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連玉如"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日治時期臺北市的升學樣貌-以臺籍子弟入學中等教育機構為中心(1919-1945)(2013) 連玉如; Lien, Yu-Ju本文所要探討的是日治時期,自1919年學制確立後,臺籍學童有哪些升學管道?其中臺北市的升學樣貌為何?教育特色為何?又臺籍子弟完成初等教育後選擇島內「升學」的動機為何?其中是否有性別差異?或受到家族戰略、學歷主義等因素影響?並且在殖民政府對於臺灣本島人中等教育採取限制主義的背景下,加以臺籍初等教育畢業生的逐漸增加,至1930年代,中等教育機構嚴重不足,引起民間日臺籍人士的設校擴校運動,來自於民間的中等教育擴張運動,究竟為哪些人士參與?他們為何參與?又是如何運作,使設校遷校運動得以成功?最後,筆者嘗試解釋「升學」競爭及民間中等教育擴張運動蘊涵的意義,試著定位此等現象。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引進近代教育並大力推動,新進教育的引進對於以儒學為主的臺灣漢人自是產生衝擊,本島人對於中等教育機構的訴求最早為1915年臺中一中的設立請願運動,為臺人自發地要求設立中等教育機關的先聲。臺北市作為政治、經濟與文教中心,臺籍市民對於近代教育的需求顯著地高,反應於初等教育機構密度及就學學童比率居本島之冠。1919年學制確立後,殖民政府開始設立更多中等教育機關,自1919年開始,市內臺籍子弟除留學外,也可選擇島內升學的管道;再從統計數據得知,歷年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實業學校等臺籍學生報考者皆多於錄取者,其中以臺籍學生為主的臺北第二中學、臺北第三高等學校、臺北第一工業學校以及臺北市內私立中學校,報名升學考試學生漸漸增加,錄取名額卻幾乎沒有增長,逐漸形成「入學難」、「試驗煉獄」的升學競爭現象。 臺籍學童初等教育畢業後,選擇島內升學,可從兩個面相去探討:家族戰略、學歷主義,其中對於不同性別學童,學歷的意義也不同。男子升學多為個人出路,家族前途,例如謀求好工作或取得晉升社會領導階層的門票;女子則憑藉漂亮的學歷,獲得好歸宿。而在1930年代由民間人士發起的私立臺北國民中學校設校案,以及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遷校擴校運動,兩次運動的成功,新中間層貢獻良多。最後,筆者依據諸多升學者的選擇動機與民間的中等教育擴張訴求,推論「升學」的背後,其實隱含了傳統「讀書—考科舉—得功名—社會地位」的晉升模式思維。對於新政權所制定的新規則,即近代教育成為新的篩選機制,臺人相當機敏的接受,並且面對中等教育資源的限縮,集結起來要求更多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