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國川"
Now showing 1 - 20 of 13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Explor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rowning in(2002-01-01) 王國川; 翁千惠Item 中文幼兒社會能力量表之編製初步報告-Q分類法之應用(1998-01-01) 王國川; 鍾鳳嬌Item 中華大學機車交通安全活動之教案設計與評估(2008-01-01) 陳菀惠; 王國川; 許億玫Item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2001) 孫嘉妏; Sun Chia-Wen自一九九八年教育部公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以來,課程統整成了教改中重要的課題。基於對未來藝術教育的關切,本研究乃針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進行有關課程統整方面的研究,提供藝術教師未來實施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的目的,除了瞭解如何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進行課程統整外,亦希望瞭解目前試辦課程統整的學校之教學現況。此外,更進一步研發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以供藝術教師參酌。 本研究採文獻探討的方式,以瞭解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相關層面之內涵,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再以觀察研究法與調查研究法,以瞭解目前試辦課程統整的學校之教學現況;最後進行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研發。本研究所得之結果如下: 一、藝術的學習從學生和學習成果、學校和教師及教學、社會和 學校、國家方面而言,都有其獨到之價值與功能,必須列為 核心課程,在教改中充分發揮藝術在教育改革的力量。 二、後現代的藝術教育是以藝術品為媒介,促進學生對社會、文 化的了解。後現代的各種現象、多元文化、各種議題都可以 成為討論的對象,讓學生在整體社會環境中學習表達能力, 並建構自己的價值觀。 三、教改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帶著走的能力,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的 能力,與對事物的探究能力,而透過藝術的學習是達到此目的 最佳的途徑;此外,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學習是課程統整最好的 橋樑,所以藝術在教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教改中最可利 用的資源。 四、進行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課程統整,首先必須找出課程內容之 核心議題,議題要考量是否對學生有意義,以議題的學習作 為課程方向,以課程之討論重點(essential question)進行教學活 動的設計。教師要擺脫傳統「媒材-技法」取向的教學及傳 統精緻文化形式主義的觀點對藝術品做單一的判斷標準,要 能讓學生思考藝術品和人類文化環境的關係,喚起學生對自 身文化之認同與對社會、環境之參與感,並珍視文化之價值。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以供參酌。Item 以書法藝術作為審美輔導教育之研究----桃園少年輔育院為例(2000) 張瑞香; Chang Jui-Hsiang論文摘要 本研究鑑於現代國人的書法藝術審美理論知識參差不齊,試從歷代與現代書法理論中,探尋諸多零散立論,且參酌近人所作實驗研究報告,了解書法藝術習作與創作有助於靜心澄慮、修身養性,擬從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為出發點,探討所引發的作用與成效。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探討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理論,設計適用於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的課程結構與教學策略。 (二)擬定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的評量標準,作為評量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學習書法教學成果之參考。 (三)探討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對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具有由審美教育入手,培養自主性快樂學書與定靜工夫的輔導作用。 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法」探究相關理論,並採用「準實驗研究法」設計實驗教學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對象係取自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實驗組一四○名、控制組七○名,共計二一○名學生。他們全部接受「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測驗」之前 測與後測,同時實驗組一於課程結束之後,填寫「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活動學習意見反映調查表」。 為期十二週的實驗教學結束之後,分別將蒐集的前、後測驗分數,使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及次數分配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另有團體觀察記錄、個別觀察記錄、學書答問,作為輔證,以驗證本研究之各種假設。 綜合本研究所得到的結果,簡要歸納約有下列幾項主要發現: 一、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理論的探討方面: (一)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包含書法批評、書法史、美學與習作、創作四領域之教學,各領域之性質與教學的模式經過分析探討,發現在書法批評與書法史二項領域的教學活動中,對於桃園少年輔育院的學生而言,以書法批評教學為基礎,配以書法故事的陳述講解,再進行書法 史教學較能提升同學自主性學書法的興致,尤其是寓教於樂的輔導活動,在師生教學互動中,已有增強習寫自信心,定靜等潛移默化的功效。 (二)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結構與教學策略之相關研究分析方面: 1.課程結構: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的組成要素包含學生、書法作品、教師、教學情境等;而課程取向主要是以書法藝術審美取向的學科為中心;教學活動設計則注重連續性、順序性與統整性;教學模式是以費德曼之描述、分析、解釋、評價四個程序來進行;另有輔導智能活 動的催化作用。 2.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經常運用的教學策略有:觀察法、發問法、討論法、比較法、探究法、書法藝術審美結合創作法、輔導智能活動法、統合教學法等。不同的教學策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提升學生的視覺感受與開放性思維能力。 二、有關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能力的評量標準方面: (一)本研究擬定書法審美輔導教育能力的評量標準,其中包括: 1.學書認知能力:包括書法基本語彙、書法史常識的認知能力。 2.學書鑑別能力:包括書法基本語彙、書體常識的鑑別能力。 3.學書審美能力:包括各類書體、流派風格特色之審美常識。 4.學書輔導能力:包括接受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後所得輔導成效之定靜能力。 5.學書技巧能力:包括書法習作、創作方面的技巧能力。 (二)書法作品不同流派風格的辨識能力:不同書體辨識能力、流派風格特色之認知、書法流派與書法家之辨識、流派風格特色之辨識、個人風格特色之辨識能力。其中包括: 1.不同書體辨識能力。 2.篆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 3.隸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 4.楷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 5.行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 6.草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 此評量工具,經過信度、效度分析,結果發現有顯著的相關,可見本測驗之評量標準與方式對於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能力的評量,具有適用性。 三、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對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書法藝術審美輔導能力影響方面: (一)有關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之學習成效 實驗組一學生的書法藝術審美輔導能力顯著優於實驗組二與控制組的學生,即表示採用書法藝術審美輔導統合教學法的實驗處理,對於書法藝術審美輔導能力有影響;而實驗組二與控制組之間也都有差異,但兩者的差異並未達顯著效果。 (二)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學書認知能力分析 實驗組一學生對於書法基本語彙、書法史常識等認知,受到實驗處理之實驗組一學生對於書法作品之審美鑑賞能力受到實驗處理之影響而有所提升。 (三)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學書鑑別能力分析 實驗組一學生對於書法基本語彙、書體常識的鑑別能力,受到實驗處理之影響有所提升。 (四)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學書審美能力分析 (五)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學書輔導能力分析 實驗組一學生因練習書法時數不足十小時,文房四寶不得發下自由使用經常習寫、輔導活動未能確實一一進行等因素,導致未能受到研究假設的支持。 (六)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學書技巧能力分析 實驗組一學生對於書法習作、創作技巧能力受到實驗處理之影響有所提升。 (七)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不同書體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分析 實驗組一學生對於不同書體辨識能力、篆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隸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行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受到實驗處理之影響有所提升;而楷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草書不同流派風格書家作品辨識能力因教學限制未能 受到研究假設的支持。 四、在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的意見問卷的反映方面: 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從實驗組一學生在學習意見的反映問卷上看來,約有70%以上的實驗組一學生,對於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均有正向的評價,可見此教學活動頗受桃園少年輔育院學生的接受與肯定。 (一)實驗組一學生,有70%以上認為自己在接受十二週的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課程後,對於教學活動方式與作業練習覺得有變化,而且感興趣,也增加面對書法作品時思考判斷的機會。 (二)實驗組一學生,在接受十二週的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課程後:有66.7%認為自我的感覺與信心有所增加;有48.3%認為會自主性練習書法;有43.3%認為會主動參觀書法展。研究者認為若能有長期的教學與習寫,意願相對會提高。 (三)實驗組一學生,在接受十二週的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課程後:有86.7%認為自己的書法術語、語彙有增加;70%認為書法流派風格辨識能力有增加;68.3%認為自己寫書時會更有信心;66.7%認為自己用毛筆寫字的熟練度有所增加;更有80%認為自己的定靜程度已有增加 ,為「學書輔導能力」添加佐證。 (四)實驗組一學生在接受十二週的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課程後;有50%希望能繼續加入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課程;有68.4%認為自己會運用書法審美鑑賞的方法步驟來欣賞書法作品。可見學生們在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中是頗有收穫的。 五、桃園少年輔育院院方擬於暑假正式聘約研究者擔任「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教師,有意廣為推廣書法教育。 六、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相關文獻探討,對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與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215 一、中文部份………………………………………………………215 二、西文部份………………………………………………………219 附錄一 實驗組一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教學課程大綱………220 附錄二 實驗組一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設計……………223 附錄三 「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研究」實驗教學申請書……235 附錄四 「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研究」任課教師自述表……236 附錄五 (杜忠誥,民88)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通識課程」 「書藝與人生」課程大綱………………………………237 附錄六 「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研究」學生問卷調查表 預試卷……………………………………………………238 附錄七 「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育研究」學生問卷調查表 正試卷……………………………………………………246 附錄八 「書法藝術審美輔導教學活動學習意見反映調查表」250 附錄九 思想開闊,器度恢宏──陳振濂教授來台辦展、講學 綜合報導…………………………………………………252 附錄十 好性情,寫好字──專訪磊翁夫子謝宗安先生………267 附錄十一 處理衝突情境檢核表…………………………………273Item 以策略性行銷規劃角度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以馬諦斯特展為例(2005) 吳雨致; Wu yu chih以策略性行銷規劃角度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 —以馬諦斯特展為例 在面臨博物館與媒體合辦特展日漸密集,與博物館領域學者提醒博物館與媒體和辦展覽有商業化的危機,本研究欲探求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的背景因素。以策略性行銷規劃的角度瞭解博物館舉辦國際特展的規劃模式;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動機、認知、合作方式。找出國際特展與博物館使命、定位之間的相關脈絡,與籌畫過程的需求與原則。 研究發現歷史博物館的國家博物館定位影響其使命,定位與使命又影響其營運方向與展覽主軸。歷史博物館內外部環境分析中,可見歷史博物館最大的優勢為優質的人力資源、社會認同與觀眾群建立、善用自身媒體進行教育、堅實的研究、出版、展覽能力,與高度訊息發佈能力與行銷動力、國際經驗與國際資源豐富、國家博物館定位,成為台灣代表;在劣勢方面,為與國際合作單位談判籌碼低。歷史博物館的優劣勢與機會、威脅,有相互依存與消長的關係,歷史博物館依賴其優勢,提高國際行銷的機會,藉以削弱其劣勢。而國際特展舉辦即存在於這樣的循環之中,發揮提升優勢與機會,降低劣勢的功能。研究中也看到,歷史博物館最重要的優勢為優質人力資源,此項資源影響歷史博物館的研究與展示,增加其經營的優勢與機會,而馬諦斯特展及發揮了這項功能。 馬諦斯特展由歷史博物館主辦,相較以往媒體合辦國際特展,此展特出之處為:籌畫方式為委託館外策展人構思,與館內策展人共同研究並執行;完整研究之後,方決定借展展品;因此展覽並非與單一單位合作,而是與公私立三十三所博物館、美術館、畫廊與研究單位合作。此展模式運用歷史博物館優勢,並未歷史博物館提高優勢,是一重要案例。 展覽形成過程中,以歷史博物館策展人與研究人員的專業能力規劃展覽,達成其使命與定位,維持博物館的、展覽的社會責任。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作,並無發生媒體左右展覽方向、決定展品等,許多研究認為的媒體操控大於一切的顧慮。雙方分工狀態為,博物館負責研究與展覽規劃,媒體負責廣宣與推廣事宜,並由媒體的資源網絡,建立較為周密的辦展團隊。Item 修改後健康信念模式測量理論基礎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98-12-??) 王國川; Kuo-chang WangItem 修改後健康信念模式測量理論基礎之探討--以青少年無照騎車之研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 1998-12-01) 王國川修改後健康信念模式之目的乃在找出個人採取預防性健康行為之重要社會認知變 項,以完成衛生教育計劃內容之擬訂,而此計畫的成敗就取決於此模式各成份量表是否具有 良好的測量理論基礎。本研究就是利用相關研究之機會來建立這些量表之標準化編製程序, 以及從事這些量表之測量理論基礎的評估。在本研究經過題目蒐集、量表預試與正式施測這 三個階段後,結果發現這些量表均為單向度量表,並可命名為對應的構念、同時又具有良好 的測量理論基礎,即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關聯效標效度與區別效度,以及內部一致性與穩 定性信度指標。再者,應用開放式引導問卷來蒐集這些量表之題目,不但可以掌控這些量表 內容取樣適切度的大小,而且也可以建立這些量表標準化的編製程序。Item 兒童行為、社會及情緒評量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的議題-從目前美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加以探討(2000-01-01) 王國川Item 創造思考教學對圖形創造力影響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普通班為比較(2000) 陳奐宇自十九世紀以來,藝術教育即已成為普通學校的一門學科,藝術教育的內涵也隨著時代環境的需要屢經改變。最近的研究傾向於創造思考教學與訓練成效之研究,以及有關創造思考教學策略與訓練方案之研訂。本研究即採用創造思考教學法,嘗試設計出適合國小學童美術方面的創造思考教學活動,並實施於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普通班,比較其教學成效,可深入了解此教學的優缺點及適合的程度,俾使創造思考教學活動能真正融合於美勞課程中,相輔相成,以提高學生創造力,而達到其教學目標。 本研究課程設計的基本理念,主要係參酌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標準,以及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而開展,重要的教學策略與內容,則就創造思考教學之原則、策略、評量標準以及兒童認知、繪畫與創造心理發展共同考量發展而成。在基本理念方面,採擷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目標中,有關創造力發展的領域目標,亦即「探索與創作」,並可依據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分為三種內容標準,即「瞭解和運用媒材、技術與過程」、「使用結構和機能的知識」以及「選擇和評價題材、象徵和思想的範圍」,同時強調課程統整的觀念,從而發展出創造思考教學的基本架構。本研究所欲發展者,係學生在美勞科課程中之圖形創造力,亦即學生在藝術表現上有否呈現出創造力的各項性質,並據以評量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狀況,嘗試整合不同課程與相關媒材,培養學生的認知性創造力,而使學生的創造力能在不同表現方法上呈現出來,並激發其想像力、好奇性心、冒險性與挑戰性之創造性傾向。在教學活動設計方面,採擷威廉斯創造性教學模式之架構,參酌相關的理論與已發展的課程設計,依據兒童在繪畫表現上的差異,稍作調整,藉以完整設計本研究之創造思考教學課程。 本研究採實驗組、控制組前後測設計,隨機選取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普通班各四班,共八班。經各方面條件的評估,篩選性別(指實驗組與控制組中,男女所佔比例)及總人數相當的學生,各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接受創造思考教學,控制組則接受原班美勞教師的一般教學法。所採取的測驗工具,包括「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式」及「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以評估受測者認知性的創造力;以及「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以評估受測者情意性的創造力。定期實施前測、教學、後測,再比較各組創造思考能力的發展異同,並探討年級之差異是否會對創造思考教學產生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 1.本研究所設計的創造思考教學可以適用於四年級與六年級。 2.年級別並不會對於學習成效產生明顯的影響。 3.所實施的創造思考教學,確實比一般教學法更能增進學生在認知方 面的創造力,可能有效地增進創造力。因此欲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 力,應著重於後天學習的機制,並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實施創造 思考教學,以利創造力的提升。 4.在流暢力方面的作用,僅對於四年級組顯現出較好的效果,因而仍 必須在流暢力方面尋求改進之道,以提升教學效果。 5.所實施的創造思考教學,在學生的情意性創造力上,並不能比一般教學法更增進學生的創造性傾向,可能對於情意性創造力並無任何助益。。 進一步研究之建議: 1.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與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所測出來的能 力,本質上或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卻有相似或相同的創造力定義, 值得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2.本研究實施之創造思考教學,所使用之媒材主要限於繪畫類,教學 活動之設計亦主要以繪畫創作為內容,但在標題能力上亦有增進效果,若能配合語文式創造力測驗進一步研究與探索,或能揭開此種關聯性。 3.創造力的增進幅度與創造思考教學的關連程度為何,則並未進一步 指明,以及創造思考教學的實施,是否也比無任何教學實施的情況 下,更增進學生的創造力,仍須進一步的研究證實。Item 十五至十九歲青少年對事故傷害認知率之調查研究(1995-01-01) 王國川Item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某院區護理人員泌尿道感染預防行為之相關因素(2012) 謝沛宜; Pei-Yi Hsieh本論文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某院區護理人員泌尿 道感染預防行為之相關因素,以台北市聯合醫院某區域醫院之全體護理人 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得有效樣本305 名,資料分析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自覺泌尿道感染罹患性傾向於「可能」,自覺泌尿道感染嚴 重性傾向於「嚴重」,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利益及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障礙 傾向於「同意」;「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線索」以「我有閱讀過泌尿道感染 的衛教單張、手冊」為資訊來源;預防泌尿道感染自我效能傾向於「中立 意見」。整體而言,研究對象採取泌尿道感染預防行為較為積極。 二、社會人口學變項對健康信念的影響,「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利益性」會 因護理人員的「年齡」、「護理總年資」不同而有顯著不同;「護理總年資」 與「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利益」成正相關。 三、研究對象「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利益性」及「自我效能」越高,而在 「自覺泌尿道感染罹患性」與「預防泌尿道感染行動障礙性」越低者,則 採取泌尿道感染預防行為的機率越高。 四、健康信念變項與自我效能等變項來預測研究 對象「泌尿道感染預防行 為」時,可解釋總變異量的96%,其中預防泌尿道感染自我效能」是主要 的變項。Item 台灣地區國中、高中與高職學生事故傷害發生之影響因素探討(I)(1996-01-01) 王國川Item 台灣地區國中、高中與高職學生事故傷害發生之影響因素探討(II)(1997-01-01) 王國川Item 台灣地區國中、高中與高職學生事故傷害發生之影響因素探討(III)(1998-01-01) 王國川Item 台灣地區青少年溺水事故傷害原因探討與預防策略(1/5)(1999-01-01) 王國川Item 台灣地區青少年溺水事故傷害原因探討與預防策略(2/5)(2000-01-01) 王國川Item 台灣地區青少年溺水事故傷害原因探討與預防策略(3/5)(2001-01-01) 王國川Item 台灣地區青少年非致命性事故傷害之流行病學調查(高雄醫學大學, 1998-06-01) 王國川Item 台灣水域安全防制-安全水域環境營造(2006-01-01) 王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