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惠芳"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九十四年職業訓練局所屬就業服務中心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業務評鑑報告(2006-12-31) 邱滿艷; 蘇昭如; 黃慶鑽; 林惠芳Item 智能障礙兒童在融合教育中之學習需求與支援研究(2005) 林惠芳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彩虹國小智能障礙兒童在融合教育中學習之現況與支援。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資料蒐集方式包括觀察四位智障兒童部分時間融合普通班的上課狀況,並訪談其中的十七位研究參與者以進行了解智障兒童在融合教育中之現況與所需支援。研究參與者包括四位智障兒童及參與研究之十位普通班教師、三位特教班教師、六位特教班學生之家長與彩虹國小校長。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 智能障礙兒童在融合教育中,在智障兒童與普通班學生的互動方面,智障兒童提昇了其人際互動能力與動作能力,而普通班學生亦由雙方之互動中獲益良多。 二、 學校行政單位提供的支援包括學校行政人員的支援、相關設施的配合、提供人力支援及特教專業知能的推廣等。 三、 特教班老師與普通班老師必須在課程與教學方法方面做部分的調整。 (一) 特教班老師的調整: 1.課程方面:課程內容與普通班銜接、準備課本與學習用具、學習技能的個別指導。 2.教學方面:隨班協助、保持與普通班老師密切聯繫、增加與家長聯繫事項與評量記錄的保存。 (二) 普通班老師的調整: 1.課程方面:調整普通班課程內容、配合特教班的課程、簡化教材。 2.教學方法:做好融合前的準備(包括了解智障兒童學習特質、安排融合課表、人力資源的規劃)、調整座位、不比賽、與智障兒童同組者加分、善用智障兒童的優勢能力、指導語的使用、明確的獎勵、提問技巧、多重感官的學習與評量方式的調整。 四、普通班同儕在精神上的支援包括接納與尊重、鼓勵與讚美、包容及給予智障兒童歸屬感。在實質的支援上包括主動對智障兒童打招呼、帶領智障兒童入班融合及陪伴回班、動作協助、陪伴遊戲、伴讀與作為模仿學習的對象。 五、家長的配合包括:協助預習與複習認知課程以及提供協助以學習休閒教育。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發現,針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人員、普通班與特教班教師及家長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字:智能障礙兒童、融合教育、學習現況、支援Item 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之調查研究-以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為例(2005/04-2005/12) 潘淑滿; 黃東益; 鄭人瑋; 盧宸緯; 李仲彬; 林惠芳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由於身心障礙者的認知能力與社會適應力遠比一般人差,大多數身心障礙者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依賴家庭成員提供協助,這些因素都是導致身心障礙者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威脅的主要原因,當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或性侵害之威脅時,也比一般人不容易擺脫暴力的傷害而邁向獨立生活。然而,在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普遍的負面刻板印象,加上社會文化對於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充滿迷思的情況下,導致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議題備受忽略,進而影響身心障礙者的基本權益保障。本研究藉由對國外相關文獻資料的回顧與實務工作模式的彙整,不僅提供身心障礙受暴問題調查研究設計之參考,同時也做為未來規劃本土政策方向、服務內涵與福利輸送模式規劃之參考。 綜合歸納,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彙整國外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文獻及研究,做為本研究調查訪問研究設計之參考及做為未來相關政策與實務工作模式參考之依據。 (二)交叉比對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與身心障礙之資料庫,以便瞭解過去五年來我國身心障礙者遭受家庭暴力與性侵害之現況。 (三)針對精神與智能兩種障礙者進行調查研究,以便了解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之現況與需求,進而推估全國身心障礙者受暴問題之發生率。 (四)藉由焦點團體訪問法收集第一線工作人員之經驗、意見與看法,做為未來規劃本土身心障礙受暴問題預防宣導、後續服務方案及相關政策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