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鄭雅云"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灣社群媒體之「取消文化」現象初探:以臉書娛樂新聞留言為例(2022) 鄭雅云; Cheng, Ya-Yun人們對名人的關注早已成為生活習慣之一,社群媒體的盛行使得大眾對名 人的討論能更加熱絡,甚至影響名人的生活及演藝生涯。近年,「取消文化」 (cancel culture)一詞成為網路流行詞彙用語,其意義為對不當言論或是違反社 會道德行為之公眾人物、名人等,利用社群媒體發起抵制與網路羞辱等行為, 達到取消之目的。取消的發生是透由大眾的言論構成的取消行動,經過主流媒 體再次建構取消事件,將議題的影響力擴大延伸,獲得更多人對此公眾人物及 名人劣跡行為之關注。因此,取消現象開始引發名人及各界人士,探討其存在 之利弊。本研究聚焦於 2020 年至 2021 年娛樂圈取消名人的相關新聞事件,以 臉書新聞粉絲專頁作為分析場域分析貼文及留言,利用 van Dijk 的論述分析, 探討社群媒體貼文對取消文化事件與人物的建構、留言者對取消行為的認知與 想像,以及留言論述背後濳藏的社會意義與意識型態。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編輯掌握著對取消事件中,角色形象及事件樣貌的建構,貼文中則透過論述對話呈現社群成員的意識型態與社會現象。透過論述分析貼文及留言論述後,得出三個研究結論:(一)社群編輯能為取消事件注入的人物形象、話題性與偏見;(二)被取消者與受害者身分能根據人物原本形象,以及事件發展導致角色對調,且能由取消行為論述透露出社群成員的集體意識;(三)台灣存在兩項社會現象:第一,女性群體為弱勢群體,第二,台灣人對他者團體擁有高標準的道德觀意識型態。Item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課程綱要研修委員對課程綱要審議滿意度之研究(2022) 鄭雅云; Cheng, Ya-Yun本研究藉由課程綱要審議機制、審議運作及審議結果之分析,了解首次參與課程審議會之技高專業群科課綱研修委員,對課綱審議滿意度之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有意願參與調查之研修委員共155人,正式發放之問卷為155份,回收問卷為139份,回收率達89.7%,有效問卷計13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100%。根據研究結果及綜合討論,本研究之結論有以下七點:一、二階段審議立意良好,惟執行上耗費龐大人力及時間;二、民主審議與專業性審議產生扞格。三、審議方式大致偏向滿意,惟程序審議有重複審議之慮。四、審議流程滿意度良好,議事效率及討論氛圍滿意度相對較低。五、技高課綱研修委員對審議結果大致偏向滿意,惟部分群對「類群科歸屬、教學科目與學分數、核心素養、課程架構及技能領域」偏向不滿意。六、技高課綱研修委員對錯漏字勘誤修正意見滿意度最高;對技能領域修正意見滿意度最低,有待後續研究進行探討。七、課審會參與情形不同之技高課綱研修委員對課綱審議滿意度有顯著差異,有待後續研究進行探討。綜合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之具體建議如下:一、檢視現行二階段審議之必要性及合適性。二、研議民主審議與專業性審議間取得平衡。三、檢討課審會程序審議方式,以提升議事效率。四、宜建立研修與審議事前溝通之機制。五、技高課綱之課審會成員,宜納入業界代表。Item 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9》之分析與詮釋(2012) 鄭雅云拉赫曼尼諾夫(Sergey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1873-1943)是俄羅斯十九世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同時亦是指揮家,並被公認是二十世紀初最好的鋼琴家之一。他在1901年,也就是大約24歲時,完成了這首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and piano, op.19)。本研究以探討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為主,研究範圍包括作曲家生平介紹、音樂發展與時代背景、音樂家創作理念與風格、樂曲結構之分析及演奏技巧與詮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第二章敘述俄國近代音樂發展與拉赫曼尼諾夫的生平、重要作品與音樂風格;第三章則針對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的四個樂章之樂曲架構、重要音樂動機與素材做了分析與歸納;第四章是樂曲詮釋,最後則是結語。 藉由蒐集中外書目、期刊、有聲資料、參考線上音樂辭典及閱讀他人撰寫之論文等,對於作曲家生平、風格等獲得一個較為完整的概念。熟練樂曲、分析樂曲結構之組成、曲式、和聲進行,調性等,練習並詮釋本曲、與伴奏討論音樂線條;研究過程也時常與指導教授討論演奏技巧、弓法和指法等,最後綜合所有資料整理與歸納,再將所探究之結果分析總結。 關鍵字:拉赫曼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奏鳴曲Item 走入竹子湖,攜出海芋之美(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9-12-??) 林采霏; 林淑茹; 鄭雅云; 紀佩伶; 謝柏舟; 賴弘喻; 謝惠君; 洪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