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施添福"
Now showing 1 - 20 of 3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The Agglomeration Problems in the Studies of Industrial Geography(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1982-06-??) 施添福Item 中學地理科的整合教學模式與命題模式(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1993-02-01) 施添福; 陳國川Item 台灣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和內部人口移動的空間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79-06-??) 施添福Item 台灣人口成長及其空間集中過程(地理學系, 1979-01-??) 施添福Item 台灣糖業「米糖相剋」問題的空間差異(1895-1954)(2003) 吳育臻本文以「米價比準法」作為論述的切入點,以之作為「米糖相剋」問題或現象發生的指標,原因是,製糖會社只有在推廣植蔗遇到農民偏向種稻的情況下,才會實施「米價比準法」藉以向農民保證植蔗的收益不低於種稻。 本文發現,就空間而言,「米價比準法」主要只在中北部的製糖所實施,特別是台中州的製糖所,其餘除了東洋製糖少數幾年在台南州舊有埤圳灌溉的水田原料區施行外,台南州和高雄州都不曾有製糖所實施過「米價比準法」,因此,顯然中北部才是「米糖相剋」問題較嚴重的地區,特別是中部,而南部的製糖會社除了零星的水田原料區外,則沒有「米糖相剋」的現象。 而「米糖相剋」問題或現象之所以有空間差異,乃在於自然環境和水利設施的影響。 台中州由於擁有四條大河的沖積平原,地形和土壤條件良好,氣候介於南北部之間,降雨的集中率低於南部,作物需求的氣溫又高於北部,加以東邊的多重山脈使得颱風的危害減至最輕,而濁水溪、大甲溪、烏溪和大安溪的流貫,帶來豐富水源,早在康熙年間漢人即築圳引水,築成清代規模最大的水利設施—八堡圳,因此是臺灣最重要的產米區。從農民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大部分農民是偏愛種水稻的,所以台中州成為「米糖相剋」問題的主要發生空間。 台南州雖然擁有臺灣面積最大的嘉南平原,但受限於降水和水文條件的不利,河川雖多卻多為小河,水量不足以維持長年的灌溉需求,自清代以來即是臺灣水利設施最弱的地區,由於缺水,使得許多土地成為鹽分地或看天田,大部分的土地只能從事旱作。台南州的製糖會社,儘管收購價格低於台中州,但因為農民別無選擇,所以這裡的製糖會社就不用實施「米價比準法」。 臺灣的「米糖相剋」問題係來自於殖民母國既要臺灣的糖又需要臺灣的米,而這在蓬萊米栽培普及後更激化了其嚴重性,以致在耕地有限的臺灣島內展開了「米糖相剋」現象,亦即「米糖相剋」問題的根源是殖民政府本身的矛盾所致。 因此隨著殖民政府的政策,台中州成為日治時代米蔗拉扯的場域,而這兩股力量則隨著以下五個事件產生推擠:1.蔗作的北進擴展;2.蓬萊米栽培普及;3.總督府抑制臺灣米作;4.戰爭需求糖業供應酒精;5.戰事需求米作供應糧食。 反觀台南州,由於水利不佳,原本沒有「米糖相剋」問題,但嘉南大圳的興築浮現了台南州的「米糖相剋」現象,但由於水量不足,嘉南大圳灌溉區必須採行三年輪作制,所以原本因水浮現的相剋問題,又因為三年輪作制而獲得緩衝。 戰後初期,臺灣糖業由「臺灣糖業公司」獨家經營,對外的問題是台糖只能靠外銷,而國際糖價一直不好;對內的問題則是來自國民政府政策的掣肘,以及本身實施「分糖法」的弊病。因為民國三十八年大批軍民撤退來台,臺灣人口迅急增加,國民政府為保障糧食供應,下令台糖公司植蔗面積不得超過十萬公頃,又規定台糖公司的外銷糖必須以官價結匯,其結果使台糖公司缺乏營運周轉資金,分糖法收購農民糖價不能提高,又引致推廣植蔗的困難。在這些政策下,台糖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只好關閉一間間糖廠,主要先關閉中北部的糖廠。 台糖公司採用「分糖法」來收購農民的甘蔗,但這個方法有許多瑕疵,例如全省統一的收購價錢,以及以平均製糖率來計算農民應得糖款,都是無法就區域差異來因應的問題,難免造成不公平而減少農民植蔗的興趣,特別是水田區的農民。 此外,嘉南大圳的三年輪作制在戰爭時沒有嚴格執行,戰後又久久不能恢復,甘蔗的耕種率一直很低,而水稻和雜作區則凌駕甘蔗之上,這也造成台糖公司收購原料的困難。 就這樣,戰後初期台糖公司在內外交迫下,共關閉了九家中北部的糖廠,很明顯地,日治時代成為米蔗拉扯場域的台中地區,如今甘蔗已從中敗退,而主要成為米作勢力區了;日治時代因為三年輪作制度而得已獲得緩衝的台南地區,也因為三年輪作制的破壞,而取代台中地區成為米蔗拉扯的場域。 戰後初期米蔗拉扯場域的南移,顯示「米糖相剋」問題的嚴重,而「米糖相剋」問題的根源則來自國民政府對糧食供應的偏執。Item 命題技巧在地理教育評量中的應用(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84-04-??) 施添福; 吳進喜Item 國、高中地理教育目標草案的整合性(1987-01-01) 陳國川; 施添福Item 國中地理科教材精簡後命題取材原則與題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學會, 1999-06-01) 施添福; 陳國川; 翁國盈Item 國家與地方: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1945)(2004) 許淑娟台灣的鄉街發展,通常是一個區域特性的反映,對於台灣鄉街特性的研究,有富田芳郎、陳正祥、施添福等學者,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本文著重於將鄉街發展視為國家施為與地方條件對應下的結果,並以位處沿山地區的旗山街,歷經清代與日治時代的發展作為討論對象。本文以「地點-位置」的特性,作為鄉街「地方」條件的分析,以清代與日治時代國家對地方經營管理態度與投入程度差異,包含行政區劃分、族群政策、基礎建設、產業政策等視為「國家施為」,將國家與地方彼此作用的結果,投射在區域的發展脈絡。 由於沿山鄉街有其限制性與優越性,在國家與地方的作用下,限制性與優越性的變動,帶動旗山鄉街市場圈的縮小與擴張。旗山街位在屏東平原的西北隅,卻和台南、高雄平原之間隔著內門丘陵,位於兩個地形區之間的經過性位置,旗山街前身的蕃薯寮,在清代就形成街肆,不過到清末止只發展成一條200公尺左右的街,人口約千人;日治時代卻逐日發展為萬人以上的沿山地區中心,究竟國家機制與地方條件如何在旗山街對應,帶來不同程度的發展?為主要研究焦點。 經研究分析,本文發現就地方特性與國家行政機制而言,旗山雖多山,還是具備一個對外開放的交通系統,其具有沿山、聯繫府城和平原、番界通過、閩客接觸的地理位置特性。在國家的行政管理機制操作下,行政區的劃分變化頻繁,從清代位於台灣縣、鳳山縣交界,到日治時代幾度變動下,最後成為高雄州的下級行政區,且為旗山郡的行政中心。 清代蕃薯寮街所在的羅漢外門里地區,由漢人取代原大傑顛社人的勢力後,慢慢在楠梓仙溪下游兩岸形成一個以福佬人為主的漢番雜錯的羅漢外門地區,人文劃定的番界與縣界沒有限制羅漢外門里福佬人活動的範圍。其以稻作、甘薯、姜黃、甘蔗等為主的為生活動,商業農作氣氛濃厚。清代對處於邊界的羅漢外門地區,立番界、設汛、置巡檢、開撫蕃機構,長期投以國家勢力經營。因為盜匪叢雜、清代軍事人員駐紮帶來的相對浮動、加上和鄰區瀰濃客家人長期的衝突,羅漢外門地區的社會風氣呈現浮動不安。在各聚落中,蕃薯寮街因其具有進出中路的起點、邊界要地、進出番界處、近河處形成渡口各優勢,乾隆中期蕃薯寮街慢慢形成街肆。受國家管理地方的消極態度影響,因防汛官兵軍紀不佳、台鳳邊界的浮動、閩客社會隔閡、楠梓仙溪中上游的封閉等作用,蕃薯寮街成為一個區域貨物流通受阻、腹地難以擴張的鄉街,街區並未擴大。不過蕃薯寮街也建立了天后宮來整合外門地區人群,成為羅漢外門地區集商業、軍事、行政、宗教的中地。 日治時代國家勢力介入開發蕃薯寮街附近的山區與平原、調解族群的對立僵局,逐漸打通區域間的隔閡,促進了區域內部和外部的流通,使得旗山街外部區域的擴張,以蕃薯寮街為行政、軍事、交通中心的區域逐漸擴大,區域內各地事業發展帶動了人口增加與貨物流通情形,以蕃薯寮街作為中心的放射狀交通網絡,連結了區域內各地。旗山街成為沿山的門戶,其發展機制正是清代地方發展所缺乏的國家勢力。 蕃薯寮街為治理沿山地區行政中心,帶來大量從事基本部門的人口,為了開發沿山與內山的資源,旗山連結了高雄、台南外部市場與沿山地區,國家勢力在旗山街的運作,一則強化「街」的中心地位,一則擴大其連結的區域;建立再度發揮旗山街「沿山位置」特性的結構。日治時代蕃薯寮街的門戶地位,比清代的經過性位置所提供的交易地點,更具有控制性。且將軍、政、警的國家服務部門,與民間商業、勞役、人力結合起來,成為旗山街吸引他地人口移入的潛力。 日治中期以後,因為香蕉、鳳梨、特用作物等農業的發展,又帶動街區各事業蓬勃發展。因工作機會大為增加,吸引人群的移入。雖然有各種人群在旗山街區進出,但社會運作是穩定的。街區也不斷的擴張。街區並非自然的伸展,而是街區改正計畫主導下形成的發展型態。 總言之,清代蕃薯寮街的發展,是自然的在地點的「限制性」、位置的「通過性」基礎上興起,卻因為國家沒有積極作為,所以「通過性」的優點並未積極發揮,因此,只有發展出一條鄉街。日治時代旗山街的發展,是政府積極降低對外聯絡的「限制性」,極力強化街區的「通過性」,提高其空間的輻輳性;被強化後的門戶地位,政府不斷投入經費維持其中心性。日治時代旗山街區的擴張,基本上就是國家徹底發揮了沿山鄉街門戶位置的結果。Item 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地理學系, 1980-01-??) 施添福Item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地理學系, 1990-03-??) 施添福The concept of space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yet, there does not only exist one concept of space, but a multitude, especially it has seen a proliferation of spatial concepts used by geographer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paper, thus, attempts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atial viewpoi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radigm cycle”, and to see how geographers have practiced their spatial thinking under different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during the past fifty years. Finally, the paper concludes, as Harvey indicat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take a rigid view of the spatial concept itself either for philosophical purpose or for purposes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Item 地理學研究在台灣地區的發展與變遷(地理學系, 1984-02-??) 施添福Item 地理教學中田野調查的功能和實施(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1988-01-01) 陳國川; 施添福Item 地理教學目標的設計(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84-04-??) 施添福; 陳國川Item 地理教學目標的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84-04-01) 施添福; 陳國川Item 地理教育的情意教學目標設計(地理學系, 1985-03-??) 施添福Item 大學入學考試地理科試題建立題庫的可行性探討(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1-01-01) 陳國川; 施添福; 王秋原; 陳文尚Item 大學入學考試地理科試題評鑑和命題原則(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0-01-01) 陳國川; 施添福; 王秋原; 陳文尚Item 從地理知識的基本結構看中學地理教材的性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0-06-??) 施添福Item 我國的地理教育目標及其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82-10-??) 施添福