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Shu-Min"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的學習經驗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以碩士班為例(2024) 胡文菁; Hu, Wen-Ching在父權社會中,女性常因為過去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或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而中斷學習或工作,造成她們在教育或職場生涯上的不連續性,這使得女性在現代社會結構中相對弱勢,並形成低自尊的現象。雖然有許多途徑可以發展個人對自我的認同感,但周圍許多過去受到社會結構限制的中年女性在回流高等正規教育後,皆提升了她們的自我認同。據此,本研究透過質性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對五名45~64歲之間的女性進行訪談,深入探討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的學習經驗與自我認同間的關係。本研究結論如下:(1)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的動機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為滿足個人學習興趣、為滿足他人期待、追求生活變化、增進服務社會之能力、提升個人社會地位及工作機會,以及增進跨世代交流和多元學習機會;(2)在中年女性的學習經驗中,本研究結果之重要發現包括在強調人際關係和情感連結的學習環境中,能提升其學習效果;透過課堂上的討論和分享,能使其意識到個人知識經驗的價值;在安全且支持的學習環境中,能促進她們說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能培養她們聯結性思維和批判性思考之能力;教師的關懷與鼓勵能增強其自信,使能應對各種挑戰;與不同世代的同學互動和分享經驗有助於增進彼此的包容、理解與進步;(3)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對她們的自我認同有正向積極的影響,包括自我概念與自尊的提升、社會角色的轉變使她們重新認識自己,以及個人行動力的增強。Item 中年女性生涯轉換階段實務社群學習經驗探究–以硬筆教學志工為例(2021) 陳春月; Chen, Chun-Yueh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的生活重心,常會因責任與身分的轉換,而導致生涯角色隨之改變。此階段女性其共同特質為生涯階段任務面臨轉換,而她們為因應這階段的生涯,如何透過參與校園實務社群學習模式的淬鍊,發掘個人生涯多元選擇的面向?這樣的學習經驗又如何影響個人重新看待中年生涯轉換的階段?本文研究對象為參與硬筆教學實務社群學習之40~55歲之中年女性教學志工共五位,以中年女性的生涯轉換階段與實務社群學習理論內涵為分析架構,透過質性研究半結構訪談模式以三個面向分析:(1) 瞭解影響中年女性生涯轉換階段之關鍵因素;(2)了解中年女性實務社群學習經驗;以及(3)了解中年女性實務社群學習經驗對其生涯轉換之意義與影響。本研究結論為:1.中年女性生涯轉換階段自我覺察形成需求,開啟個人學習動力,重新形塑自我價值與定位2.實務社群經驗開啟女性專業學習之契機3.社群學習經驗對中年女性生涯轉換的意義在人生下半場內外在價值擴散效益。最後,依研究所得之分析與結論,提供相關單位建議做為參考。Item 新藝術風格應用於印花創作研究—以現代女性消費心理為例(2018) 陳淑敏; Chen, Shu-Min新藝術Art nouveau為西元1880年至1910年橫跨歐美地區,以線條表現與裝飾美為主要目的藝術風格思潮,新藝術在當時並非為全新的藝術形態,而是吸收外來文化並融合多種時期的藝術特色。抱持著對舊時代的感懷兼具世紀末對邁向新時代的憧憬,複雜的情感造就出新藝術不僅只是風格,更是個思想活動風潮。時值女權運動的萌芽發展,女性藝術教育普及與女性專業技能的培養,加上女性的消費能力提高,造就許多以女性為新藝術風格主題的海報與設計。本研究將探討新藝術風格特色與當時女性形象,並以KJ歸島法與訪談方式,針對新藝術插畫圖像風格的表現手法進行分類,共獲得九種經典新藝術女性形象,分別為1.官能性感、2.生活閒適、3.歡愉熱情、4.高貴上流、5.知性專業、6.淡漠孤獨、7.神聖靈性、8.優雅唯美、9.神秘簡化。經瞭解當時對女性造型的描寫,喜好推崇以豐乳肥臀與腰線的展露為主;並將女性象徵為神話故事中的女神,給予性感神秘氛圍。愉悅的表情與華麗飛揚的裙襬線條代表著自我解放,更有女性穿著褲裝騎乘腳踏車作為自由新生活的表現,皆為新藝術展露女性形象樣貌之手法。各年代的女性皆以當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反映在自身的形象上,自二十世紀以來,女性觀念的改變與女性自我覺醒,女性意識的提升促成消費動力,女性生活與消費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本研究將新藝術時期風格海報圖樣所得經典女性形象,結合現代女性消費心理思維,以新藝術裝飾性手法設計九種主題絲巾印花,呈現於服飾與生活飾品,透過女性的織品裝飾彰顯個人特色與自我意識。本研究對新藝術風格文獻與探討研究流程,結合女性消費心理所設計之圖樣,可供日後設計者依此脈絡作為創作元素與靈感的獲得。Item 臺灣成年人攝食水果習慣之研究(2020) 陳淑敏; Chen, Shu-Min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臺灣成年民眾攝食水果的現況與對於足份水果攝取的認知,並呈現成年民眾在不同職業別、性別、教育程度等人口統計變項的水果營養認知及攝食水果達成度的現況。另外,本研究探究民眾無法攝食足份水果的障礙因素,以及分析成年人水果攝取的習慣與健康狀況的相關性。本研究以線上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與交叉表。研究工具修改來自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問卷」,本研究共回收有640份臺灣成年民眾的有效問卷。研究發現,大多數已成年國人每日攝食足份水果的比例偏低,女性攝取的達成度明顯優於男性;年齡愈大者達成度也愈好;家管、無業者達成比例最高,藍領族群達成比例為各族群中最低;教育程度高、健康自覺愈好者、水果營養認知愈好者達成比例也相對較高;社會支持度正面影響水果攝取的達成度。台灣已成年民眾攝食水果的最主要障礙因素為生活太忙、懶得購買、嫌剝削皮麻煩。本研究也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實務應用和未來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