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李美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我國「軍事準則」專門圖書之應用疑義與影響研究
    (2018) 李美雲; Li, Mei-Yun
    我國「軍事準則」與軍事作戰密切相關,「軍事作戰資訊」依據《軍事機密與國防秘密種類範圍等級劃分準則》之定義,亦與軍事機密息息相關,涉及知悉、持有或使用等權限,法律規定之灰色地帶,包含於《國家機密保護法》定義之國家安全資訊範圍,2003年國家安全資訊法規保護政策,在人民知的權利主張背景下修法後,大幅限縮分類保密範圍、保密期限與軍事機密之保密時機,2006年資訊公開更超越行政資訊範圍,使用亦不受限制,國家安全問題逐漸浮現,甚有民意機關及長期之軍事觀察者,咸認國軍的保密素養有待加強,更有學者撰文主張另闢新法,以保障國家安全敏感領域。基此,本研究以我國「軍事準則」專門圖書為研究途徑,研究對象則參考2017年國發會推動之「法規政策影響評估」政策指導中,有關「主要利害關係者-軍事準則之特定使用者」,針對國家安全資訊法規政策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發現,按現行非機密資訊之定義,非機密「軍事準則」亦具有情報價值,敏感資訊洩漏後影響程度,遠大於單一機密洩漏,我國資訊保護法規政策,為達監督行政機關之目的,以人民包裹知的權利,以國家機密包裹「軍事機密」,以簡化的分類與分級理論,層層稀釋國家安全危機意識,2003年在價值認知紊亂情況下,形成具體之法律文件缺乏評估,法規內部充滿矛盾,不僅制約了軍事安全資訊,洩漏後之評估結果,更嚴重牴觸當前國家平戰一體之防衛政策與國家安全,其隱藏成本難以評估。國家安全資訊的保護或開放應用,涉及人民知的權利與國家安全之整體考量,就「軍事行為」準則之應用場景而言,涉及我防衛作戰之細節,為確保國家安全與利益,相關法規亟待重新評估與修訂。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