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志弘"
Now showing 1 - 9 of 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亡者的文化迴響:臺灣爭議性墓葬襲產化的空間政治(地理學系, 2021-08-??) 賴子儀; 王志弘; Zih-Yi Lai, Chih-Hung Wang墓葬是紀念構造物,埋葬亡者以慰生人,但也承載了多樣意義,迴盪著文化聲響。本文探討臺灣近年的墓葬保存運動,考察襲產化如何成為連結歷史記憶、文化價值和當代生活的策略,同時激起重塑亡者地景的空間政治。作者首先概述臺灣墓葬襲產價值,自中華國族、名人士紳,以迄轉型正義和常民歷史的轉變。民主化趨勢下,墓葬襲產不再由國家與權貴壟斷,邊緣社群也漸獲肯認。作者接著以臺北六張犁「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雲林西螺「大承墓園」、高雄「覆鼎金公墓」,以及臺南「南山公墓」為例,探討其爭取襲產地位的不同論述。研究發現,賦予亡者政治意義的論述,涉及國族與轉型正義敘事的競逐,常民墓葬地景的文史價值宣稱,則牽涉城郊公墓作為都市擴張用地的爭議。作者主張,爭議性墓葬的襲產化是一種正當化機制,將特定亡者和墓葬基礎設施轉化為迴盪不同價值的文化地景。墓葬襲產化蘊含的各種張力,促使襲產成為文化抵抗場域,體現了保存與紀念的政治性。再者,不同案例呈現了墓葬基礎設施的不同轉化模式,而文化基礎設化的串接效應,則呈現了墓葬襲產化的可能出路。Item 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學系, 2016-11-??) 王志弘; Chih-Hung Wang傅柯以heterotopia 指稱介於真實空間(real space)和烏托邦(utopia,虛構空間)之間,既真實又虛幻的所在,具有凝縮異質元素於一處而迸發的擾動潛能。這個概念通過英譯及中譯,影響臺灣的空間研究學界,並擴及文學與傳播研究,體現了轉譯與運用舶來概念的本地知識狀況。本文檢視引用heterotopia 的本地研究,比較其譯名、概念內涵、適用案例及論證。作者發現,這些運用多為簡化概念後予以套用,少見置入傅柯思想和具體脈絡的辨析,也未檢討heterotopias概念的缺失。究其原因,除了理論翻譯必然的開放性,也涉及早期引用的示範與仿效;臺灣批判性知識生產急需具備正當性的理論工具;以及,舶來概念及其轉譯的陌生難解,具有誘人的美學魅力。作者主張,要推展heterotopia 的本地轉化,可以通過經驗研究來累積問題意識和分析語彙。再者,翻譯作為跨界而滋生差異的行動,正涉及了heterotopia 的營造。Item 地方標誌性建築的設計治理:臺鐵花東線車站改建計畫研究(地理學系, 2021-12-??) 高郁婷; 王志弘; Yu-Ting Kao, Chih-Hung Wang標誌性建築是意象塑造和認同凝聚的場所,晚近更是地區發展推力。本文以地方鐵路車站案例及設計治理觀點,補充了學界聚焦全球城市和資本力量的標誌性建築文獻。作者以「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車站改建為例,分析次級文獻、從事實地觀察,訪談關鍵人物,探討原以工程為先的臺鐵,如何由建築師為中介而強化美學意識,但各車站執行狀況大異其趣。車站改建計畫鑲嵌於後山觀光發展、公共工程體制、建築專業實作、地方政府策略,以及地方社群培力之間,並以多層次的設計治理來實現,彰顯了公共空間設計的社會性。Item 學術翻譯的症候與病理:台灣社會學翻譯研究,1950s-2000s(2005) 王志弘; Chih-hung Wang翻譯不僅是為了克服語言隔閡,滿足文化交流需要的事業,翻譯還是文化政治的一環。本研究首先釐清學術翻譯的文化政治疑旨,界定學術做為特殊社會場域的性質,提出翻譯概念的視野:翻譯是社會性的行動與關係,是表意實踐與再現的越界,涉及了主體與他者之定位,以及意識形態的傳佈和運作。翻譯之為焦慮的症候,以及本研究做為翻譯病理的探究,便在這種界定下展開。 本研究以台灣戰後社會學通論和理論類譯作為例,大體區分了兩個主要發展階段。首先是1950年代至 1980年代中期,社會學體制化與現代化範型下的翻譯,討論早期以適應教學需求的翻譯事業,如何從1950年代和1960年代重印大陸時期的舊譯作,演變到新譯作逐漸增多,但緊跟美國現代化範型的1970年代,附帶討論「翻譯強國論」的遺緒與國家機構如國立編譯館扮演的角色。 第二個時期是解嚴以後,新興批判性思潮湧入下,學術翻譯市場的蓬勃與轉折。討論的要點包括:以《當代》與南方叢書為例,說明1980年代中後期批判新知的輸入熱潮;大陸譯作翻印風潮與大型學術譯叢的崛起;以及當前學術翻譯產業在蓬勃發展之際,迅即遭受幾個重大趨勢拉扯而陷入困局,這包括大陸譯作大舉進入造成的市場銷量和語言文化影響、著作權的修法加重了譯書成本和限制,以及大量新生代譯者翻譯品質的問題等。 相對於順著歷史進程的縱向來探討社會學類譯作的發展特性,本研究還從橫切面解析翻譯和學術發展的關連,藉由碩博士學位論文的譯作引用分析,討論翻譯和學術研究的關係,並且考察翻譯的教學運用,以及翻譯和學術生涯及學術政治的關連。本研究尚以「穿針引線」的縫合裂縫為喻,期許學術場域的翻譯實踐,展望以翻譯做為批判性社會介入行動的可能,並綜合討論了圍繞著翻譯而展開的焦慮,藉以檢驗學術翻譯的各種症候和病理。 在結論部分,本研究循著翻譯是學術實踐「臨界」(同時意指跨界和關鍵所在)場域的基本立場,討論了面對本地與西方之間不對等文化跨界交流下,翻譯活動中的自我和他人關係,以及譯者的主體定位和實踐能力,藉此思索面對翻譯焦慮症候的可能療癒之道。Item 展演道地:臺北族裔風味餐廳個案研究(地理學系, 2018-11-??) 高郁婷; 王志弘; Yu-ting Kao, Chih-hung Wang本文探討臺灣主要族群,即原住民族、客家、「外省」、閩南及東南亞新移民等,其族裔風味料理的建構和商業化,以及「道地口味」的展演策略。筆者梳理既有文獻,指出族裔飲食的道地性,既是離散懷鄉的場域,也是文化經濟的口味區位,以及跨域交流的日常節點,分別對應著文化、經濟與社會功能。然而,商業脈絡下族裔風味餐廳展演道地的策略,既強化了特定族裔形象,卻也透露了族裔劃界的不確定性。最後,作者主張進一步考察「道地之為用」,方有助於了解族裔遷徙和食物交流下的複雜飲食地景。Item 拼裝都市論與都市政治經濟學之辯(地理學系, 2015-05-??) 王志弘; Chih-Hung Wang本文評述晚近都市研究領域中,拼裝都市論者的主張,以及他們與政治經濟學陣營之間的爭論。聚焦於《都市拼裝體》和《城市》期刊的專輯論文,作者整理了兩方論點,梳理出雙方各取所長、交流合作,或是以拼裝都市論代替政治經濟學這兩種基本主張。爭議各方的共識是,拼裝分析乃有助於延伸經驗分析至過去遭忽視課題的方法論補充,但可能缺乏或不關注理論性和結構性的解釋。相對的,爭執焦點則在於兩方的存有論、認識論和政治立場,有著根本差異而難以調和。本文則主張,除了以政治經濟學為分析架構來納編拼裝分析的路線,拼裝分析若要建立獨特的理論模型或典範,而非僅止於方法論地位,就必須針對歷史發展的經驗,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以及能夠對應當前都市難題的行動方針。Item 構框與織網:臺灣濕地的社會生產與治理(地理學系, 2016-05-??) 李涵茹; 王志弘; Han-Ru Lee; Chih-Hung Wang本文運用構框和織網概念,討論濕地之社會生產與治理方式的轉化與型態。本文首先檢視臺灣濕地保育發展的歷史,區分為三個不同但重疊的構框型態:開發構框中的海埔地與河川地、紅樹林與水鳥保育構框中的沼澤泥灘棲地,以及生態服務濕各有主導的論述與治理機制。其次,作者以臺北都會區水岸濕地為例,討論濕地治理的異質網絡形成,包含由環境主義非政府組織倡議的保育濕地、政府主導的大型保育與淨化濕地,以及由社區構築的小型生態教育濕地,呈現出不同的國家與社會關係。本文也指出,濕地網絡中的非人行動者也會發揮作用,促使人類以特定方式回應其存在與變化。臺灣濕地網絡持續汲取資源、擴大影響,不僅是回應氣候遷與區域競爭下的環境治理,也是構框與織網過程相互強化的結果。Item 社區基礎設施化:新北市新店區花園新城供水爭議(地理學系, 2021-08-??) 李蔚; 王志弘; Wei Li, Chih-Hung Wang基礎設施中介且重組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社區必須有適當的基礎設施,方能形成合宜的生活環境,否則可能引發爭取基礎設施的行動,社區也在此過程中分裂或凝聚。作者以「社區基礎設施化」概念來探討相關過程,並以花園新城開發及供水爭議為例,運用次級資料分析及關鍵人物訪談,勾勒社區通過供水問題而動員的始末。研究發現,由於坡地開發缺乏自來水供應,加以建設公司營運不善而難以有效管理,供水成為社區動員的議題。從簡易自來水系統到正式自來水系統的轉換,不僅涉及社區內部行動者的論述宣揚與共識凝聚,也須捲動外部政治資源和治理機制,以及部署管線和蓄水池等科技物。然而,以基礎設施來改造自然、也改變社區的歷程,引發了權利意識、土地權屬、公劃界,以及治理權責等爭論。這顯示山坡地社區的基礎設施化並非一蹴可幾,而是複雜的多重自然、科技物、行動者及制度互構的過程。Item 都市領域化的動物皺摺:開放空間中人與動物關係的紋理(地理學系, 2017-11-??) 王志弘; 高郁婷; Chih-hung Wang; Yu-ting Kao本文探討都市開放空間中人與動物的關係,並嘗試以領域化、紋理和皺摺等概念提出實驗性的分析視角。作者以臺北市南區為主要田野,聚焦於臺灣大學校園、鄰近街區與公園,以及新店溪水岸,通過實地觀察和訪談,描繪當地的紋理及人與動物互動型態。不同開放空間的構造樣態、使用與管理方式、人類期望與感知,以及動物依其習性對於空間的挪用,構成持續變化但具有特徵的紋理,影響了人與動物的關係。作者主張以領域化來描繪人類主導的開放空間形構邏輯,以皺摺來闡述動物行為對城市空間的擾動。人與動物的關係則跨接於領域化和皺摺之間,既鑲嵌於不同的地方紋理中,也可能促成新的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