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林淑玟"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e世代的「無障礙」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03-??) 林淑玟
    作者指出在e世代中要達到所謂的「無障礙」,必須包括1.資訊取得、2.溝通、3.物理環境、4.社會環境、5 心理環境的無障礙。文中也指出經由三個重要向度,以促成e世代「無障礙」觀之實現:1.研發與應用個別化科技輔具,使障礙者之特定需求可被滿足;2推廣採用共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觀念之共用產品與環境改造,使障礙者可和一般人一起共享社會與生活資源,且不致被刻意標記與隔離;3 顛覆傳統殘障觀念,徹底改變眾人(包括障礙者本人)對於「殘障」之看法,以營造無障礙的心靈環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做好就業轉銜準備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2-12-??) 林淑玟; Shu-Wen Lin
    本文主張應從生涯發展(career development)角度關照身心障礙學生就業轉銜需求,透過應用輔助科技(assistive technology, 簡稱AT),使其順利經由轉銜而達成全人生涯發展,並建議可從四大方向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做好就業轉銜準備,包括:1.將生涯發展的主導與決策權回歸學生;2.加強學生對障礙的認識與自我接納;3.學習AT應用知能與態度及4.運用與結合職業重建(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相關資源。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簡介六個資優障礙學生評量工具(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9-12-??) 吳昆壽; 林淑玟; 邢敏華; 梁仲容; 高日青
    資優障礙學生評量工具是在教育部委託與經費支持,由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執行的研究計畫。本評量工具包括「國語文能力測驗」、「自我概念自陳量表」、「認 知能力測驗」、「創造特質檢核表」、「目標取向量表」和「行動表現量表」。適用對象包括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和腦性麻痺 學生。每一個測驗或量表都分別建立了全國常模,除了可以作為篩選與鑑定身心障礙的資優學生之用外,也可以作為身心障礙學生各項發展的參考。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肢體障礙者適應行為之評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8-09-??) 林淑玟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位頸髓損傷者輔助科技延伸服務長期探索之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0-11-??) 林淑玟; 羅錦興; Shu-Wen Lin; Ching-Hsing Luo
    年僅18歲的個案在1998年因跳水意外受傷,造成頸髓損傷且四肢癱瘓。對極重度肢體障礙的他來說,個別化電腦科技輔具有何幫助?除科技輔具外,他還需要什麼?一個結合研發科技輔具與提供輔助科技延伸服務的跨專業團隊,能為他做些什麼?這些科技輔具與延伸服務(含心理、社會與職業重建),能為其生命帶來何種改變?本文主要採個案研究與行動研究法,探討跨專業團自2001年4月起,為這位高位頸髓損傷受害者,提供近九年長期介入與互動過程中,發現的議題及啟示。研究發現,在提供長期輔助科技延伸服務後,對其社會人脈互動、接納傷殘與居家就業為上,都有正面成效。然而,生命旅程尚未結束,這些正向功效,能否在其後續人生中持續發揮影響,仍有待時間給予達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位頸髓損傷者輔助科技延伸服務長期探索之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0-11-??) 林淑玟; 羅錦興; Shu-Wen Lin; Ching-Hsing Luo
    年僅18歲的個案在1998年因跳水意外受傷,造成頸髓損傷且四肢癱瘓。對極重度肢體障礙的他來說,個別化電腦科技輔具有何幫助?除科技輔具外,他還需要什麼?一個結合研發科技輔具與提供輔助科技延伸服務的跨專業團隊,能為他做些什麼?這些科技輔具與延伸服務(含心理、社會與職業重建),能為其生命帶來何種改變?本文主要採個案研究與行動研究法,探討跨專業團自2001年4月起,為這位高位頸髓損傷受害者,提供近九年長期介入與互動過程中,發現的議題及啟示。研究發現,在提供長期輔助科技延伸服務後,對其社會人脈互動、接納傷殘與居家就業為上,都有正面成效。然而,生命旅程尚未結束,這些正向功效,能否在其後續人生中持續發揮影響,仍有待時間給予達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位頸髓損傷者輔助科技延伸服務長期探索之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0-11-??) 林淑玟; 羅錦興; Shu-Wen Lin; Ching-Hsing Luo
    年僅18歲的個案在1998年因跳水意外受傷,造成頸髓損傷且四肢癱瘓。對極重度肢體障礙的他來說,個別化電腦科技輔具有何幫助?除科技輔具外,他還需要什麼?一個結合研發科技輔具與提供輔助科技延伸服務的跨專業團隊,能為他做些什麼?這些科技輔具與延伸服務(含心理、社會與職業重建),能為其生命帶來何種改變?本文主要採個案研究與行動研究法,探討跨專業團自2001年4月起,為這位高位頸髓損傷受害者,提供近九年長期介入與互動過程中,發現的議題及啟示。研究發現,在提供長期輔助科技延伸服務後,對其社會人脈互動、接納傷殘與居家就業為上,都有正面成效。然而,生命旅程尚未結束,這些正向功效,能否在其後續人生中持續發揮影響,仍有待時間給予達二。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