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莊霈涵"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蕭麗紅小說的民俗書寫
    (2009) 莊霈涵; Chuang Pei-Han
    在七、八Ο年代交替之際,女性作家的作品漸漸獨佔整個文壇,其小說內容多半著墨於男女情愛和婚姻為題的「閨秀文學」亦稱為「女性文學」。為了重新審視女作家們的作品,並賦予她們一個客觀的文學地位,筆者從這群女作家中選定頗具代表性的蕭麗紅作為研究對象,蕭麗紅的小說中大量使用台語方言、俚語、俗諺、歇後語與歌謠,呈現「台語小說」的特質。尤其作品中流露有濃厚的懷舊情懷,並經常可見故鄉布袋的身影,在濃濃的原鄉記憶下,她藉著有關鄉土民俗的描繪,以及方言書寫的方式,重現了台灣道地的鄉土情傃。在《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中,回溯早期人們對家鄉的認同感,透露出蕭麗紅對鄉土的深情眷戀,在《白水湖春夢》中,企圖引發讀者省思鄉土的概念及建構一己的心靈家園的心意。是家鄉給與她的鄉土養分,引發她探究童年的原鄉回憶。作品中的鄉土風情,鮮活傳神的台語謠諺、精準典雅的遣詞用字,更是其語言特色。豐沛的民俗題材,如生命禮俗、神鬼崇拜、民間俗信、民間智慧的流露、民間故事的妝點,加上民謠與戲曲的運用,營造小說新鮮的閱讀感。人物言說的是鄉土俗諺,實踐的是民間信仰,呈現其人物精神生活文化模式。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資源、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等。第二章常民文化特色。細分四節來介紹民俗節令、民俗生活、消失行業、兒時童玩、歲時節氣。第三章鄉土俗諺分析。分為五類說明,有(1)相術命理方面(2)做人處事方面(3)家庭規訓方面(4)生活哲理方面(5)批評時人方面。第四章是四句聯、童謠、歌謠與戲曲。細分四節來分析文本中的情節與四句聯、童謠、歌謠與戲曲的關係。第五章為結論。總論各章各節,總結蕭麗紅小說風格特色,利用流傳於民間的各種習俗,反映出人民的生活百態。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