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翁國盈"
Now showing 1 - 20 of 2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七十九學年度國中地理科段考試題分析研究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1991-01-01) 陳國川; 翁國盈; 吳進喜Item 八十三學年度臺灣省和高雄市與臺北市公立高中聯考地理試題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會, 1996-06-01) 翁國盈; 陳國川Item 台北原市區皮鞋零售店分佈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1-06-??) 陳國章; 翁國盈; 潘朝陽Item 台北市中山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之研究(2004) 李意文學區制度為我國目前國民中學的基本制度,為了保障學生的就學權益 ,與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學區劃分有其理論與原則,學校的區位選擇以獲得最大的社會福利為目標,具體的說,就是追求 ”效率” 和 ”公平” 兩大目標。因此,本研究從空間效率的角度,在符合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之原則下,透過學區規劃來分析目前台北市中山區國民中學學區分布的合理性 、最佳的學區分派,並探討理論與實際之差異及其原因。 本文採取作業研究之線性規劃模式,試圖兼顧通學的效率與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在學生人數、學校容量及學校位置受限之下,重新分派中山區七所國民中學學區,所得結論如下: 一、因設定條件之差異,會產生互相牽制的結果,例如學校規模與通學距離難以同時兼顧,因此得出三種模式:最佳效率、符合學校合理規模與以現行學校規模為劃分基準之模式。 二、三種理論學區,均有未能符合學區劃分原則之情況,如:部份學區里學生未能就近入學、部分地區學生通學距離過長、需跨越天然或人為障礙上下學、學校位置不佳、各校規模差異大等。理論與現實產生差異乃由於下列原因: 1.中山區北方丘陵地形、基隆河與高速公路的阻礙。 2.學校設置未考慮均衡分布,且受早期男女分校政策與現行學校規模的 限制。 3.學區劃分多依循往年,且未能整合必要參考的數據或資料。 4.中山區各里人口成長不一致,對國民中學的需求有區域差異,學區分 派未隨人口變遷而機動調整。 5.受升學主義影響,學區問題不易改善。 三、建議 以可行性為前提,依現有學校規模、設備、師資的教學資源為分派基礎的第三種規劃模式,與現行學區情況相比,其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學生通學距離的效率等,多數學校均較現況為佳,考量理想與現實狀況,此模式為較佳之學區劃分方式。Item 台灣區公立中等學校地理科師資調查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0-06-??) 陳國章; 翁國盈Item 台灣省立高職聯考的地理試題分析(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1-02-??) 翁國盈Item 國民中學地理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9-12-??) 翁國盈Item 地理教室應有的設備(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75-06-??) 翁國盈Item 地理科試題類型的開發(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88-04-??) 翁國盈Item 桃園市與中壢市都市發展及機能的比較(2005) 唐菁萍摘 要 都市為人類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主要空間,是區域的主要核心地帶。自清代以來,每一縣級行政區成立後,縣內各地居民的生活過程,都整合於地方官員的綜理之下,地區內各點,亦被整合成一個在生活過程中具有均質性的生活空間。 本研究以歷史的觀點探討桃園市與中壢市早期市街的發展,從都市過去到現在的變遷過程中了解其形成和擴張情形。再比較兩都市機能及人口組成的異同,以具體呈現該兩市都市機能的特色。 進而瞭解漢人入墾桃園市與中壢市,這兩個都市百餘年來在桃園臺地上,處於既競爭又互相提攜的基礎上,一同發展的歷史。因此以聚落與街肆的形成作為背景,進而利用官方統計資料和地圖判讀等工具,試圖找出形成「都市」的時間與情形。最後以區位商數法計算出戰後各時期的主要機能,以及都市人口組成情形,一探桃園市與中壢市這兩個都市機能變遷的特性。 研究發現在桃園臺地中出現兩個第一級中地,足可顯示出桃園市與中壢市均充分發揮其都市機能吸引大量人口並提升此區經濟功能,如今因交通建設發展將兩都市構連在一起,今後更要加強桃園中壢兩核心都市之服務機能,規劃文教、休閒等設施,並改善各鄉鎮與中心都市之運輸系統以增加其與其他都市之競爭優勢,提供這地區更多的資源。Item 環境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1-02-??) 翁國盈; 丘逸民Item 臺北氣候變化的趨勢及其都市氣候特性(地理學系, 1986-03-??) 翁國盈Item 臺灣東部氣候之研究(地理學系, 1976-01-??) 翁國盈Item 臺灣省立高中聯考地理科整合測驗題的試題分析(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4-08-??) 翁國盈; 陳國川Item 臺灣省立高中聯考地理科整合測驗題的試題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94-08-01) 翁國盈; 陳國川Item 落地生拓—桃園龍潭鍾家的定根與生拓(2005) 劉湘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系教學碩士班 論文名稱:落地生拓—桃園龍潭鍾家的定根與生拓 指導教授:陳國川、翁國盈 研 究 生:劉湘櫻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七萬字,共分六章十七節,並以一千餘字的摘要說明。) 摘 要 本文試圖以宗族組織為指標來探討龍潭鄉九座寮鍾家的「定根」與「生拓」的過程。並且,透過家族個案之微觀研究,來體現維生方式與定居分布的因果關係,提供一個小區域宗族組織發展的比對與驗證。 龍潭鄉的自然環境在傳統農業的發展上有諸多限制。首先,土壤為強酸性的紅壤,有機質含量低,黏土的特性及土壤中夾雜著礫石層,都讓農耕更為困難。其二,長達八個月的東北季風,對本區的農作物,尤其是稻作影響甚劇,而冬半年的降水及蒸發量特性,亦影響第二期稻作的進行。其三,台地上的河流,均為大嵙崁溪被淡水河襲奪後殘餘的「無能河」,河道短促,坡度陡峻,無法提供穩定的農業灌溉用水,是故,欲經營「歲皆兩熟」的集約稻作農業,築埤鑿圳,是先備條件。 在人文背景方面,早期有霄裡社為主的平埔族在此活動,但僅止於游獵與粗放的旱作,其後,在與漢人的接觸過程中,習得農耕的技術,學會水利開發的方法,並且發展出番業戶招佃開墾的土地經營方式。但是,隨著漢人一波波的移墾, 地權不斷流失,在喪失生活領域的情況下,道光三年,蕭家三世祖蕭東盛遷往番界以東的銅鑼圈、三洽水一帶開墾,於是,本區就在漢人的努力開墾之下,逐步建構成一個漢人的移墾社會。 鍾家第一代、第二代來到地旱土瘠的九座寮,為了發展水稻農業,必須挖陂塘以資灌溉,但是遇陂塘水不足時又得適時將二期農作改成蕃薯。如此緊湊而繁多的農事都需時時在農田旁穿梭照顧,於是,鍾家大部分的成員都住在伙房中,遵照族長的指揮,全力發展傳統稻作農業,以提高土地贍養力。在歷經了第一、二代的經濟基礎及人口數量後,鍾家開始重新建立家族組織,首先,從構建祠堂開始,顯示了客家人的崇祖文化。其二,積極加入本地寺廟神的祭祀活動,表現出認同地域,融入跨越祖籍人群的祭祀圈中。以上兩個指標,即為學者用以判定移民家族已發展為一土著社會,不僅是「移」民,而是認同該地為自己的根據地,決定終老於斯。此一血緣地緣意識的轉變,具體地表現在祭祖與宗教活動上,即稱之為「定根」。 同治年間,淡水開為通商口岸也帶動了茶葉的出口貿易盛期,鍾家在衡量各種條件後,也投入茶葉的生產。由於茶園經營的勞動力需求更高、更即時,故選擇住在土地周圍對茶樹、水稻、蕃薯的栽培,能更機動的使用人力。同時透過茶葉的高獲利,對家族的影響有:第一,積極地購地置產,將農業生產的利潤投資在土地上,使農業生產規模更加擴大。第二,農業生產規模造成的勞力需求提高,使家族的人口成長加快;另一方面,也象徵了土地贍養力提高,足以養活更多的人口。第三,將農業的利潤導向工商業的企業經營,在創造更大利潤的同時,也提升了鍾家的社會地位,強化對地方事務的影響力。此時期的家族民居分布,顯示:田作及茶園的經營仍是家屋必須緊密結合於耕地之上的主因。 日治時代中期,部分子孫由於土地鬮分的分割越細,狹小的耕地已不足以供應一家的基本需求,於是自大正年間,出現首波向外遷移的人口;接著,昭和年間由於戰事影響,茶園利潤隨著國際市場的需求呈現上下變動的不穩定性,造成光復前後的10年間外移人口達到高峰,光復後,茶園利潤越來越薄,加上外在大環境的產業結構轉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幾乎是成年後即向外求發展,於是,鍾家前四代定居於九座寮的農耕生活方式,到了第五代開始出現了轉變,由於投入了工業或商業、服務業的維生方式,使得家屋隨著工作地點而向外移出九座寮,而鍾家的生活空間也從土地所在的九座寮,逐步向外擴展,使宗族的勢力得以擴展到更廣大的空間,展現代代子孫「生拓」的過程。 歸納鍾家各個不同時期,不同的維生方式反映出他們對土地不同的態度,當從事農業生產時,對土地的依附感是很強的,家屋也會分佈在其間,但是當農業經營的利潤低,土地的贍養力相對下降時,後代子孫就紛紛外移,尋找獲利更高的維生方式,對土地依附感不再,甚至以粗放或拋荒的方式對待土地。 最後,永遠緊緊地聯繫著家族情感的是宗祠所在之處,而族產則是維繫家族物質基礎的「血食」,透過祭祀祖先,子孫得以再次團圓,凝聚力量,使宗族組織得以繼續緊密維繫。 關鍵字:家族、宗族組織、定居、維生方式Item 談中國古籍裡的雨異現象(地理學系, 1995-10-??) 徐勝一; 陳國彥; 翁國盈; 丘逸民Unusual precipitation refers to any precipitating subject but commomly observed raindrops, snowflakes, and hails. They include dust, sand, feather, silk, rice, grass, charcal, fish, meat, bone, worm, gold, coin, bloody-rain, bloody-snow and etc. A research project on "Reconstruction of Climate Data from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was proposed by this study group and i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Excerpts of unusual precipitation records from an edited computer file are the bases fo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Causes of most of these precipitating subjects may be interpreted through meteorological consequences; such as typhoon, tornado, and dust-storm. While some of the peculiar events; such as sky-falling meat, coin, gold and etc. still remain unknown and reserved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Item 高中多元入學方式與地理科學習成就之關係—一個個案研究(2003) 王彥妮本研究為了解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後,高中學生在地理科的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大學習領域 的學習成就特性,筆者先分析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三種入學方式的實施精 神與目的,並依據地理教育目標及整合的教學模式設計高一各單元教學活動,以九十學年 度入學的新生為研究對象,親身實踐教學活動及教學評量,最後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 One-way ANOVA)分析三組學生在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大學習領域中學習成就差異。研究成 果及建議摘要如下: 一、 學生入學方式與地理學習成就之關係 (一)整體而言,經由三種入學方式的一年級學生,在地理科的認知、技能及情意的成就 表現上,並無明顯的差異。筆者推測的結論如下: 1. 在文華高中九十學年度的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皆將學力測驗成績視為入 學成績,入學方式差異不大。 2. 受明星高中的光環影響,學生素質整齊,學生的學習成就差異不大。 3. 由於本研究以學生地理科的學習成就為研究對象,三種入學方式較重視英語或是數理 成績的表現,因此在地理方面的學習成就和入學方式關係較不明顯。 (二)研究限制 1. 本研究僅以一校三個班級的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結果之推論應為類似研究 對象的學生,並不宜推論至所有高中學生。 2. 由於受限於筆者的能力,無法一次觀察記錄40多位同學的個別表現,再加上設計的教學 活動需要由小組分工合作達成,因此在技能及情意的評量皆以小組(相同入學方式的5-6人) 為單位,無法表現出學生個人表現的差異。而在101班及113班以申請方式入學的學生人數 較少,所以申請入學組僅有一組在112班,因此在申請入學學生學習的表現上代表略顯不足 。 (三)入學方式的建議 1. 在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中應更明確的提示及區分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的實施精神。 2. 因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實施的目的不同,因此可同時舉辦,讓有意願參與該入學方案的 學生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應試,若未經由此方案得到入學的機會還可以和其他的同學 經由登記分發進入適合的高中職就讀。 二、教學過程的檢討與建議 (一)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1.實施整合的教學活動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分析教材、確立教學目標以及設計教學活 動上。 2.實施整合的教學活動時,學生在上課時所展現的高度學習興趣及信任老師、喜歡上地理 課的態度,讓教師在教學專業上更有自信及樂趣,值得地理老師們繼績努力。 3. 第一冊通論地理的課程內容過多,若以正常方式教學,二十二個單元無法在一學期內完 成。 4. 有趣的教學內容設計容易讓學生留下深刻且愉悅的印象。 5.完善的地理專科教室有助於許多地理學習活動的進行。 6.實施地理實察應視為地理教學活動的一部份。 7.學生在學期剛開始的技能活動進行時,老師要多給予指引及鼓勵。 8.實施分組教學時,學生容易因交談而分心,教師要適時提醒。 9.教學時盡量以鄉土為實例來解說,較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試卷的編製與實施 1.在學習評量的紙筆測驗方面,編製時需根據命題原則及命題注意事項,將具體教學目標 逐一轉換為試題,再編製教學目標層次表,合理的分配試題內容。剛開始由於技巧不夠成 熟,速度緩慢,挫折感大,後來才漸入佳境,但也摸索相當長的時間。所以若能由高中教 師共同合作,編製好各單元的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的學習有跡可循,也可減輕教師教學 負擔,整合教學模式才能順利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施行。 2.筆者在三次期中考的命題過程中,無法完全依研究的需要開發新的題型,原因包括:(1 )由於個案學校期中考採統一命題方式,筆者所編製的期中考試題是給一年級二十一個班 使用,為避免增加其他老師閱卷的負擔,所以題型侷限於單一選擇題及題組題兩項,因此 較無法評鑑出學生在應用、分析、綜合及評鑑等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2)在課程中進行 的多項技能活動也因上述的原因無法將技能活動的教學目標納入命題的範圍。 (三)技能活動與情意目標的評量 1. 技能活動及情意活動的評定量表需在教學前設計完成。 2.如研究限制中所述,受限於人力及物力,在技能及情意目標的評量是以小組為單位,若 能有一位教師從旁協助觀察及紀錄學生的個別表現,應更能呈現學生學習表現的差異。 3.高層次情意行為的養成非一時之間可以達成,情意的評量顯得較為主觀及困難。Item 高中高職聯考地理科試題的品質及其對國中地理教學正常化的影響(地理學系, 1993-06-??) 陳國川; 翁國盈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practice. It is the attempt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on geography teaching normaliz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approach includes (1).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several categories of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1992;(2) analysing the content validity and structural form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stage examina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1991;(3) investigating the geography teaching situ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result reveals as the following: 1. The quality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has been improved a lot through endeavour for more than 10 years. But the content validity and structural form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junior colleges still need a further improvement.2. The content validity and structural form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stage examina?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are not so good as we expect. It reflects that the 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3. Certainly the content and quality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affect the teaching direc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But apparent improvement of geogra?phy questions has only been done in the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he effect of guiding a normal teaching is not obvious yet.4. The reasons that the effect of guiding a teaching normaliz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are (1) the quality of geography questions in the jojnt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junior colleges is not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2) the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geography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do not comprehend completely that the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are indivisableItem 高級中學語文及地理類科教科用書審查標準之研究(1996/11-1997/04) 黃政傑; 王秀玲; 張芬芬; 張武昌; 潘麗珠; 翁國盈; 黃上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