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范嵐欣"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基督徒諮商師融入靈性的諮商實務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5-06-??) 陳秉華; 詹杏如; 范嵐欣; Michael J. Mullahy; Ping-Hwa Chen; Shing-Ru Chan; Lan-Hsin Fan; Michael J. Mullahy在諮商領域中長久以來不碰觸宗教或是靈性的議題,諮商師普遍認為在諮商中與案主談論信仰就是失去中立立場,擔心會把信仰強加在案主身上。但是隨著心理學與諮商界開始逐漸對靈性持正面與開放的態度,為諮商師在諮商工作中開啟了一個新的視野。本研究探討在台灣有基督信仰的諮商師將靈性融入於諮商的實務經驗,以五位基督徒諮商心理師為研究參與者,透過半結構的個別訪談收集資料,以主題分析的方法分析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八個主題:諮商師對基督信仰與諮商有高認同、諮商師具有靈性觀、諮商師的靈性影響諮商工作、在諮商中提供融入靈性的評估與處遇、肯定融入靈性的諮商效果、從事融入靈性的諮商有價值與意義感、開放諮商中可談論靈性的態度、走在信仰與諮商的整合歷程。研究的討論與建議於本文末提出。Item 融入宗教/靈性的基督徒諮商員教育課程之成果評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06-??) 陳秉華; 范嵐欣; 詹杏如; Ping-Hwa Chen; Lan-Hsin Fan; Shing-Ru Chan本研究的目的為對基督徒諮商員設計一個融入宗教/靈性於諮商的課程,並了解參與成員對此課程的收穫與反應。共有23 名基督徒諮商員參與本課程,女性21 名,男性2 名。課程目標有四:1. 協助基督徒諮商員對信仰與靈性的自我探索與覺察;2. 增加基督徒諮商員對台灣社會文化的多樣化宗教與靈性行為的認識;3. 提升基督徒諮商員對在諮商中的宗教信仰與靈性議題的敏感度、了解與接納;4. 提升基督徒諮商員對案主(含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案主)的宗教/靈性評估與介入處理的實務能力。根據課程目標共設計十個主題,每個主題三小時,全部課程共計30 小時。成員的反應資料來自於期中與期末共六個焦點團體對成員的訪談。研究結果顯示成員的收穫包括:增加個人宗教/靈性覺察、體悟提升諮商師宗教/靈性有助於諮商接案、澄清融入宗教/靈性的諮商倫理、認識宗教、靈性與不同宗教的異同、改變對宗教與靈性的態度、增加宗教/靈性處遇的能力、獲得專業夥伴支持與相互學習、朝向宗教/靈性與諮商整合的學習、對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案主之諮商實務觀點與作法的改變。研究結果也發現成員對信仰自我表露的態度與作法,及成員對非基督徒案主工作的信仰價值衝突。文末提出討論與建議作為對未來相似課程設計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