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謝州恩"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 研究(2008-12-01) 謝州恩; 吳心楷Item 建構國小科學本質學習要項與教學研究(2017) 謝州恩; Hsieh, Chou-En有鑑於目前在我國12年國教課程綱要正在進行編修的時期,本研究參考實證哲學、科學史、科學心理、科學社會學領域的文獻及若干國家科學本質課程要項,先歸納出重要的科學本質項目23項,依其科哲觀點區分成實證、調和與後實證觀點。再請國內專家學者與學專門教師,進行大慧法(Delphi technique)問卷調查,以尋求適合國小學生學習的科學本質要項的共識。從分析Kendall和諧係數可知,科學本質在國小課程的重要性與科學本質的哲學觀點,各群內兩回問卷皆達顯著的一致性,且專家學者與專門教師在兩回合大慧法問卷,也達成顯著的一致性。大慧法歸納出的科學本質學習項目共十項,如:科學家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科學由科學社群建構而成、科學目的之一在解決問題,以及科學知識帶給人們啟示等,適合納入國小自然科學課程與教學。本研究另一個目的在尋找能達成目的的教學,使學生能達成前述科學本質要項的學習。以作者任教學校的六年級班級分成:一般教學、論證教學、論證省思教學三種策略進行準實驗研究,來瞭解學生經六個活動後,是否達成專家學者的科學本質認識。透過質性(五題)與量化前、後測(30題)、教室錄影音、訪談(七題)與學生學習單等資料來源分析,發現一般教學班與高成就學生科學本質觀點未改變,而論證教學與論證省思教學班的學生科學本質有部分項目觀點改變,論證省思班與高成就學生的科學本質觀點經教學後較能接近前述的科學本質要項的學習目標。論證與論證省思班的中、低學習成就學生在若干科學本質觀點上也有轉變。論證與論證省思班學生的論證皆有進步,其中論證省思班以主張和理由進步較多。論證省思班的學習活動設計較強調後設認知策略,使學生對科學本質認識的轉變較明顯。研究結果建議,論證省思教學模式可提升國小學生建立科學本質的認識。Item 探究情境中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6-06-01) 謝州恩; 吳心楷有鑒於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之不足,研究者參考科教文獻改編課本的活動內 容,設計一系列探究導向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活動。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 六年級學童在探究活動中其科學解釋能力的成長。根據文獻,本研究將科學解釋能力 細分為核心能力與相關能力兩部分。核心能力是:「指出因果關係」、「運用推理能 力」與「使用證據」;相關能力有:「解釋提出主張」、「運用圖表協助解釋」、「語 文傳達解釋能力」與「學生評鑑解釋」。本研究從前後測、錄影、問卷、訪談、學生 成品等方面蒐集資料,以質性和量化方法來分析學童的科學解釋能力的成長。資料經 信度分析與三角校正歸納後,本研究發現學生科學解釋核心能力以指出因果關係成長 最多(其中量化前後測成長結果t = -4.824,p<.01),其次是運用推理能力,最後是使 用證據能力;相關能力亦有不等的成長,其中以學生解釋提出主張成長最快。本研究 亦發現不同的探究階段,有助於不同解釋能力的成長。最後,本研究提出以科學解釋 能力應受重視及早訓練等為建議,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探究情境中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5-10-??) 謝州恩; 吳心楷有鑒於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之不足,研究者參考科教文獻改編課本的活動內容,設計一系列探究導向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活動。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童在探究活動中其科學解釋能力的成長。根據文獻,本研究將科學解釋能力細分為核心能力與相關能力兩部分。核心能力是:「指出因果關係」、「運用推理能力」與「使用證據」;相關能力有:「解釋提出主張」、「運用圖表協助解釋」、「語文傳達解釋能力」與「學生評鑑解釋」。本研究從前後測、錄影、問卷、訪談、學生成品等方面蒐集資料,以質性和量化方法來分析學童的科學解釋能力的成長。資料經信度分析與三角校正歸納後,本研究發現學生科學解釋核心能力以指出因果關係成長最多(其中量化前後測成長結果t = -4.824,p<.01),其次是運用推理能力,最後是使用證據能力;相關能力亦有不等的成長,其中以學生解釋提出主張成長最快。本研究亦發現不同的探究階段,有助於不同解釋能力的成長。最後,本研究提出以科學解釋能力應受重視及早訓練等為建議,供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鷹架理論的發展、類型、模式與對科學教學的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3-11-??) 謝州恩; Chou-En Hsieh鷹架理論可以從較早Vygotsky 的近側發展區談起,經過Wood 、Bruner 和Ross (l976)提出,以輔助學習者維持學習方向與鷹架的動態架構仍然是最根本的鷹架理論觀點。近年鷹架理論中,包含:鷹架撤離、人與人造物鷹架並存、減少學生自由度等各種鷹架理論,逐漸受到重視。其中,Tabak 將分佈式鷹架區分出了三種模式,包含分散性鷹架、重複鷹架與協同鷹架。透過人與人造物鷹架的優缺點探討,本研究提出一種人的鷹架可能的模式,並強調人與人造物鷹架整合的優點。從若干鷹架的實徵研究中,討論各種鷹架的適用情境。最後提供教師在進行鷹架教學時,應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