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Chiao-Yun"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城市巷弄的混雜景觀-陳巧筠創作論述(2021) 陳巧筠; Chen, Chiao-Yun出生、成長、學習,筆者目前的生命經驗大多累積於雙北都市生活圈之中,這個地方像個龐雜豐富又奇異凹凸的大爐盆一樣,每到一個轉角都有一個個饒富趣味的細節,因此筆者的論文與創作,以城市巷弄間的混雜景觀為題,企圖以多面向視角探討生活之地——也就是雙北這座城市——的表與裏,並轉譯出筆者個人的創作面貌。 本篇論文創作研究首要分為「實體」與「心理」兩個層面探討,實體面指的是歷史、建築、材料,心理面指的包括情感、文化、表現手法,呈現在可見表象的樣態與個體感知的表述。前段文獻整理的部分使用上述兩個層面為核心,以近一百五十年間的時間為範圍,從歐美勾劃到台灣本地,搜索出六位藝術家: 郁特里羅(Maurice Utrillo, 1883-1955)、霍普(Edward Hopper, 1882-1967)、伊斯特司(Richard Estes, 1932-)、勞生柏(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吳政璋(1965-)、陳建榮(1972-),進行對城市繪畫、創作的論述與社會背景、藝術家生命經驗,做關係分析、串連比較和綜合討論;中段是筆者個人創作主題與對筆者有啟發與影響的文獻觀念或視覺表現的整體脈絡整理與解析,以文佐圖釐清筆者的概念形成之路線與轉折;後段為筆者瞄準「城市巷弄的混雜景觀」為題的創作論述、媒材技法紀錄與個別作品詳述,說明作品與現實環境間對象物的關係轉譯,與創作手法加乘媒材實踐達成「模糊性」、「混雜性」運用之方法敘述。 透過對文獻與筆者創作論述的穿絲引縷,最後縫製出筆者階段性的為生活之地而創作而思考的樣貌與痕跡,此地的風華與情感,暫時以日常與混雜的姿態留下一件件的縮影,未來城市空間如何發展,未來的縮影若也能與之以更成熟的語彙對舞,將是筆者創作與思考的努力方向。Item 希望類型對保險產品恐懼型廣告的說服效果:以調節焦點與自我建構為干擾變數(2021) 陳巧芸; Chen, Chiao-Yun隨著國內整體經濟環境的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國人對風險意識與保險觀念日益提升,保險有效契約投保率與普及率分別提升。有鑑於此,保險公司更致力於廣告行銷,其最常使用具有恐懼訴求之行銷廣告,並在廣告中將保險商品設計為在面對這些風險恐懼時的一種希望選擇,本研究旨在面對恐懼訴求廣告,將保險商品設計成何種希望能有較好的說服效果。本研究將試圖探討不同的希望類型(促進希望/預防希望)以及相關人士(自己/自己與家人),針對不同人格特質(調節焦點/自我建構)的消費者對於廣告中的保險商品其產品態度或是對於廣告中的保險商品其了解意願是否可能有所差異。研究方法利用受試者間實驗設計,操弄希望類型與相關人士,共有4組實驗組別,發放線上問卷,實驗對象為24至60歲之上班族,透過最終的研究結果,找出保險公司與消費者之間最有效的溝通策略。本研究結果顯示,將保險商品設計為預防希望,能避免一個負面的結果,且訴求的相關人士以自己的角度做出發,會使消費者對於保險商品的了解意願有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有別於過去的文獻資料,預防型焦點者不再只先注重與他人團體的關係,在面對恐懼時也會先考慮到自身的風險。整體來說,消費者會對於能讓自己避免恐懼風險的保險商品有會有較好的了解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