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黃明月博士"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北縣國民小學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2006) 何俊賢中文摘要 論文名稱:台北縣國民小學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滿意度之 研究 指導教授:黃明月博士 研究生:何俊賢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民小學參與志願服務之女性志工其志願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透過本研究,期能進一步了解學校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內外在現況,並將研究結果提供志願服務組織之學校機構參考,俾能更有效的招募志工及永續經營志工業務,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學校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情形。 二、瞭解學校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工作滿意度。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不同志工管理機制對學校女性志工參與 志願服務的動機與工作滿意是否有關。 四、探討學校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工作滿意的關係。 五、歸納研究結論與建議,提供學校增進志願服務工作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首先蒐集有關志願服務意涵、學校女性志工與學習、參與動機、以及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探討,以做為本研究之立論根據。 而後以文獻分析為基礎編製問卷,並以台北縣204所的公立國民小學女性志工為研究對象。為求抽樣的代表性故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抽樣,共計抽樣73校數,總共發出問卷為965份,回收801份,剔除填答不完整及填答過分集中的問卷後,計有效樣本756份,為回收率83.1%,有效樣本數78.3%。 根據研究發現,獲得以下結論: 一、台北縣國小女性志工以中年、高中職以上、有小孩就讀該校的家庭主婦為主。 二、志工管理機制以團體督導、建立組織架構及分工、職前及在職訓練為主。 三、服務他人、自我成長,為學校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主要動機。 四、夥伴關係、組織氣氛為學校女性志工參與服務的主要工作滿意。 五、不同個人特質、志工管理機制對參與動機有部份差異性存在。 六、不同個人特質、志工管理機制對工作滿意有部份差異性存在。 七、學校女性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越高,工作滿意越高。 依據結論提出下列建議: 一、針對台北縣國小志願服務機構招募及經營志工之建議 (一)學校招募志工時,可以試著把握以下原則 (二)學校應設置專責人員,規劃及辦理志工各項業務 (三)重視志工人力開發,以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四)彈性服務時間爭取支援志工 (五)提供學校女性志工自我成長的機會 (六)建構認同性、情感性為基礎的督導關係 (七)重視並舉辦職前及在職訓練 (八)多安排學校女性志工專業訓練課程,提升服務品質 (九) 適當的分配工作及重視志工的需求 (十)提升與維持整體支持性環境(軟硬體) (十一)公開獎勵與私下溝通 (十二)增進志工的志願服務精神 二、對台北縣各國小參與志願服務工作之女性志工的建議 (一)對已參加志願服務之學校女性志工之建議 (二)對尚未參加學校志願服務工作女性之建議 (三)對各校志工團體之建議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範圍 (三)研究方法Item 高齡學習者溝通式英語教學學習滿意度之研究(2007) 魏彩密; Tsai-Mi Wei摘 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溝通式英語教學應用於高齡學習者及學生學習滿意程度,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研究者在老人社會大學九十三學年度任教12班級之高齡學習者學生為調查對象,有效樣本計232人,研究工具為「高齡學習者英語學習滿意度之調查問卷」,所得資料經t檢定、卡方檢定、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事後比較分析、Pearson’s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共獲致四項結論: 一、溝通式英語教學方式整體上頗受高齡學習者肯定。 二、高齡學習者對溝通式教學學習滿意度各層面以「人際互動關係」層面滿意度最高;而「學習參與」層面滿意度則相對較低。 三、高齡學習者英語學習滿意度不因人口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高齡學習者對溝通式英語教學整體學習滿意度與各層面滿意度呈現相關。 根據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作為高齡者英語教師教學及高齡者教育機構推廣英語教育之參考: 一、 從事高齡學習者英語教學的教師必須以多元化、活潑生動、循序漸進的溝通式教學 二、 改善課程內容 三、 選擇適當的教材、豐富教材內容 四、 研發視聽輔助媒體,增進英語教學成效 五、 教師應多方蒐集教學相關資料,提供學員更多真實的會話情境,以體會語用溝通能力的重要性 六、 教師加強教學設計,鼓勵高齡學習者學員參與英語課程設計、學習計畫的擬定,事先提供進度表 七、 對高齡者教育有關單位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整合進修資源、提供多元進修機會Item 鷹架教學概念在成人學習歷程上應用之研究(2004) 陳定邦; Din-Bang Chen鷹架(scaffolding)的概念源自於蘇俄心理學家L.S.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理論,依據Vygotsky的說法,教學可以超越並引導發展,強調人類高層次的心理活動就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起初是透過他人的調整,而逐漸內化為自我調整的過程。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1)了解「鷹架教學」方式與策略在《統計學》課程概念教學的規劃與實施情況;(2)分析成人《統計學》課程「鷹架教學」活動概念理解的歷程;(3)探究「鷹架教學」策略在成人教室教學互動應用的影響;(4)最後,根據分析、歸納的結果,提供成人鷹架教學方式與策略在「數理」課程實務應用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參與觀察,蒐集教室教學活動與課後深度訪談逐字稿,研究工具包括教科書、課程教案、教學日誌、訪談大綱、自編成就測驗等,研究對象以大台北地區選修空大《統計學》課程,有意願參與課後輔導教學之成人學習者為主,研究期間為二○○三年三月至六月,研究結果摘述如后。 1. 《統計學》課程教材的編製、課輔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鷹架教學策略的實施,屬於「循序漸進」的理解歷程;「學習在精不在多」與「勤能補拙」,都是影響「統計」學習關鍵的因素。 2. 鷹架教學策略的實施屬於動態的過程;「同儕鷹架」策略的應用,有助於誘發學習者主動思考,「教學者鷹架」策略的應用也有助於引導學習者正確的思維路徑,並平衡學習者的壓力。 3. 鼓勵有能力的同儕起示範作用,引發成功的互惠式教學經驗,「同儕語言」可以幫助個人建構概念的意義,或協助受困惑同學重述教科書或老師的解釋,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個人需求。 4. 鷹架教學策略的應用係不斷移轉(shift)的過程,鷹架教學方式的「過渡作用(transition)」會影響學習責任遷移;「教學者鷹架」與「同儕鷹架」的交互運用,教學者負有「維持與控制」教室情境的責任,以引領教室互動。 5. 《統計學》概念的理解,係規律性的概念架構,學習者在先備條件、語義組織、思維路徑與概念形成間持續移轉、游走與碰撞,遭遇挫折,必須不斷回到原點(backwards)重新思考、反芻。 綜合而言,鷹架教學方式與策略在《統計學》課輔教學活動的應用是成功的,學習者的反應是正向的,針對《統計學》課程、教學者與學習者方面,研究者亦提出若干建議,提供「統計教學」專業領域的參考;在後續研究的建議上,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研究範疇等,提供成人鷹架教學進一步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