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昱成"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本的教育:建構布農族的地理教育(2020) 林昱成; Lin, Yu-Cheng臺灣的原住民族長期以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已經在臺灣建立了一種長期的空間使用方式,可以被稱為「傳統生態知識」。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中,受到多個外來政權帶來統治的衝擊,使台灣的原住民族面臨語言、宗教、經濟、土地、教育等多方面的衝擊。若要找回原住民族的教育主體性,在民族教育的架構底下,必須將教育內容以原住民族知識為本,建立屬於原住民族的教育。 本文試圖先檢討臺灣現行的原住民族教育的困境與問題,以及在當下108課綱的社會領域中修正。接著找出以布農族為本的原住民族知識,加以分析哪些是布農族的地理教育中應該要有的內容,以及如何將這些教材融入教材內容中。最後建立出布農族的地理教育,期望做到一種原住民族課綱建立的範本與藍圖。Item 從大腦的生理機制談聽覺理解困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7-12-??) 林沛穎; 林昱成1990 年,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二十世紀的這最後十年為研究「大腦的十年」(the decade of the brain);認知神經科學界的巨學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更宣稱二十一世紀為腦研究世紀(the century of the brain),這些宣言無疑地象徵著當前人類最重要的科學課題是-揭開人頓大腦的神秘面紗。由於大腦與人們的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與認知行為關係密切。因此,本文試圖從人腦的生理機制的角度來探討聽覺理解困難,來一窺個體內在心理運作歷程之個中奧妙,並闡明其教育上的意義。Item 遊戲式模擬軟體之設計與研究:以小學自然科槓桿原理學習為例(2008) 林昱成; Yu-Cheng Lin摘 要 本研究依據遊戲式模擬軟體設計原則,實做設計科學教育的遊戲式模擬系統,並且比較遊戲式模擬學習和傳統式模擬學習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槓桿學習的影響。 研究對象為台北縣某國小六年級學生共136 位,研究設計採因子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自變項為不同的模擬方式,包含遊戲式模擬系統與傳統式模擬系統,控制組有兩班,使用傳統式模擬系統學習;實驗組兩班,使用遊戲式模擬系統學習。依變項為自然科學習成就、學習者的神馳經驗、和自然科學習態度。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模擬方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學習者的神馳經驗、和自然科學習態度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a)運用遊戲式模擬系統能提升學習成效;(b)運用遊戲式模擬系統學習可達到較佳的神馳經驗;(c)運用遊戲式模擬系統學習,學習者有較佳的學習態度;(d)學習者對於遊戲式模擬系統有較高的滿意度。Item 雙語字詞辨識:行為、發展、認知神經科學及特殊教育之整合性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3-06-??) 林昱成; 林沛穎; Yu-Cheng Lin; Pei-Ying Lin本文旨在回顧與評析中、英文兒童字詞辨識的腦顯影與眼球移動研究,以期有系統的描繪出不同閱讀文字兒童認知歷程與大腦運作情形。同時,本文也對未來研究的可行方向提出建言,並討論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對教育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