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文宜"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創思教學對不同身體動覺能力學生創造力之影響(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2010-12-01) 王文宜; 闕月清; 周建智Item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介入護專生健康體適能課程之成效(2011) 王文宜; Wen Yi, Wang本研究目的在探討PBL教學模式在健康體適能課程之實施,對護專生健康體適能認知能力、身體活動量、體育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與社會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採以量為主以質為輔之「主-輔式設計」研究方法,透過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兩班護專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組(n=47),另外一班為控制組(n=47)。兩組學生分別接受十二週,每週一次100分鐘的健康體適能課程。實驗組學生分6組接受PBL教學模式,於每堂課前50分鐘由助教引導進行問題討論單之討論,後50分鐘則進行身體活動課程;控制組前50分鐘由教師講述,後50分鐘亦進行身體活動之課程。本研究透過「健康體適能認知測驗」、「體育自我導向學習量表」、「社會問題解決量表」與「計步器」等量化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輔以質性資料進行資料蒐集。量化資料分析之統計方式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其效果量;質性資料透過訪談、觀察、心得與相關文件等方式蒐集,並採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以利輔助解釋量化結果。研究結果顯示:(一)PBL對護專生健康體適能認知測驗之「健康體適能」、「有氧體適能」、「肌力/肌耐力體適能」、「身體組成比例」、「基本營養概念」等構面以及「總量表」達顯著效果。而質性資料亦顯示PBL對認知學習能力有所提升;(二)PBL對護專生體育自我導向能力之「喜愛學習」、「學習動機」、「創造學習」以及「總量表」達顯著效果。從學習歷程的改變來看,本研究學生在SDL呈現「已具有參與感」的階段表現;(三)PBL對護專生社會問題解決量表之「負向問題定向」、「衝動/粗心風格」、「逃避風格」以及「總量表」有顯著的效果。另外從質性資料中亦發現,當個體要達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會先透過自我導向學習歷程的改善,才達到問題解決能力的增進;(四)實驗組各組學生身體活動量的趨勢表現與各組健康體適能認知能力後測表現呈現相同發展趨勢,表示學生於此模式下已逐漸內化與行為有關的認知能力。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針對PBL理論與教學實務以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Item 問題導向學習介入護專生健康體適能教學計畫之成效(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5-06-01) 王文宜; 闕月清; 周建智; 吳志銘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模式在護專生體育課實施健康體適能教學計畫對其體育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社會問題解決能力以及體適能認知之成效。透過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兩班護專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組(n = 47),另外一班為控制組(n = 45)。兩組學生分別接受12週,每週一次100分鐘的健康體適能教學計畫教學研究,實驗組學生接受PBL教學模式,控制組透過直接教學模式進行學習。透過「體育自我導向學習量表」、「社會問題解決量表」與「健康體適能認知測驗」等工具進行資料蒐集。獲得以下結果:一、實驗組學生在體育自我導向部分「喜愛學習」、「學習動機」、「創造學習」以及「體育自我導向學習總量表」皆優於控制組;在社會問題解決能力中「負向問題定向」、「衝動/粗心風格」、「逃避風格」以及「總量表」優於控制組;在健康體適能認知測驗之「健康體適能」、「有氧體適能」、「肌力/肌耐力體適能」、「身體組成比例」、「基本營養概念」等構面以及「總量表」達顯著差異。二、體育自我導向部分變項與健康體適能認知測驗有低度正相關。本研究結論為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不僅對於自我導向能力有所提升外,對於社會問題解決能力與健康體適能認知皆能有所成效;體育自我導向部分變項與健康體適能認知測驗亦達正相關。建議未來或後續研究可關切該群體學生在身體適能與認知功能正向關係上與身體活動實踐力等方面之研究焦點。Item 聆聽學生的聲音(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0-12-01) 王文宜; 闕月清Item 體育教學模式(易利圖書。, 2014-08-01) 王文宜; 林靜萍; 周建智; 黃光憲; 黃美瑤; 程瑞福譯; Michael W. MetzlerItem 高齡生活美學課程建構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2015年獨居老人關懷系列」為例(2016) 王文宜; Wang, Wen-Yi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建構一套高齡生活美學的課程,以「個案研究法」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先以文獻分析探討課程設計的理論基礎,作為「生活美學」和「高齡」課程建構之依據,再以「觀察法」和「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課程教學資料進行評估與分析。 本研究結果為:一、建構一套高齡生活美學課程;二、探討出影響高齡生活美學課程建構之因素,分為教學者的因素、學習者的因素、情境的因素和課程內容知識的因素;三、了解授課教師與高齡學習者對於高齡生活美學的需求,有心靈成長與人際交往的需求、表達性的需求、超越性的需求及本課程觀察到的其他需求。 本研究根據其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