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建良"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應用電池健康度因子於複合電力電動車輛之最佳化尺寸與能源管理控制器設計(2023) 陳建良; Chen, Chien-Liang本研究旨於開發具健康度因子之複合電力電動車輛最佳化尺寸與能源管理控制器設計,首先利用車輛模擬軟體Advisor(Advanced Vehicle Simulator)中數據資料庫建立複合電力電動車輛之MATLAB/Simulink控制導向物理模型,選用美國特斯拉公司(Tesla)生產之純電動車Tesla model 3作為參照;複合電力源參數利用現有之文獻搜索電力源類型,包含:鋰三元電池、磷酸鋰鐵電池、鈦酸鋰電池以及超級電容,對其不同電力源類型進行四項指標搜尋統整:比功率(kW/kg)、重量能量密度(kWh/kg)、體積能量密度(kWh/L)以及比價格(USD/kWh)。 基於參照車型之性能指標及目標函數,透過全域搜尋法(Global Search Algorithm, GSA),求得最低出廠成本複合電力源尺寸以及DC/DC轉換器位置,再將相關參數導入上述複合電力電動車輛模型,進行基本規則庫控制(Rule Based Control, RBC)以及GSA之能量管理策略設計,為了進行整體控制策略驗證,將整車應用於不同電力源尺寸以及DC/DC轉換器位置,進而分析控制策略之能耗效益,控制策略(RBC以及GSA)於不同電力源尺寸運行兩次NEDC行車型態,GSA相較於RBC皆有14%以上之能源改善率;運行兩次WLTP行車型態,GSA相較於RBC皆有19%以上之能源改善率。 為驗證所設計之能量管理策略可於真實環境下運行,建置硬體嵌入式系統(Hardware-in-the-loop, HIL),燒錄至硬體設備進行閉迴路即時(Real-Time)運算,透過最低出廠成本複合電力源尺寸進行HIL與SIL比較,相似度皆達到99%以上。 根據上述HIL與SIL比較結果可驗證本研究之複合電力電動車輛動態模型以及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實屬合理,最終使用GSA控制策略於不同複合電力源尺寸以及不同行車型態效益分析。利用本研究設計之電池健康度因子,進行複合電力源於開發出廠至汰役階段測試,使複合電力源能平均達到汰役階段,並持續進行功率分配修正。再透過一體式尺寸/控制最佳化目標函數,計算於測試時間之總累積輸出功率與行駛里程,並分析不同複合電力源之尺寸由開發出廠至汰役階段之效益。最終結果為15kWh磷酸鋰鐵電池搭配60kWh鋰三元電池尺寸(DC/DC轉換器配置於磷酸鋰鐵電池)有最低之比壽命成本。雖12.06kWh磷酸鋰鐵電池搭配62.94kWh鋰三元電池尺寸(DC/DC轉換器配置於鋰三元電池)有最低之出廠成本,但加入本研究之電池健康度因子、時間總累積輸出功率總和以及公里數計算後,最低之出廠成本尺寸比壽命成本為9.809USD/km,一體式尺寸/控制最佳化之尺寸比壽命成本為9.066USD/km,與前者相比,比壽命成本改善率為7.6%;最終為驗證本研究之電池健康度因子之良窳性,利用一體式尺寸/控制最佳化之尺寸進行比較,加入電池健康度因子之比壽命成本為9.066USD/km,未加入電池健康度因子之比壽命成本為9.520USD/km,其前者相較於後者之比壽命成本改善率為4.8%。Item 探究八年級學生對電化學的概念改變歷程(2009) 陳建良本研究根據文獻所提及電化學的迷思概類型,設計出一系列有關「離子移動」、「通路概念」、「物質增減」、「粒子行為」及「鹽橋概念」的診斷式紙筆測驗(題型包含二階層測驗試題、單一選擇題、填充及作圖題),預試對象為國三學生,男:87,女:101,共計188人,信度為0.936,診斷式紙筆測驗用來探討學生電化學的迷思概念。 為調查所發展的多重表徵教學可以協助學生電化學概念的學習成效,以宜蘭縣某國中之57名八年級學生為研究樣本,依準實驗研究設計分為實驗組(28人,男:15、女:13)與對照組(29人,男:18、女:11)。學生在「電化學」學習上的教學策略,包括文本教學,動手作實驗,電腦動畫,微型化學及角色扮演。教學活動均是為了使學生發生概念改變,並比較該教學對學生之影響,並對實驗組學生施以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此種教學的看法。再者,本研究亦想探討老師的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學習成效。 經過共計九堂課的教學後,分析兩組學生教學前、後的總分、電化學分項概念、概念的屬性及層次,以及三次動態評量的答題情形,在量化上,以spss分析概念的表現,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1)在教學成效方面: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學生在教學前並未達顯著差異(t=0.26,p=0.793),教學後則達到顯著差異(ANCOVA,後測:F=8.29, p=0.006;延宕後測:F=6.18,p=.016)。 (2)在分項概念的組間比較(ANCOVA)中,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學生在分項概念未達顯著差異,後測在「通路概念」、「鹽橋概念」的概念上達顯著差異。延宕後測於「離子移動」、「通路概念」、「物質增減」及「鹽橋概念」均達顯著差異。 (3)在教學過程的動態評量中,實驗組的得分皆顯著優於控制組,兩組學生除了第一次評量(電離說: t=-1.79,p=0.080)未達顯著差異,在其他的動態評量上均達顯著差異(鋅銅電池: t=-3.79,p=0.000,電解水: t=-2.27,p=0.030)。 由結果發現,實驗組的學生的學習成就顯著高於對照組,顯示本研究所開發之多重表徵教學法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概念的學習與學習興趣。另外,問卷結果顯示,學生對本教學模型於學習的幫助給予正面的肯定,也喜歡此種的上課方式。 而在教學策略方面,學生對於研究教師給予正面的評價,因此在學校的教學中,實施多重表徵的策略,將更有意義地促進學生的學習。Item 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一個敘說探究(2011) 陳建良; Chen, Jian-Liang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希望透過生命故事敘說與研究者的理解與詮釋來瞭解長期安置、獨立生活等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並呈現他們的因應之道。本研究採取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歷程。研究者先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到兩位願意分享個人生命故事的研究參與者;並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以蒐集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敘說。訪談內容轉錄為逐字稿後,研究者先將訪談內容撰寫成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故事,再以敘說分析法中的「整體-內容」形式進行生命故事分析。 本敘說研究發現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如下:(1)家庭環境及長期分離造成與家人疏離矛盾的關係;(2)在人際關係中較難表露真實自我、信任別人;(3)習慣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凡事靠自己;(4)獨立生活帶來的經濟壓力限制了個人的發展。 另外,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因應之道則如下:(1)先接受現實,再主動尋求解決之道;(2)對於親情的遺憾壓抑、否認,好讓自己能繼續前進;(3)尋求新的人際或依附關係,拓展社會支持系統;(4)自我肯定與勉勵,增進面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5)正向看待過去經驗,帶來新的意義與力量;(6)在宗教信仰中尋求寄託與慰藉。 最後,研究者除了呈現個人之研究省思,並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果,分別針對助人專業工作者、育幼院、育幼院安置院童,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