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珊如"
Now showing 1 - 14 of 1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1998年造訪圖書資訊學--對學門的看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00-04-01) 楊美華; 張淳淳; 陳雪雲; 陳雪華; 蔡明月; 莊道明; 林珊如; 陳光華; 王梅玲; 高錦雪; 黃鴻珠; 陳昭珍; 劉淑德; 邱炯友; 范豪英Objective: To encourage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 in Taiwan to submit structured abstracts in English that summarize their library-related research projects to the periodical Hypothesis. These abstracts are intended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relevant Taiwanese research primarily among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 in the US. This awareness might result in US librarians citing Taiwanese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more frequently and lead to greater US-Taiwa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the future. Method: Narrative essay. Presents elements of a standard structured abstract and a sample structured abstract based upon one of the primary author's recent publications. Result: Pending Goal will be to increase awareness about relevant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in Taiwan among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 in the US. Increased awareness of library-related research in Taiwan potentially will improve systematic reviews for all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Item 台灣地區國小鄉土教育教師資訊需求與搜尋行為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林珊如; Shan-Ju L. Chang本文為一系列研究報導之一,本研究採取質的訪談,探索從事臺灣鄉土教學的國小老師於其專業活動中資訊需求、搜尋與使用的行為,企圖了解並描述中土教學的工作內容與目標,接觸資源的動機與行為情境,利用特定文獻資源的種類,以樂水解研究對象利用網際網路教學實際遭遇之困難。此研究結果亦作為後續問卷調查研究之依據,以建立更廣泛性的瞭解,其最終目標乃希望協助本土化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之建置與應用。Item 台灣悅趣化學習與社會之研究分析(2009/5/25-28) 劉旨峰; 林俊閎; 蕭顯勝; 陳國棟; 林珊如; 黃武元; 鄭朝陽Item 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專業成長相關閱讀研究(2006) 張智琪在人類的歷史上,知識的累積是驚人的,而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正在於人類會利用文字將文化保存下來,並透過閱讀吸收前人的智慧結晶,並成為個人的知識。而在目前的國際社會中,一個國家讀書人口的數量及素質,更是衡量國家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也唯有圖書館館員本身擁有終身閱讀的信仰與理念,才能在建構個人的知識體系之餘,也能作讀者與書之間的橋樑。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之專業成長相關閱讀的情形,希望藉由本研究,瞭解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之閱讀現況、閱讀態度與閱讀動機等閱讀行為;並希望瞭解閱讀行為與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專業成長相關閱讀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就我國159所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閱讀行為與專業成長相關閱讀進行研究,以前導訪談及抽樣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5.27%。 研究結果可分為五部分說明: 1.閱讀現況: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平均每日閱讀時間約一小時,以閱讀電子郵件及一般書籍為主,閱讀電子書的比率最低;並以休閒生活類為經常閱讀類型圖書,而休閒是閱讀的主要原因。 2.閱讀態度:在閱讀態度方面,除了因服務學校不同而在「認知」與「情意」構面有顯著差異外,其他個人變項部分皆無顯著差異。閱讀時間在閱讀態度上有影響,並達到顯著差異 3.閱讀動機: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的閱讀動機,除了在服務學校上有差異外,在「社會性」因素上,組長以上館員明顯高於一般館員,已婚館員在「成就價值與目標」因素上,則高於未婚館員;其他個人變項中皆沒有顯著差異。閱讀時間在閱讀動機上有影響,並達到顯著差異。 4.專業成長相關閱讀: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在「知識類」的閱讀攝取較其他類為高,且以圖書資訊學相關知識較高;而在其他的個人背景變項與子構面中,服務學校類型不同的館員在「技能類」之專業成長相關閱讀有顯著差異;服務年資長的館員則較少進行「資訊科技類」相關閱讀;年齡較輕之館員在進行「資訊科技類專業知識」、「資訊科技類」相關閱讀優於年紀較長之館員,但在「管理行政類」以及「服務類」的相關閱讀上則低於年紀較長的館員,並達到顯著差異;而男性與女性相較,男性的專業成長相關閱讀情形也較高,其他變項則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因此從本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大專校院圖書館館員專業成長相關閱讀方面行為仍有加強與改善的空間。 5.相關分析結果:研究發現閱讀態度和閱讀動機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閱讀態度和專業成長相關閱讀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不過從子構面來看,閱讀態度的「情意」和專業成長相關閱讀沒有統計上的相關。另外閱讀動機與專業成長相關閱讀間有顯著相關,從閱讀動機的子構面來看,除了閱讀動機的「社會性」構面與專業成長相關閱讀的「知識性」構面未達顯著水準外,其他構面,例如,閱讀動機的「能力與效能信念」及「成就價值與目標」與專業成長相關閱讀的三個構面以及「社會性」構面與專業成長相關閱讀的「技能性」與「服務性」構面,皆達顯著相關。而透過迴歸分析,發現閱讀動機對專業成長相關閱讀具有顯著預測力。Item 數位圖書館/博物館評鑑(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1999-12-01) 吳美美; 林珊如; 黃慕萱; 葉乃靜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全世界進步中國家競以發展太空科技、生物科 技、建立美輪美奐的國家圖書館、發展虛擬化的數位圖書館/博物館來彰顯國力、 彰顯跨足新世紀的能力。在前述各項建設之先,必須先有詳細的藍圖規畫、模擬、 測試,以及預估成效。尤其系統開發的不同階段,需要進行適當的評估,例如, 系統設計之前的「需求評估」、系統雛形設計完成的「形成性評估」、以及系統 開發完成的「總結評估」,可以對系統開發的投資報酬作最有效的管理。本文說 明數位圖書館評鑑研究的重要、列舉世界重要數位圖書館計畫的評鑑研究、探討 數位圖書館評鑑研究的相關議題,提出一個系統評鑑的理論模式,最後是結論。Item 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趨勢之考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6-10-??) 林珊如本文的目的在考察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之發展。基於文獻與學術交流觀察發現,廣義的數位圖書館分為三大類型,包含商業系統、研究性之雛形系統、及大學圖書 館之延伸服務系統。本文以美國經驗為例,論述數位圖書館研究發展至今,經歷三個階段,主要有三種研究取向,最終指向以使用者情境為中心的五大研究發展方 向。Item 數位學習知覺行為與師徒制對員工生涯規劃之研究-以A壽險公司為例(2010) 林珊如; LIN, SAN JU在資訊流動快速的現今,企業教育訓練模式除了傳統實體課程外,亦會建置線上學習方式來提供員工學習。以保險業為例,為協助業務員能節省訓練時間,紛紛以數位學習系統,讓業務員藉由零碎時間進行學習,汲取所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甚至與實體課程交叉學習;課後主管也會利用師徒制進行一對一內隱知識的傳授,使業務員在師徒關係產生認同。期望藉由多元化的學習管道與資訊來源,讓業務員提升工作效率進而產生業績。如此,自然願意在職涯規劃上作安排與努力為其目的。 有鑑於此,本研究採線性結構方程模式統計分析探討在數位學習情境中:1.學習者在數位學習知覺對滿意度之影響,2.再探討滿意度對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進一步探討數位學習知覺與生涯規劃之關係,輔以師徒關係認知對於生涯規劃之影響。在其情境中,學習者的研究發現:1.認知吸收性對認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有正向影響。2.認知吸收性與認知易用性對滿意度有正向影響。3.滿意度對數位學習持續使用意圖有正向影響。4.師徒關係認知與認知易用性對個人生涯規劃有正向影響。Item 時尚產業創新產品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智慧衣為案例(2021) 林珊如; Lin, San-Ju「智慧衣」因物聯網和行動科技興盛為傳統紡織產業帶來新的機會,台灣紡織業者看準時機而相繼投入研發,預測應富有銷售價值的市場。A公司以成衣之設計、製造與銷售為主要業務,二大營運策略為零售市場及大型專精產品化,憑藉其成衣製造技術能力及國際銷售市場優勢,朝向與電子科技產業跨異業整合共創機能智慧型智慧衣,提高傳統產業為未來運動休閒及醫療看護照護市場呈現新型態之生活環境。 根據本論文研究,訪談個案公司行銷推廣智慧紡織衣為例,並應用產業五力、SWOT、行銷策略進行分析及探討來驗證研究個案,對於創新「智慧衣」的產出、行銷策略及執行方向可行性分析,推測並歸納出在跨異業的物聯網世代可能適合A公司及其它紡織產業「智慧衣」行銷策略制定之參考。Item 智能障礙者體適能運動處方之擬定概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2-06-??) 潘正宸; 林珊如; Cheng-Chen Pan; Shan-Ju Lin本文旨在詳述及推廣智能障礙者運動處方之擬定概念。智能障礙者的運動機能受先天限制所影響,造成運動效益產出值未盡理想;國內目前雖已進行適應體育的推廣,但普遍特殊教育老師未受過運動基礎醫學的訓練。本文所闡述之運動處方以科學的角度介入評量,並著重特殊教育強調之個別化需求設計,在實行上能改善智能障礙者運動不足及運動不當的情形,進而改善其生活品質。Item 混合式教學的訓練成效之探討(2009-01-01) 余鑑; 林珊如; 鄭宇珊; 余采芳Item 社會發展政策統計與調查資料庫研究規劃(2006/09-2007/08) 林季平; 楊孟麗; 溫在弘; 王永慈; 周愫嫻; 林珊如; 黃奕嘉; 陳小紅; 章英華; 傅祖壇本計畫目的係整合社會指標與網路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並藉由掌握各種發展指標之空間分佈與型態,輔助政策擬定者更瞭解社會資源分配在空間上的公平性、或公共設施的可及性與空間規劃等議題,以期能提昇社會發展政策擬定之效率與效能。由於社會指標涵蓋的範疇相當廣泛,包括人口與家庭、經濟、就業、教育與研究、醫療保健、運輸通信、生活環境、公共安全、及社會福利等面向。本計畫將先從教育、社會福利及治安犯罪三項著手,建構這三類指標架構的雛形,並利用電腦技術及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社會指標的數據資料進行空間分析。Item 迎接高齡化社會來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8-10-??) 林珊如; 楊培珊; Shan-Ju L. Chang; Peishan YangItem 重要他人回饋影響創意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12-??) 洪素蘋; 黃宏宇; 林珊如; SU-PIN HUNG; HUNG-YU HUANG; SUNNY.S.J.LINItem 電子圖書館文獻與博物館藏品數位化技術與應用之研究---總計畫(II)(1998/08-1999/07) 歐陽彥正; 項潔; 傅楸善; 林珊如; 吳密察; 陳雪華; 陳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