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依潔"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父母回應、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2020) 林依潔; Lin, Yi-chieh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父母回應、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的關聯,並進一步了解安全依附在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與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間、及父母回應與三歲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間,是否具有調節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3歲幼兒,成功完訪幼兒之家長或主要照顧者作為研究樣本,共2,164份,包含:男生1,113人(51.4%)與女生1,051人(48.6%)。 主要研究結果發現 一、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父母回應、安全依附與幼兒情緒表達之間具有顯著正向關聯。奮力控制氣質與情緒表達呈正相關、父母回應與情緒表達呈正相關、安全依附與情緒表達呈正相關。 二、安全依附在三歲幼兒奮力控制氣質與其情緒表達之關聯間具有調節效果。同時,不論是在較高或較低程度的安全依附,幼兒奮力控制氣質皆會正向預測其情緒表達。亦即,針對奮力控制氣質較高的幼兒來說,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有較佳的情緒表達;而奮力控制氣質較低的幼兒,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亦有較佳的情緒表達。 三、安全依附在父母回應與三歲幼兒情緒表達之關聯間具有調節效果。同時,不論是在較高或較低程度的安全依附,父母回應皆會正向預測其情緒表達。亦即,針對父母回應較高的幼兒來說,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有較佳的情緒表達;而父母回應較低的幼兒,在親子間的安全依附程度愈高時,幼兒相對亦有較佳的情緒表達。Item 台灣國際合唱節研究(1991-2010)(2014) 林依潔; I-Chieh Lin本文研究對象為1991 年至2010 年之間,台灣所舉辦的非競賽性的國際合唱節,主要對象是1991「台北國際合唱節」、1996 年至2010 年間舉辦十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以及在澎湖舉辦的「福爾摩沙國際合唱節」。 本研究希望透過國際合唱節活動的觀點,尋找台灣合唱文化轉變的足跡,並進行記錄與初階研究。近二十年間國際合唱節在台灣的舉辦,幾經能量演變與輪替,逐漸於形式上漸趨穩定,大多聚焦於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以及2000 年躍起的「台灣合唱音樂中心」舉辦的「國際重唱藝術節」,兩個活動每年舉辦,逐漸形成穩定的架構與組織。研究過程中,經過筆者實地經驗的觀察與訪談,發現台灣的國際合唱節在實際運作工作過程中與「國際合唱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horal Music) 以及其四年一屆於世界各大城市輪流舉辦的「世界合唱會議」(World Symposium of Choral Music)互動關係密切,並在台承辦1998 年「世界青年合唱團」(World Youth Choir),而「歐洲合唱協會」(Europa Cantat)的「歐洲之歌」音樂節(Europa Cantat Festival)活動模式,影響澎湖的「福爾摩沙國際合唱節」,更催生了2007 年在宜蘭舉辦的「亞太合唱藝術節」。 本論文於第二章書寫歐美合唱節的起源,初探歐洲最古老的英國「三合唱音樂節」,後逐一書寫「國際合唱聯盟」、2005 年日本京都舉辦的「世界合唱會議」以及「世界青年合唱團」與「歐洲合唱協會」。第三章依循台灣合唱文化的歷史發展,探討「節慶」、「大合唱」元素與文化交流情況,針對唯一由官方舉辦的1991「台北國際合唱節」進行資料收集與記錄,書寫於第三節中,第四節討論1991 年「台北國際合唱節」舉辦後台灣合唱文化的起飛,以及第五節「國際重唱藝術節」與「國際重唱大賽」,看見台灣合唱文化新風格創意展現。 第四章專章討論舉辦十屆歷史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第五章討論2000 年與2005年舉行兩屆的「福爾摩沙國際合唱節」,探討與台灣本島舉辦的合唱節之異同。並將2003因應疫情延期並調整而舉辦的2004 年「國際合唱暨澎湖鄉土音樂創作表演藝術節」記錄於第二節中。第六章反思台灣整體合唱文化發展,陳述合唱節活動對台灣音樂教育的影響,並透過台灣文化指標的分析,對台灣合唱文化的未來發展,提出前瞻性觀點與建言作為本論文之結論。Item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與自我保護課程教學之成效(2014) 林依潔; Lin,Yi-Chieh本研究旨在探討藉由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是否能提升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性騷擾防治、性侵害防治與自我保護課程之教學成效,以綜合職能科三名原住民智能障礙學生為對象,採用單一受試法之跨行為多基準線實驗設計。自變項為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介入,依變項分別為受試者接受「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知識與自我保護觀念評量表」所得之性騷擾防治知識、性侵害防治知識以及自我保護此三單元正確率百分比。 研究者以自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方案作為研究工具,為研究者利用電腦軟體Powerpoint及Prezi自行編製,教學介入共計13次教學活動,教學介入撤除後兩週進入維持期,教學單元包括「性騷擾防治認識」、「性侵害防治認識」及「自我保護」單元。以研究者自編「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知識與自我保護觀念評量表」評量受試者在三單元不同階段學習表現,以視覺分析為主輔以C統計來分析,分析教學介入成效。本研究所得結論顯示: 一、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提升三名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對身體界限、言語性騷擾、身體性騷擾及職場性騷擾等性騷擾防治認識知識之答題正確率,並具良好維持成效。 二、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提升三名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對兩性交往、男女性器官、性行為及性侵害犯罪等性侵害防治認識知識之答題正確率,並具良好維持成效。 三、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能提升三名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對性騷擾危機處理與防範、性侵害危機處理與防範等自我保護知識之答題正確率,並具良好維持成效。 四、觀察者及三名受試者對於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接受度良好,並且學習動機有顯著提升。 本研究並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建議,作為未來研究與教學建議。Item 從程式設計觀念至程式設計實作之教學研究(2017) 林依潔; Lin, Yi-Chieh本研究提出一個「從程式設計觀念至程式設計實作」之教學策略,試圖探討程式設計初學者在使用視覺化程式平台學習程式設計的觀念之後,能否在進一步學習資訊科學高階程式語言(如C、C++、Java等)的實作上有良好的學習成效。我們以新北市某高中學生共120人為研究範圍,針對程式設計初學者研擬教學策略並以實驗的方式來進行。本研究將學生分為四個組別:採用從程式設計觀念至程式設計實作之教學策略,並變化其培養程式觀念時間長短的實驗組一、實驗組二以及實驗組三,與使用現行C語言教學模式的控制組。於課程結束後分析學生之學習成效和對運算思維能力的影響,同時也針對參與研究的教師、學生進行訪談與問卷實施,以深入瞭解師生的看法。 經研究結果發現,程式設計初學者在透過從程式設計觀念至程式設計實作之教學策略的培養後,對於程式設計的觀念與學習興趣能有所提升。我們得出以下結論:(1)程式設計初學者若在實驗組的教學策略培養之下,於程式設計的觀念測驗表現較佳;(2)若使用足夠的時間使用視覺化程式設計,對於運算思維能力將有正向的影響;(3)學生在實驗組教學策略下的學習興趣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