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Li-Ju"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BRR-CAT對能力估計與測驗焦慮之影響(2009) 陳麗如; Chen, Li-Ju傳統電腦化適性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 CAT)中,提供分區式的回溯 (Block-Review;BR)機制,可給予受試者修正誤解題意、輸入錯誤及計算錯誤的機會,有助受試者發揮其部分知識,展現最大能力表現,亦滿足受試者對回溯及改答機會的需求,舒緩其因無法回溯及改答而引發的挫折與焦慮。然而,受試者改答後,隨之改變的作答反應(response pattern)可能會形成不合理的情況,進而影響能力重新估計的結果。受試者改答後,於變動的作答反應中加入重排程序(rearrangement procedure),調整為合理的作答反應是否可行?重排後的作答反應是否增加受試者能力重估計的精確度?皆為BR-CAT中待解決的問題。 本研究旨在提出於BR-CAT中加入作答反應重排程序(rearrangement procedure)之可行性,及探究分區重排式CAT(BRR-CAT)對受試者能力估計之精確度與效率,以及測驗焦慮之影響。第一階段模擬實驗,比較BRR-CAT、BR-CAT與傳統CAT於能力估計值、測驗標準誤及施測長度的差異情形。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CAT相比,當受試者為中高能力考生,BRR-CAT和BR-CAT演算法測得的能力估計值更為接近受試者的真實能力值,而測量標準誤(standard error, SE)則無顯著差異。此外,當測驗結束條件較寬鬆時(例SE .35), BRR-CAT和BR-CAT之施測長度與CAT無顯著差異。第二階段為實徵實驗,即依模擬研究結果,建置BRR-CAT、BR-CAT與CAT之線上測驗系統,蒐集真實受試者之作答反應及測驗焦慮資料,比較BRR-CAT、BR-CAT與傳統CAT對受試能力估計及測驗時間的差異情形,以及受試者對測驗焦慮的反應狀況。資料分析結果顯示,與CAT和BR-CAT相較,BRR-CAT演算法測得的能力估計值與SE皆無顯著差異,而接受BRR-CAT和BR-CAT時,學生的擔心和緊張程度較低。Item 含胺取代之聯吡啶釕錯化合物之光物理性質研究(2006) 陳麗如; Chen, Li-Ju本論文合成六種含有4,4’-dabpy與5,5’-dabpy兩種胺基取代的釕金屬錯合物。各為 [Ru(4,4’-dabpy)bpy2]2+、[Ru(4,4’-dabpy)2bpy]2+、[Ru(4,4’-dabpy)3]2+、[Ru(5,5’-dabpy)bpy2]2+、[Ru(5,5’-dabpy)2bpy]2+ 和 [Ru(5,5’-dabpy)3]2+。 實驗結果顯示,4,4’-dabpy為配位基時,會造成吸收光譜紅位移,隨著4,4’-dabpy配位的增加,MLCT band的吸收分別為471 nm、481 nm和502 nm。而5,5’-dabpy為配位基時,會造成吸收光譜藍位移,隨著5,5’-dabpy配位的增加,MLCT band的吸收分別為452 nm、450 nm、420 nm。 當胺取代配位基增多時,釕金屬錯化合物在鹼中的量子產率較在酸中大。當胺取代配位基減少時,釕金屬錯化合物在鹼中的量子產率較在酸中小。 釕金屬錯化合物的吸收光譜與冷光光譜對酸鹼沒有明顯的變化。從酸到鹼中,只有 [Ru(5,5’-dabpy)3]2+ 的最大吸收波長會從631 nm shift 到572 nm。 4,4’-dabpy為配位基時,低溫冷光光譜在酸和鹼中差別較大。 隨著4,4’-dabpy 配位的增加,低溫冷光光譜最大吸收波長在酸中分別為625、628、668 nm,在鹼中分別為656、705、676 nm。5,5’-dabpy為配位基時,隨著5,5’-dabpy配位的增加,max 在酸中分別為606、586、567 nm,在鹼中分別為590、600、554 nm。Item 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之研究與詮釋探討(2021) 陳俐如; Chen, Li-Ju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作曲家約翰尼斯.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被譽為「德國三B」之一,與約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和路特威希.封.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並陳,為德國音樂鮮明的表徵。布拉姆斯是絕對音樂的擁護者與實踐者,音樂形式與風格崇尚莊重的古典樂派,堅守客觀保守的古典主義精神與絕對音樂的立場,是浪漫樂派保守勢力中的最後復古者。本論文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布拉姆斯之生平與作品概述、第三章:《G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創作分析與詮釋、第四章:《A大調第二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創作分析與詮釋、第五章:《d小調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之創作分析與詮釋、第六章: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之整合探討、第七章:結論,等七章來進行研究探討;先以布拉姆斯的生平與作品概述作為開端,並探究其音樂特色。接著針對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作樂曲結構分析,再依個人觀點論述其詮釋方式。最後,將上述研究內容進行總整理,歸納出個人結論與心得。Item 科技新貴的塑身課程—從ACM/IEEE CC2001探討大學資訊科系之課程規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7-04-01) 何榮桂; 陳麗如; 吳正己; Ho, Rong-Guey; Chen, Li-Ju; Wu, Cheng-Chih「綠色矽島」係臺灣發展之願景。隨著社會對資訊人才需求孔急與「科技新貴」高收入趨勢,促使臺灣的大學院校普遍設立資訊科系,也因而吸引眾多學子將其視為大學入學的首要志願之一。大學資訊學系是培育資訊專才的搖籃,其課程規劃及內容對人才素質和國家競爭力皆有重大影響。本文首先概述ACM和IEEE 公布之Computing Curricula 2001(CC2001),其次列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資訊科系課程與特色,並比較其異同。最後探討CC2001 和國外大學資訊科系專業課程對我國資訊科系課程發展之啟示,俾供資訊科學相關領域教師與各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