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洪儷瑜教授"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字母拼讀教學法對增進國中英語學習困難學生英文讀寫字學習成效之探討(2007) 張寶娟; CHANG, PAO CHUAN本研究旨在探討字母拼讀教學法的實施對增進國中英語學習困難學生讀寫字能力的成效。本研究之字母拼讀教學法係採直接教學方式教導英文字母或字族的形音對應關係及拼音和音素分割等音素覺識能力。研究對象取樣自台北縣某國中二年級智力正常但在「英文讀寫字測驗」表現顯著困難的學生共30名,隨機分配至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九週每週3-4次之字母拼讀教學,控制組未接受額外教學,藉此探討實驗教學之立即、保留與類化效果。在立即與保留效果方面採等組後測設計,於教學結束及一個月後實施自編之「字母拼讀教學評量」;類化效果則採等組前後測設計,於教學前後實施「英文讀寫字測驗」;另進行讀字錯誤類型、讀音素正確率等分析,作為成效之參考,以及探討英文讀字能力的成長與其中文識字與聲韻覺識能力的關係。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歸納如下: 1.字母拼讀教學對增進音素分割能力和讀字能力具有立即和保留效果,但在聽辨字中音素與聽單字填字母能力之效果不顯著。 2.字母拼讀教學對讀字能力的增進具有類化效果,實驗組在形音關係教過的單音節字表現類化效果,尤其在子音和短母音部分。聽寫能力僅在聽寫子音部分優於控制組。 3.實驗組較能應用形音關係讀字,但因學習尚未穩固而使發音錯誤比率大幅提高。 4.中文識字能力對受試在英文讀字能力的成長有顯著關係,但中文聲韻覺識能力則否。 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對英語學習困難之補救教學、未來研究與國中學障鑑定提出相關建議。Item 文本調整技術對閱讀困難國小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2006) 劉載興; Tsai - Hsing Liu本研究旨在探討對閱讀困難國小學生有助益之易被操作之文本調整技術的影響,本研究內共分三個研究,研究一主要是探討以非常用字比率與句長調整文本對四年級普通學生的影響,研究一對象是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從台北縣兩所國小的四年級中各選取三班,共206人。研究一為:3(非常用字比率)×2(句長)二因子實驗設計,主要是將不同常用字比率與句長交由普通學生閱讀,測量他們的閱讀速度,於受試者閱讀後回答十題的閱讀理解測驗,並將實驗結果利用二因子變異係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結果一未發現字的難度和句長對文本可讀性有影響。 因為根據研究一可以發現,非常用字比率調整文本的研究結果與研究假設不合,且從文獻中肯定綜合型文本調整技術調整文本的成效,故以常用字的比率結合縮短文長之簡易綜合型文本調整技術。研究二分成兩個研究,分別是研究2-1與研究2-2。 研究2-1主要是探討綜合型文調整技術對閱讀困難學生的成效。研究2-1的實驗選取二名閱讀理解困難個案,而經測驗後亦可將這兩名個案分為有閱讀困難的優聽與優讀型。研究2-1採單一受試法之「交替處理實驗設計的研究」的研究設計,而綜合型文本調整技術是以縮短全文本的總字數與降低全文非常用字於文中的比率方式進行調整,並藉由甲乙兩名個案在閱讀理解測驗、故事重述架構表、故事重述內容品質評分表及學習態度與感受問卷中的得分,了解個案於不同文本中的成效。從研究2-1發現: 一、二名閱讀困難學生在閱讀理解測驗、故事重述架構表、故事重述內容品質評分表及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感受這幾部分的得分,閱讀調整讀本優於原文本。 二、優讀型學習困難學生於閱讀綜合型調整技術調整的文本後,在故事重述結構完整性與故事內容品質兩項表現,優於優聽型閱讀困難學生。 研究2-2主要是探討綜合型文本調整技術對四年級普通學生的成效,而研究2-2採實驗設計,且研究2-2是依照受試者於閱讀理解測驗與學習態度與感受問卷中得分,利用t考驗以了解調整文本與原文本間是否有顯著差異。根據研究2-2可以發現普通學生閱讀利用綜合型文本調整技術調整的文本與原文本間無顯著不同。故根據研究二,更可確定綜合文本調整技術對優讀型閱讀困難學生的助益更大。 綜合上述二個研究所得,在符合學生識字量條件下,文本中非常用字比率會影響學生的閱讀理解成效,簡易的綜合文本調整技術,對閱讀理解困難的學生的閱 讀理解有助益。Item 臺北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類型與特殊教育服務之關係研究(2013) 闕嫣男; CHUEH, YEN-NAN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臺北市不同類型學習障礙國中學生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內容之差異,並從中探究不同鑑定專業層級教師與學習障礙學生特殊教育服務內容擬定之關係。依據台北市之學障類型比率分注意力、知動、語言、閱讀、及讀寫五種類型進行抽樣,以自行編製之問卷為研究工具,問卷內容包括課程調整、教學調整、環境調整、相關專業服務、及轉銜服務五大向度,問卷勾選內容另與檢附之學生IEP等教育文件檔案資料比對始為該項服務分析。最後佐以焦點團體座談方式藉以確認問卷結果,並探討不同鑑定層級之個管教師,其擬定各類型學習障礙學生特殊教育服務內容之歷程與相關考量因素。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在課程方面,學習障礙學生有74.8%接受資源班直接教學課程,課程領域科目多元,但多以學科為主,學科課程以補救式為主,學科課程節數則以全數抽離普通課程為主。各類型學生於課程安排之差異分三項:(1) 接受資源班直接教學方面,注意力類型學生接受之比例較其他類型學生低。(2)學科課程方面,知動、注意力、及讀寫類型學生於接受資源班國語文課程之比例較其他類型學生低;於有接受資源班國語文課程之學習障礙學生中,知動類型學生可接受輔助性及矯正性課程之人數較多。(3)其他課程方面,發展性學習障礙學生接受基本能力訓練課程之比例最多。 二、 教學調整方面,學習障礙學生有97.7%接受教學調整,另學習劃重點等策略。各類型學生於教學調整之差異分兩項:(1)教材調整方面,語言型學生接受教材內容調整之比例最高。 (2)作業評量調整方面,學業性學習障礙學生於作業評量內容調整中,接受報讀服務之比例較發展性學習障礙學生高。 三、 特殊教育支援服務方面分三項:(1)環境調整方面,學生皆有接受社會心理環境調整,增加學習動機及自信心,物理環境調整部分,以座位安排及提示卡適時提醒為主。(2)轉銜服務方面,學生皆有接受轉銜服務。(3)相關專業方面,學習障礙學生大部分未接受相關專業服務,而知動型學生因動作上的問題,其接受職能治療服務之比例最多。 四、 教師擬定學障學生的服務計畫除了參考障礙類型之外,另會考量學生能力、意願、興趣、生涯規劃、家庭資源與家長意願、普通班老師觀念、及行政支持等因素,此外也受到學校是否建有特教組內討論個案和IEP的機制之影響。 五、 不同的鑑定專業層級對於不同類型之學習障礙學生之服務擬訂有影響,而特教教師評量能力能幫助教師更深入評估學習障礙學生教育需求。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對實務工作、教育主管機關、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幾點建議。Item 跳出,反思與察覺-我透過實施自我監控策略追求專業成長之行動研究(2006) 吳婉堃; WU, WAN KUN這是一個以我自身求學及教學經驗出發,追尋在教學現場中專業成長的研究故事。 在這個研究中,我利用行動研究法,以教學現場為研究場域,教導我的學生小勁實施自我監控策略。在教導小勁實施自我監控策略的過程中,我期望能夠達到提昇個人專業能力的目的,並改善小勁的自我控制能力。 研究結束以後,我以實施自我監控策略之經驗,歸納出自我監控策略中,九種成分策略中各自具有之重要性,並整理出實施自我監控策略之流程及各步驟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研究過程中,我經歷了追著資料跑與跳出研究現場兩個階段,前階段讓我陷在研究現場看不清當中的一切,也無法解決現場中眾多的問題。後階段我跳出研究現場,以第三者的角色反思研究過程中的一切,這使我重新發現小勁在實施策略過程中的努力、我在教學經驗上的不足、對於自我監控策略有過高的期待,以及不容許小勁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犯錯等種種缺失,但也重新發現自己所作之努力對小勁產生的正向影響。在覺察到自己的缺失以後,我學會接受自己教學上的不完美,開始調整自己的缺失及教學行動,並對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