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珍玉"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獨居老人身體活動量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探討-以臺北市萬華區為例
    (2017) 林珍玉; Lin, Chen-Yu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萬華區獨居老人身體活動量與憂鬱傾向的現況,進一步分析社會人口學特質、身體活動量與憂鬱傾向的相互影響情形。 以2016年3月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列冊獨居老人為研究對象,採橫斷式調查法,利用一對一訪談問卷資料蒐集,總共發出206份問卷,回收165份問卷,回收率為80.1%。本研究之結果歸納如下: 一、 本研究在不同年齡、獨居時間、主要經濟來源、疾病有無與罹病數之獨居老人與身體活動量上達顯著差異。年齡越大、獨居時間越久、接受政府經濟補助與罹患一種慢性疾病以上之獨居老人身體活動量較低。 二、 本研究在不同年齡、獨居時間、主要經濟來源、疾病有無與罹病數之獨居老人與憂鬱傾向上達顯著差異。年齡越大、獨居時間越久、接受政府經濟補助與罹患一種慢性疾病以上之獨居老人憂鬱傾向較高。 三、 獨居老人在不同身體活動量與憂鬱傾向達顯著差異。以高身體活動量之憂鬱平均分數0.94分低於身體活動量足夠之憂鬱平均分數2.08分與身體活動量不足之憂鬱平均分數7分,顯示身體活動量越高,有助於降低憂鬱傾向之程度。 四、 獨居老人憂鬱傾向的預測可以透過社會人口學特質之性別-女性、婚姻狀況-已婚、經濟來源-接受政府補助、罹病數及身體活動量進行預測,預測憂鬱傾向變異量為39.9%,透過此研究可以看出性別-女性、婚姻狀況-已婚、經濟來源-接受政府補助、罹病數對憂鬱傾向呈現正相關,身體活動量對憂鬱傾向呈現負相關。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從政策面著手,積極提供休閒活動參與之機會並提供相關心理衛生教育及諮詢管道;而獨居老人本身則可以透過日常運動以提高身體活動量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