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達隆博士"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裝飾藝術(Art Déco)風格的氛圍空間-以亞都飯店室內設計個案分析探討(2006) 陳秀滿本研究旨在探討流行於二十世紀初的「裝飾藝術」 (Art Déco)的「風格」在台灣空間設計的發展及應用,因影響所及的範圍太廣又複雜,故僅以「亞都飯店」室內設計作為個案分析探討之。 裝飾藝術發韌於法國,是一個傾向於設計的藝術運動,流行於1920-1930的歐美各國,並在美國的建築界大放異彩;甚至流傳到遠東的上海,演變成著名的「上海風格」。當時台灣乃日本殖民地,因此也頗受影響。「奢華、優雅」是它的精神、「多元文化的借鑑、兼具古典與現代的形式與材料、趨於幾何裝飾、機械時代的藝術表現」是其風格與特色。所以可說是一個跨國際性的設計風格和時尚流行運動。 因為設計與文化相互依存,更與藝術息息相關,所以設計史研究,必須將重點置於「風格的探討」與「歷史文化的了解」。又因「設計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他的目標是市場,而不是研究所或是書齋」,所以本文重點不在討論當時在台灣的裝飾藝術建築與史跡,而傾向探討其風格對設計界的應用與「氛圍空間的」再創。 由於現在生活日趨於精緻化,對空間的美學日益重視,因此原本附屬於建築範疇的「室內設計」,從傳統的工匠裝潢發展成一種專業的設計行業,與設計科目。本文以六0年代重新詮釋此風格為特色的「亞都飯店」室內設計為個案分析,作為研究主題: (一)、「裝飾藝術運動」的「風格」在台灣建築及設計界的發展應用與變遷,並探討外來文化移植所產生的新面貌,一個「氛圍空間」。 (二)、藉由下列兩個面向:設計師-「重新打造Art Déco精神」和業者的經營策略,探討亞都飯店如何營造「氛圍空間」與「體驗美學」的時代消費意涵。 本研究擬以歷史研究方法,透過文獻資料的整理,並配合田野調查,如訪談、實地觀察所得的作品、資料進行分析歸納,以探討「裝飾藝術」在台灣空間設計的發展與演變及裝飾藝術的「氛圍空間」在台灣的認同感與新的時代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