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Chun Wang"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三位特教老師的實習故事~實習對教師信念形塑的影響(2010) 王麗君; Li-Chun Wang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從三位特教教師在實習經驗中,探究在實習階段,教師信念可能產生的轉變和影響因素。為期七個月的研究過程中,透過訪談三位特教教師、實習情境脈絡中的重要他人、相關文件分析及實地觀察,來蒐集資料。資料經分析與整理後,先呈現三位故事主角各自的實習故事,再歸納我從中看見的事實。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個人特質與實習情境脈絡交互影響,在實習過程中,各自激盪出 不同的行動。 二、既有教師信念受到衝擊,始於實習遇到的特殊事件。 三、實習階段,教師信念轉變的契機,在於實習期間的參與、省思及對話。 四、自我省思、特教團隊教師的回饋,帶來積極的教師信念轉變;而缺少省思、對話,則會因實習期間體認的現實,帶來退縮、消極的教師信念轉變。 五、實習階段,歷經波動的教師信念,未必能付諸行動。主要是受限於實習身分或時間因素,需要獲得支持、溝通與再行動,才能釐清自己的教師信念。Item 國中資訊技能專題學習之教學模式探討(2006) 王麗君; Li-Chun W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專題學習之教學模式及學習型態對國中生資訊技能學習成效、自我監控與學習態度的影響。研究樣本為國中二年級隨機抽取三個班共112人,其中學習型態依認知歷程及學習活動的個別差異分為整體-分析、語意-圖像、具體-抽象、及嘗試-反思型態;而教學模式依照教學程序的不同分為教學式、範例式與探索式。 研究結果發現:(1)範例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效、學習動機及主動學習的學習態度;(2)教學模式與學習型態偏好的學習方式相符時,可以有效強化學習成效;(3)教學模式與學習型態偏好的學習方式相符,學生在學習歷程中自我監控能力較好;(4)教學模式與學習型態偏好的學習方式相符,學生的學習動機相對較強、主動性也比較積極,對學習態度比較正向。Item 圖文聯想對以中文為第二語言者的漢字學習成效:以創造力為調節變項(2013) 王儷君; Li-Chun Wang本研究旨在瞭解針對中文初學者的圖文聯想漢字學習方法對CSL的漢字學習成效,並探討創造力對於圖文聯想漢字學習方法之學習效果的影響,亦分析CSL學習者採用自行聯想方式進行漢字學習時,其聯想內容與母語者編製的聯想圖像內容之異同。本研究對象為25名於臺北市招募母語非中文之外籍自願研究參與者。研究所使用的材料係由熊襄瑜、張雨霖、陳學志、邱思潔、王儷君、謝佩珊(2012)所編製的90個直覺式對應式漢字聯想圖像當中,挑選36個目標字做為學習材料。測量工具為研究者採用實驗目標字編製的字形-字義辨識作業,針對研究參與者進行實驗前測、實驗結束之立即後測與一週的延宕後測。另採用陳長益(2006)修訂之陶倫斯創造力測驗成人適用精簡版測量參與者的創造力流暢、原創、變通、精進等指標。研究設計為3x2之二因子混合設計,受試者內因子為漢字學習方法(拼音翻譯、圖文聯想、自行聯想),受試者間因子為受試者的創造力指標高、低分組。研究結果為: 一、漢字學習方法對於CSL學習者漢字學習之立即效果沒有差異,然而在延宕效果則有差異,圖文聯想學習法優於拼音翻譯及學習者自行聯想。此外學習者對於圖文聯想學習法較為喜愛。 二、CSL學習者創造力流暢、原創、變通、精進等指標的高、低,對於漢字學習方法之學習效果無交互作用,亦即漢字學習方法之學習效果不受學習者創造力影響。 三、CSL學習者自行聯想內容與研究者提供的漢字聯想圖像有部分文化上的差異,同時亦有部分具有創意的聯想內容可供後續編製圖像聯想教材參考。 最終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針對CSL的漢字學習的教學方法提出建議。Item 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2003) 汪俐君; Li-Chun Wang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了解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獲得社會支持和對親職壓力的感受情形,及其僱用外籍監護工之後母親社會支持增加的情形;並就僱用外籍監護工與否、子女性別、母親年齡、母親就業狀況和家庭社經地位五個變項對母親社會支持和親職壓力的差異性進行研究,進而探究五個背景變項和社會支持對母親親職壓力的預測情形。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186位有學前身心障礙子女的母親研究對象,依據受試者在「短式親職壓力量表」和「社會支持量表」的得分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母親所感受到的親職壓力以在親職愁苦方面的壓力較高,其次為困難兒童方面的壓力,再其次為親子互動失調方面的壓力。母親所獲得的社會支持以情緒性支持較多,資訊性支持其次,工具性支持再其次。 在僱用外籍監護之後,母親增加的社會支持以工具性支持為較多,資訊性支持其次,情緒性支持較少。 就親職壓力而言,有僱用外籍監護工的家庭,母親所感受到關於親職愁苦方面及困難兒童方面的壓力明顯比沒有僱用外籍監護工的母親低;男孩的母親比女孩的母親感受到較多來自親子互動失調方面的壓力;未就業的母親比全職工作的母親感受到較多來自親職愁苦方面的壓力;低社經地位的母親比中社經地位的母親感受到較多來自困難兒童方面的壓力。 就社會支持而言,男孩的母親獲得較多工具性和情緒性支持,而母親的年齡、母親的就業狀況和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其社會支持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另外,母親未就業、未僱用外籍監護工、感受到情緒性支持較少的母親,其親職壓力愈大。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提出針對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社會工作者、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親職教育工作者的建議,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體驗式遊戲策略與個別差異對初學者程式語言學習之探討(2010) 王麗君; Li-Chun Wang本研究旨在探討體驗式遊戲策略與個別差異(性別、學習風格、資訊處理與遊戲偏好)對初學者學習程式語言之學習動機、流暢經驗感受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探討學習者對數位遊戲學習之感受。研究之對象為國中七年級學習者,共410人參與實驗教學。體驗式遊戲學習實驗教學活動設計以Kolb體驗式學習循環為理論架構,共分成遊戲情境、遊戲遊玩與專題實作,目的在幫助學習者藉由體驗式學習活動歷程中增強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實驗處理自變項依照遊戲策略之差異,分成挑戰及配對挑戰遊戲策略,目的在探討概念澄清之配對遊戲是否可以幫助抽象概念之理解。本研究結果依學習動機、流暢經驗感受與學習成效三個構面,綜合歸納如下: (1)體驗式遊戲策略有助學習者之正向學習動機及流暢經驗感受; (2)學習者在數位遊戲學習環境中感受高學習動機及高流暢經驗,並未提高學習成效; (3)高資訊處理學習者,在體驗式遊戲學習活動中,對程式語言學習動機、流暢前經驗及學習理解成效顯著優於低資訊處理學習者; (4)同化型及聚斂型學習風格學習者對程式語言學習之學習理解成效顯著高於發散型及調適型學習風格學習者、調適型學習風格學習者對程式語言學習之學習理解成效顯著高於發散型學習風格學習者; (5)遊戲策略與學習者偏好之遊戲是否配對,並未顯著影響學習者在體驗式遊戲學習活動之學習動機、流暢經驗感受及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