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韋宏"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一維單負材料光子晶體多通道濾波器之研究(2011) 陳韋宏光子晶體(PCs)在過去十年的光電界及物理界中備受矚目。光子晶體的基本特徵是存在一些光子能隙(PBGs),頻率介於其中的電磁波無法在光子晶體結構中傳播。近幾年為了開發有利用價值的設備而研究光子晶體能隙是引起大家興趣的技術。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的目標是設計一維光子晶體多通道濾波器。我們將使用所謂的單負材料(SNG)來設計多通道濾波器。在最初的設計,我們考慮含有負介電常數材料(ENG)的光子晶體異質結構。 第二個設計使用由負介電常數材料(ENG)和負導磁常數材料(MNG)所組成的雙週期結構光子晶體多通道濾波器。我們發現通道的數目和結構中堆疊的層數有密切的相關。我們也研究通道在TE和TM不同模態下改變入射角度的特性。 本篇論文第一章介紹光子晶體的基本性質。第二章詳細敘述本篇論文分析時所使用的轉移矩陣法。主要的議題分別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五章作總結論。Item 臺北市之聯營公車客運版圖分布(2012) 陳韋宏; CHEN,WEI-HUNG臺北市為全臺灣最早發展公車運輸之城市,於日本統治時代已初具規模,戰後初期受法規限制僅由臺北市公共汽車處行駛市區路線,至1969年才開放市區公車路線民營,並實施「分區營運管制規則」,限制各業者的營運區域,1977年實施「聯營制度」,取消分區營運管制統一路線編碼與票證,並逐步擴張至今共由14家客運業者所組成的聯營公車體系。本研究利用1977年、1998年,以及2011年臺北市之聯營公車路線班次加權統計,以空間分析方法剖析臺北市之聯營公車各家客運業者,由1977年至今的路網分布情形。透過公車路線與班次資料庫建立及統計分析,得知各家客運業者的版圖範圍,從聯營制度實施後至今雖有擴大,但仍保有當初分區營運管制規則的影子,且班次密度最高的地方多為臺北市內主要幹道,或各家客運公司由新北市進入臺北市後的折返集結點。但是,在路權受政府管制且站場儲車用地的限制情況下,致使各家客運公司的主要營運區域並無變動,因此若欲拓展更大的營運範圍,最快的方法就是合併或收購,集團式客運公司因應而生。臺北市聯營公車目前已形成「臺北首都集團」與「中興大業巴士集團」,集團車輛數及班次數超過臺北市聯營公車的五成。依照本研究空間分析的結果,發現臺北首都集團下的首都客運補足臺北客運東西向及南京東路以北之路網,而臺北客運則補足首都客運於臺北市西南區一帶空缺;中興大業巴士集團下的淡水客運集中關渡地區,光華巴士集中士林、天母一帶,新北客運位於南港地區,中興巴士聚集士林、公館附近,指南客運則以木柵地區為主。依此可知集團式客運公司,旗下各業者主要營運區域有空間互補關係,並且重新劃分與組合公車路網分布,藉此打破固有營運區域,擴大營運版圖,致使路線彈性增加,提升營收效益。Item 臺北市內湖金面山區黃口攀蜥停棲行為之分析(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5-10-??) 陳韋宏; 邱慶奇; 高善Item 運動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NBA籃球明星LeBron James運動廣告為例(2010) 陳韋宏運動,是一種超越國界與文化的全民活動,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無遠弗屆的滲透力,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Greendofer,1981),並在商業至上的資本主義盛行的脈絡下,職業運動也隨之興起。 廣告,一方面在經濟層面上扮演著展示商品與傳遞訊息於消費者的功能,而在社會文化方面,它成為影像社會的顯著代表,再現影像社會的視覺文化。而Goldman(1992)認為,當某些美國廣告在販賣產品時,會傳遞出美國歷史的理想描繪,也就是說,在這些運動商品化的現象背後,其實都有著複雜的商業運作過程(商品的文化經濟脈絡),而就在消費者認同消費商品的同時,也代表著他們接受商品所傳達的神話與社會文化價值意義。 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對於廣告慣用的手法,將以符號學相關研究取徑,加以分析解構運動廣告神話所隱含的社會文化價值,希望有助於消費者認清廣告的本質,讓消費者能從廣告當中得到確實有用的訊息,不受廣告建構的神話情境陷阱所迷惑,而盲目追求流行。 研究結果發現:NBA季後賽宣傳廣告在文化價值的呈現,主要有英雄主義、群體主義、勝利主義、資本主義等社會文化價值,而Nike廣告在文化價值的呈現,主要有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資本主義等社會文化價值,兩類型運動廣告皆符合美國文化的主要內涵;而在廣告與神話扣連部份,NBA廣告在與文化價值進行結合的過程中,是將比賽的訊息(對戰組合:包括球隊與球員)、比賽的張力、比賽的勝負等相關訊息,與NBA聯盟指標性人物(James)作為符號的扣連,來作為季後賽(Playoffs)的宣傳手法,而這些符號的背後,又隱含著「掌控權、追求成功、追求夢想、勇於挑戰、樂觀、努力不懈、英雄的誕生」等概念;而Nike廣告同樣透過符號呈現的神話概念,將James塑造成追求夢想、勝利、英雄等符號,所以,在廣告與神話結合部份,Nike廣告更是透過James所呈現的神話概念(個人主義、英雄主義),也透過符號擬真實的手法,進一步塑造「穿Nike鞋=英雄人物的概念」。 最後,綜合討論運動廣告的行銷策略,「銷售行為」才是NBA、Nike運動廣告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