本書封作為分析參考用。並參考相關研究(伊彬,2015;伊彬等,2022)之風格分析方法與風格架構,進行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具象說明法」與「註文解釋法」為整體圖解方法應用主軸,其次為「綜合圖表」、「圖示強調法」、「構造剖面法」。(2)圖像風格共11大項,以「裝飾圖案化」、「設計概念式繪畫」、「童話卡通特質」、「並置」為主軸。(3)各風格大項再分出36小項風格。其中因畫面構成特徵新增SA、SB、SC,3種科學類風格小項,成為此類資訊型科學類兒童圖畫書的風格特徵。(4)樣本未發現「類國畫」、「童趣」、「劇場攝影」風格大項。(5)本研究風格相較伊彬(2015)既有政府出版品更為成人化、裝飾性與強調設計感。(6)本研究與政府出版品於「並置」、「漫畫」風格數量有顯著不同,原因於兩者文本性質的不同加上兩者風格樣本的繪圖者於插畫訓練的程度不同而產生風格上的差異。伊彬(2015)政府出版品以文學類、故事性的呈現,部分樣本為中小學生或社區居民等素人插畫家所繪製,本研究以非文學類、非故事性的呈現,本研究則具有商業競爭力的職業童書插畫家進行繪製。因此,既有研究有大量「童趣」、「漫畫」風格,本研究完全沒有「童趣」,「漫畫」風格也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