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Tiunn, Giok-Pheng"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ê本土化研究(2022) 張玉萍; Tiunn, Giok-Pheng清國時期以來就tī台灣流傳ê歌仔冊,主要是tùi福建kap上海所出版ê「中國歌仔冊」。Kàu-kah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台北ê「黃塗活版所」tī 1916年加入發行歌仔冊ê市場,台灣chiah出現本地出版ê歌仔冊。不而過,chit ê時陣,消費市場iû-goân是以中國出版ê歌仔冊佔khah大部分。一直到1932年,中國發生「一二八上海事變」禁止運物資來台灣,造成中國歌仔冊貨源ê斷絕,台灣本地ê出版商因為市場ê需求積極投入、大量出版,顛倒開創出流行ê高峰,hō͘台灣歌仔冊有chin chhia-iāⁿ ê發展。換一句話來講,日治時期是台灣本地加入歌仔冊ê出版,開始進入台灣自主發展歌仔冊ê重要階段。Tī chit款ê情形之下,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本土化」ê發展情形,是本論文關心ê主要議題。本論文主要是beh透過歷時性ê量化統計,去呈現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ê本土化情形。實際ê研究方式主要分做3大部分來進行,第1個部分是tī無仝ê文本來源當中,整理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ê目錄,而且排除重複、無註明年代kap內容無完整ê文本。本研究目前收tio̍h ê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文本,出版時間是tùi 1916年kàu 1938年,數量攏總是568本。第2個部分,是設計2個類別ê變項,包括:題材類型(「純粹中國題材」、「純粹台灣題材」、「混合台灣kap中國題材」hām「其他題材」以及創作模式(「Tùi中國歌仔冊翻印」、「Tùi中國歌仔冊改編」、「台灣新創」kap「暫時無分」),了後kā相關文本做分類。第3個部分,kā分類後ê結果做量化ê統計,去觀察歌仔冊題材tòe時間ê分布kap變化,最後去評估日治時期整體台灣歌仔冊kap台灣出版商ê本土化程,進一步歸納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本土化ê情形。本研究成果顯示,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雖然整體停留tī純粹中國題材出版量超過純粹台灣題材ê本土化程度,但是,有3個真重要ê轉變,證明本土化程度已經有chin大ê提升:第1、歌仔冊題材tùi早期純粹中國題材獨佔市場ê情形,進一步變做題材khah台灣化兼多元化ê走向。第2、創作模式tùi早期倚靠翻印中國歌仔冊ê方式,轉tùi以台灣在地ê創作為主,而且台灣在地ê創作大多數是描寫台灣ê題材。第3、1930年前後ê台灣出版商,仝款呈現出1930年以後台灣出版商純粹中國題材ê出版比例降低,純粹台灣題材出版比例增加ê情形;以及tùi倚靠翻印中國歌仔冊到積極出版「台灣新創」歌仔冊ê轉變。整體來講,透過ê本文研究ē-tàng清楚觀察著,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tùi一開始以中國題材為主,漸漸kiâⁿ向台灣本土、倚近台灣人民ê本土化發展。雖然日治時期台灣歌仔冊本土化iáu-bōe成功,卻是展現出歌仔冊ta̍uh-ta̍uh-á tī台灣釘根、建構出台灣主體性ê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