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u, Shu-Yu"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情境感知資料與社群資訊建構餐廳推薦系統之研究(2016) 劉書宇; Liu, Shu-Yu目前市面上大多的餐廳推薦系統當中所給予使用者的推薦資訊,皆透過開發者收集(網路相關資料、部落客體驗文章),或經由系統平台上的使用者共同分享上傳而成的資料集。但這些資料會隨著時間長久的累積,亦或是開發人員對於資料沒有定期更新或維護,即造成了資料集過於老舊以及維護需求人力成本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藉由Facebook社群網站平台所提供的Graph API查詢語言技術,擷取其上的社群粉絲專頁餐廳資訊當作資料集,建構一套與Facebook同步的即時動態更新的餐廳推薦系統。此外本研究也結合情境感知(Context-aware)方式來開發應用,讓系統服務更能貼近使用者,在情境資料上利用使用者情境資料(Facebook帳號資訊、偏好餐廳設定)及實體情境資料(時間、地理位置)和使用者的Google Calendar事件;而推薦功能部分,本系統透過使用者對於個別餐廳頁面的評分紀錄,作推薦過濾的排序演算,其中也用到Facebook的按讚數,當作計算因素的依據,讓推薦達到更有效的過濾。最後,本系統實作採用響應式網站設計來建構一個可以在電腦、手機及平板都具有良好瀏覽效果的網站平台雛型。Item 拉赫瑪尼諾夫藝術歌曲之研究─以作品四給女高音的三首歌曲及作品三十八為例(2017) 劉書妤; Liu, Shu-Yu拉赫瑪尼諾夫(Serge Rachmaninoff, 1873-1943)是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1890年寫出第一首歌曲《在修道院的門》(У врaт обители святой; At the Gates of the Holy Cloister),至1917年俄國革命,拉赫瑪尼諾夫舉家逃離俄國,離開家鄉使他失去創作靈感來源,加上忙於演奏,因而未再寫作藝術歌曲,總共創作八十三首藝術歌曲。這些創作於1890至1916年間的歌曲,充滿優美的旋律線條,及富有表現力的鋼琴伴奏。 拉赫瑪尼諾夫的歌曲皆有註明男聲、女聲及高音、低音等演唱音色,本篇論文選擇作品4中給女高音演唱的《別唱了,親愛的》、《哦,我的田》、《曾幾何時,我的朋友》,以及作品38《深夜園中》、《致她》、《雛菊》、《吹笛人》、《夢》、《啊嗚》六首,就其旋律、和聲、節奏、鋼琴伴奏、詩詞等,藉由文獻探討與樂曲分析,了解拉赫瑪尼諾夫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與手法。 拉赫瑪尼諾夫認為旋律是最重要的創作元素,他的藝術歌曲中,不乏長而抒情的旋律;和聲上,注重細膩的色彩變化,大量使用七和弦及半音;節奏方面,經常使用三連音與切分音,且曲中拍號變換頻繁。身為優秀的鋼琴家,鋼琴的表現力在其歌曲中佔有的地位,絕不亞於歌者的聲樂線條,曲中常使用音畫手法,描繪詩的意境。雖然他的器樂作品大多以小調為主,聲樂作品並非如此,會依據詩詞內容、主題設計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